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當狙擊手的可能性多高?
要當狙擊手還得彈道精準
通常來說,狙擊手分為兩種:壹種是受過完整正規狙擊訓練的具有正規編制的狙擊手,另壹種是在戰時臨時挑選的槍法準確的射手。對於壹名狙擊手來說,強健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誌是必備的前提條件,而好槍法只是基本的素質而已。對於狙擊手的訓練,除了要求其貫徹狙擊概念和熟練掌握武器系統外,還包括如何計算風差影響和測距,要學會潛伏行進,選擇戰術機動路線,構築射擊陣地,隱蔽地進入和撤出陣地,觀測和發現隱藏的目標等。狙擊手還要善於觀察戰區,確定可疑聲音的方位,善於使用人工和天然材料進行偽裝,能夠迅速機動,具備忍受長時間潛伏的能力等。此外,狙擊手還需要準確判讀地圖和戰場航拍照片的能力,這往往能夠幫助狙擊手迅速、安全地進入和撤離陣地和戰場。
中國無疑是盛產狙擊手的大國。從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神槍手,到朝鮮戰場上的“狙神”。再到今天,幾乎所有中國影視影片都有狙擊手的身影,中國人心中對狙擊手的重視已經達到極高的地位。為什麽在中國會有如此之多的神槍手?我想這和我們人民軍隊的發展有很大關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她誕生的第壹天起,就伴隨著血雨腥風。看看55年懷任堂的那些中年人,哪個不是精通槍械的老兵。建軍之初,稚嫩的解放軍要什麽沒什麽,槍和子彈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讓這些數量有限“現代化”的熱兵器在以冷兵器為主的軍隊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唯壹辦法就是提高他的準確性,每壹槍,每壹發子彈,那時的***產黨軍人們都用的小心謹慎。
抗日的時候,我們從許多的電影中了解到五發子彈打防禦戰,十發子彈就算富裕標準時,今天看來是那麽的不可思議。看著同時期美軍的湯姆遜,德國的MP40,蘇聯的波波夫,甚至日本的歪把子,有人沒人先把彈匣打空。壹個彈匣人家用幾秒中,我們要用壹場戰鬥,甚至壹場戰役我們能不眼攙嗎?正因為如此,我們更珍惜每壹顆子彈,我們比世界上任何別國的軍人都更多的扣動扳機打空槍,比世界上任何別國的軍人都渴望得到壹次實彈的機會。而這樣和槍的感情讓中國軍人更能作到槍人合壹,這就使我們的祖國更有產生優秀射手的可能。
在“萬國武器”武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開戰鬥英雄大會時,神槍手們用什麽槍的都有,但幾乎有壹個***同特點,中國狙擊手都不依賴瞄準鏡,壹直遵循著三點壹線走到今天。最近熱播的〈〈士兵突擊〉〉就很能說明問題,哪怕是壹線的野戰部隊也不是天天有機會實彈射擊的,而有限的實彈射擊要求每個軍人都是點射高手,即便是專攻狙擊的軍人,也不是誰都有機會用子彈餵飽的。看到老A考核的時候,所有人敏捷的組裝和射擊速度,我們都可以體會到訓練的嚴格。而反觀美軍在伊拉克對子彈的揮霍場面,招牌動作就是把腦袋藏起來,只把槍口露出來,只求把子彈打完,而不在乎是否命中,我們的軍人能不流口水羨慕嗎?
今天的戰爭已經不是面對面的以地面戰為主了,上百人攻擊壹個堡壘,而不依靠其他火力支援簡直是神經質。而隨著火器的不斷發展,自動武器已經成為主流,任何壹支單兵武器的火力絲毫不亞於壹挺輕機槍,而面對的對手也不會讓妳的瘋狂掃射有任何實際意義。利用好壹支半自動步槍的意義已經和壹挺馬克沁封路口壹樣,而對自身的保護卻大的多的多。舉例說,現在壹個班的士兵只要不被殲滅,依靠提高射擊準確性絕對可以抵禦壹個排,甚至壹個連,而絲毫不用擔心火力不足;而壹個重機槍班被擊中的機會要大的多的多。
而我們軍隊由於歷史原因和生活習慣,壹直非常重視節省和樸素,這樣的傳統讓我們在今天無意識的走在軍事潮流的前沿,精度射擊將替代大規模步兵作戰和大面積自動武器壓制成為未來陸軍最重視的壹環。我們從無數電影和資料中看到未來單兵的形象,我在網上隨便找了壹個供大家參考。"未來步兵"單兵系統中,還對德軍步兵標準武器進行了調整,主要使用黑克勒和科赫公司1997年研制成功的5.56毫米Г-36型自動步槍(彈匣容量30發),同時裝配效率更高的目標指示激光瞄準儀、夜視儀、熱傳感器,這壹切都有助於提高射擊精度,同時降低彈藥消耗。在防護方面,"未來步兵"系統使用由復合材料制成的增強防護頭盔和僅重11.2公斤的組件式防彈背心(類似防彈背心壹般重18 公斤),可實質性地提高單兵防護水平。如需單兵消滅這樣的軍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射----壹擊斃命,而這正式狙擊手的強項,而這更是中國解放軍優秀軍人的標準,因為我們的軍人很多都具備不用瞄準鏡,準確射擊的基本功。
未來的世界軍事的發展將越來越重視精度,導彈也好,火炮也好,射擊更是如此。當今的世界大戰不太可能發生,小摩擦卻層出不窮,這更要求我們時刻做好準備,在有限的規則內最高效的完成指標,狙擊手的精度射擊也必將成為戰場的壹大亮點。希望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發揮傳統優勢,在未來的世界競爭中永處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