姜思達:聰明的人,也可以這樣有趣
姜思達希望為觀眾“深挖不為人知的B面世界”,在已經播出的6期節目中,姜思達對TF boys粉絲、鹿晗經紀人、王者榮耀高玩、3unshine組合等“話題中心人物”進行了采訪,在最新壹期節目中,他挖掘傳說8萬元的淑媛課背後的東西,在姜思達的采訪和不緊不慢地對話中,我們跟他壹起看著這個世界另外壹種樣子。
和在《奇葩說》中做辯手的狀態很像,《透明人》的采訪中,姜思達也永遠是壹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眼神專註地註視著對方,認真提問著每壹個精雕細琢的問題,細節到很多觀眾都不容易想到的點,針對受訪者的回答,他總會非常舒服地給出回應,同時能以最快的速度從中找出受訪者刻意回避的點,繼續深入提問。有時候真的讓人不得不喜歡,他怎麽可以那麽周到,那麽細致,那麽地不動聲色卻又直戳主題,這壹點跟蔡康永特別像,就是在采訪中的溫柔壹刀。
剛看了最新壹期的《透明人》:何佩嶸:我不願意叫自己名媛。姜思達請何佩嶸用簡單的語言解釋什麽叫上流社會,上流社會這個詞語常被大家提起,但是詞語本身似乎有著階層的意味,所以在提問第二個問題的時候,姜思達改為“為什麽在上流圈層更加註重禮儀”,可以看出他對待語言的雕琢和用心。
當何佩嶸回答到,其實禮儀很貼近生活,就像我們在北京的路上常會看到很多海報倡導禮儀壹樣,姜思達在表達對對方的肯定之後,也立刻發現何佩嶸試圖婉轉地回避問題,於是追問:其實還是有壹些差別,我們倡導的更多是禮貌,而西方的禮儀,更像是被上層社會所享有的。同時采訪中他也會提出壹些犀利的觀點:比如通過握手力度大小去評判壹個人的禮儀很龜毛,他也提出中產階級通過做壹些事情來緩解身份焦慮的疑問。以及拋出“對優雅的倡導是不是對女性的束縛”這樣有些尖銳的問題。
從最初被質疑采訪功力不到位,到如今可以遊刃有余並且拿下“先鋒精神”獎項。姜思達永遠以壹顆雲淡風輕的心做著很多事,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喜歡他的原因。
姜思達是個有趣的人,從第壹季《奇葩說》的海選到第四季結束,到如今他擁有了自己的節目,不得不驚嘆於他成長的迅速。如今他的身份和標簽已經多到數不過來:辯手、作家、藝人、話劇演員、主持人、記者、CEO,但是他的公眾號簡介仍然非常簡單:目前來講,我對自己的擔架還是比較滿意的。他依然在公眾號裏表達著對這個世界的質疑和思考,依然任性和傲嬌地說著:不要催更,沒錢了自然會更新。
姜思達是勇敢的,第壹季《奇葩說》海選中,面對20多個鏡頭,他大膽出櫃。
辯論場上,他更是這樣舉重若輕,總會幽幽淡淡地選擇壹些非常陡峭的角度,而辯論時的壹些小動作和偶爾任性傲嬌地跺腳又讓他常常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而每壹場只要有他,總會誕生出口口相傳的金句。
在辯題“要不要看伴侶手機”中,其他辯手都在圍繞“隱私”爭得面紅耳赤,馬薇薇就是在這場誕生了金句:“女人是男人的壹根肋骨,妳跟妳的器官講隱私?”引起場下壹陣驚呼。
坐在後排的姜思達慢悠悠地站起來說:很多人害怕伴侶看手機,更多的是害怕被看到自拍吧?伴侶看妳手機裏的自拍,妳想自殺,妳看伴侶手機裏的自拍,妳想眼瞎。這個有趣的角度,讓臺上導師都忍不住稱贊。
辯題“整容會幫妳成為人生贏家嗎”,他發言不多,但僅壹句:妳可以壹天整成範冰冰,但妳不能壹天讀成壹個林徽因,就足以讓所有人都記住他。
在辯題“要不要刷爆卡買包”中,他輕輕拍拍自己的皮草,慵懶地說:“我不同意刷爆信用卡買包,我只同意刷爆信用卡買貂。”“買東西怎麽樣才能理直氣壯?妳沒錢,那些東西妳也喜歡,妳怎麽辦?妳罵它!”面對很多辯題,很多辯手總習慣從它的對立面入手,而姜思達總是能想出壹個既不對立,但又非常有趣的角度。
或許這樣的辯論風格正是他自身性格的體現,就像他在辯論場上常常提到的壹個詞:可能性。他在“有後東無後米”那壹期的立意,便是“我們要給人性間新的感情以可能性”。在“為妳好是不是扯”那壹期,他對觀眾的提出問題:“我們今天要不要給錯誤的信息以時間?”
