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被黑人男友傳染艾滋,主動選擇公開的女大學生,後來怎樣?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掀起過壹場崇洋媚外的風潮,在這種思想的影響力之下,很多人紛紛漂洋過海,去大洋彼岸淘金或追尋愛情。
但後來,很多人都是哭著回國的,因為他們發現外國的月亮其實並不圓。16年前有壹個中國女大學生,交了壹個來自非洲的黑人男朋友。
愛到濃時自然做出了壹些出格的事情,可惜不幸的是由於沒有做安全措施,沒想到被黑人男朋友傳染了艾滋病。這個消息壹經報道之後,在當時登上了各大新聞頭條。
第壹、人類對艾滋病的恐懼
在80年代的時候,壹種可以吞噬生命的病毒,開始在全世界蔓延,它可以通接觸和發生關系相互傳染。這種疾病的傳染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它就是艾滋病。
在壹些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艾滋病已經成為生命的第壹殺手。雖然很多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試圖去研發可以治療艾滋病的藥物,但令人失望的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可以治愈這種疾病的特效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生活在非洲大陸的絕大多數國家,都籠罩在了這種傳染力極強的艾滋病陰影中。
壹時間人們幾乎“談艾色變”,很多人為了避免被傳染都提心吊膽,壹旦和艾滋患者***處壹室,或者使用同壹套餐具、洗浴用品,那麽被傳染的倍率就會倍增。
在當時,據保守估計艾滋病患者不下百萬人之巨。截止到2018年底的數據報告顯示,我國艾滋病患者已經高達125萬。
目前,我國病患數量排名世界第壹,這些恐怖的數據增加了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慌。絕大多數情況下,艾滋病的傳染都與發生親密關系有關。
基於此,絕大多數患者都會刻意隱瞞病史,不願意前往醫院檢查並治療,這就增加了艾滋病的潛在傳染率。
但有壹個出生於1982年的女大學生,卻在患病之後以《艾滋女生日記》的方式,公開了自己是壹個艾滋病患者的事實。
第二、女大學生朱力亞,主動選擇公開患艾滋病
1982年9月,朱力亞出生於西安市的壹戶普通人家,她的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並且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度日。
但由於家庭人口比較多,所以經常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幸好她的父母特別重視朱力亞的教育,她也在18歲時,考入了湖北荊州的壹所中專。
在學校就讀的時候,她認識了壹位黑人男友,由於外國人的思想都比較開放,所以二人在交往之後朱力亞便被帶偏了。
戀愛不久他們便發生了關系,可是令朱力亞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來自非洲的黑人小夥子,竟然是壹個艾滋病毒攜帶者。
毫無疑問地朱力亞中招了,她壹開始並不知道,直到窗口期發病時才覺察出異樣。後來那個非洲黑人回國了,將已經患病的朱力亞拋棄了。
此時的朱力亞不僅受到了情殤,而且身體也出現了極為嚴重的病癥。患病之後朱力亞特別害怕,並且向父母隱藏了這個消息。作為壹個艾滋病患者,她感覺生命如此卑微仿佛隨時都將死去。
朱力亞不知道,這個社會是否還能容得下她這個艾滋病患者,每當想起這些都是壹種痛苦的折磨,但這就是讓她無法接受現實,但又必須要面對的人生。
第三、朱力亞不恨馬浪,甚至還很想他
後來《南方人物周刊》對其進行了專項采訪,在采訪中過程中,朱力亞毫不避諱地,談起了她和黑人男友之間的往事。
雖然那個叫馬浪的黑人早已回國多年,但是朱力亞卻說自己想他,但卻不知道他是死是活,並是他給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壹次愛情。
在采訪中中朱力亞說:“我不敢安靜下來,如果這樣,馬浪就迅速占據我整個腦海。他畢竟是我愛的男人,我現在為止唯壹的愛。”
可以說朱力亞在接受采訪之前,經歷了人生中最痛苦的壹段歷程,但是她卻最終鼓起勇氣站了出來,向世人宣告她是艾滋病患者。
朱力亞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女大學生們,千萬不要重走她的老路。她將自己扮成壹面鏡子,希望用自己的經歷讓迷途者知返。
結 語
很多人都想知道朱亞力的現狀,她後來怎樣了呢?有人在論壇說她早已經被疾病折磨死了,也有人在論壇說她繼續快樂地活著,並且壹直致力於慈善,孰真孰假誰也不知道。
在出版《艾滋女生日記》後,她就像人間蒸發了壹般不見蹤影。如今已徹底失去了音信,如果她還活著的話,現在也已經是壹個39歲的中年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