在自己的顏值和伴侶顏值希望是多少分時,姜思達持方“自己98,對方2”,因為“別人的美妳總會習慣,但是自己的美,千金難換。”直率、敢言,姜思達身上有著很多人羨慕的特質。
連史航都忍不住發微博說:“時間會站在姜思達這邊,時間會讓更多的人,喜歡世間有此白眼名媛。”
有趣,更要有深度。辯題“我是為妳好,這句話是不是扯”時,姜思達持方不是扯——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怎樣才是正確的。但是我知道屏蔽信息的道路,壹定是錯誤的。
在辯題“要求別人時刻保持聯系(時保連),是不是暴政”。執中少爺壹起身,照例壹個“來”字,像之前無數次那樣,不動聲色卻不明覺厲。他敘述了兩點:1.“各位奇葩說的觀眾都很年輕,妳們出生就有手機。妳們不知道沒有手機的年代,人們的那種痛苦。”2.“人類拼了很大的命去阻斷失聯的痛苦,因為我們有跟這世界聯系的渴望和需求。”最後壹句結語,“夏蟲不可語冰”。邏輯和論據似乎都無懈可擊。而姜思達站起來,依然不緊不慢地說,“執中說保持聯系不是暴政。人需要聯系。完了。他只說了能聯系不是暴政,他沒說時刻保持聯系不是暴政。”完美駁辯,全場沸騰。
姜思達持方“是暴政”——我們討論的對象是父母、愛人、領導。為什麽不談朋友?因為朋友從來不會隨隨便便要和妳時刻保持聯系朋友非常有分寸,妳們才能稱為朋友。戀人如果兩個都願意和對方時刻保持聯系,頂多能證明妳們以暴制暴。(要求戀人時保連,)就好像當我們沒有手機,我們都不配去愛壹個人!愛情的基礎是手機。相當於我們以後證明我們的愛情根本不用婚戒,我們送話費,永遠不要讓對方欠費,我們時刻保持聯系最大的危害是:我們難以時刻和是自己保持聯系。擺出觀點特別有趣,最後的升華引人深思。
史航發微博稱這是“大美玲之夜。”不久後,黃執忠作為姜思達的對手,也發了條微博:“沒人喜歡輸,但今晚是大美玲之夜。”
在辯論“別人說為妳好是不是扯”的時候,姜思達說,他覺得做自己和聽別人意見是不沖突的兩件事,如果妳只是做自己不聽別人的話,那就是壹葉障目。
第四季半決賽的辯題:“全村的人都喝了愚人井裏的水,神誌不清,黑白顛倒,只剩下妳壹個沒喝,妳要不要喝?”姜思達的觀點是:不喝!正方提出觀點,當全村人都喝了的時候,那整個世界的標準都變了,不再是妳以前所堅持的那個,那樣子不喝的人,不是清高,而是放棄和這個世界融合,是傲慢的。
而姜思達反駁的觀點是,這到底是我壹個人的傲慢,還是對方因為人多,而施加給我的傲慢?“壹個人的傲慢和整個世界的傲慢比起來,好像沒那麽可怕吧。我知道唯有壹種情況是錯的,就是只有壹種標準。為什麽非要我喝去迎合妳們的標準,而不能妳們有妳們的標準,我有我自己的標準呢?“
之後,他說到的英雄主義非常動人。 孤獨本身就是壹種英雄主義,像梭羅,在大家都在崇尚工業社會的時候,只有他,壹個人隱居在瓦爾登湖,堅持內心的那份孤獨,提醒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也需要反思。而這份對孤獨的堅持,就叫做英雄。 而且,我們認真想想,是什麽讓我們成為人,是標準嗎?不,是教養,是自我。"我現在所擁有的壹切,就是我這麽多年學來的教養。"當我拒絕喝下愚人井的水,我是在堅持,堅持我的教養,堅持我自己,我不想為了和別人壹樣,而變得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有人在知乎上形容他:GAY特有的諷刺與刁鉆,小孩子臉上的生氣易怒,以及名媛的動人嬌美,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金馬獎影後馬思純在擔當節目女神的時候,也直言對姜思達的喜愛。並且在微博上表達對他的欣賞。她贊美他智慧幽默,贊美他沒有失去少年身上該有的理想主義和收放自如的不事故精明。
雖然在決賽之夜,微博上展開了壹場罵戰,但是很早之前,馬薇薇就表達過對姜思達的欣賞: 我們的羽毛在夜裏舒展,涼風吹過縫隙,終於覺得舒展,人類妳好,我大概就是這麽個鳥人類。我知道這個世界有著主流審美,主流的道德,部分人類,還詭異的認為有著主流的性取向,然而姜思達頭戴紅花而過,把人生築成壹個T臺,我很喜歡這個家夥,他平靜中自見靈魂洶湧。
姜思達回憶起最初參加《奇葩說》的時候,朋友問他:妳想清楚,妳做網紅,還是藝人還是什麽?姜思達坦言沒有人願意被直呼網紅,大家都覺得自己有脾氣有性格都靈魂,他回答不上那個問題。現在再次被問道對自己的定位,是辯手還是什麽。他仍然回答不上來。
他對自己的認識很清——不是壹個極具“綜藝感”的人,不習慣在任何鏡頭打開時插話,他說自己不具備那壹層可以不斷強化的鏡頭人格。毒舌不是壹個值得驕傲的技能,空然地傲嬌只會惹人生厭。“我或許只能回答——我真的,什麽都不是。我就是這麽壹號人,我和妳所熟悉的面貌與行動都不太沾邊。我喜歡這樣,喜歡有人期待著我的表達,喜歡有人提出各種意見。”
他也會焦慮會恐懼會不知所措,也會迅速自我拯救。采訪中他說“ 關註壹個人,本質上是因為更孤獨了 ”,他也說自己現在正在花盡氣力,用孤獨拯救孤獨,在無法歸類的邊界裏,尋找著壹個又壹個開心。姜思達是個普通人,但是他又比普通人多了幾分勇敢、真誠和寬容,就像他壹直強調的“可能性”,在自己的人生中,他探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堅守著自己的“英雄主義”,壹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