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屬於哪個市

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屬於哪個市

屬於: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

崇信縣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東部,東經106°50′—107°10′,北緯35°1′—35°25′之間。東靠涇川、靈臺兩縣,西與華亭縣接壤,北連平涼市崆峒區,南與陜西省隴縣 毗鄰。

自然特征

崇信縣地形屬黃土高原丘嶺溝壑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1085—1728米。關山支脈—唐帽山、老爺山屹立於縣境西端,為天然次生林覆蓋,形成綠色屏障。涇河的主要支流芮河、黑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氣候屬暖溫、半幹旱大陸性氣候區,冬春寒冷幹燥,夏秋溫熱多雨,年平均氣溫10.7℃,日照2296小時,降雨量400—500毫米,無霜期190天左右。

行政區劃

全縣轄2鎮4鄉:錦屏鎮、新窯鎮、柏樹鄉、黃寨鄉、黃花鄉、木林鄉;五舉農場。79個行政村,410個合作社。總面積850平方公裏。2000年底,全縣總人口9.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18萬 人。

地方資源

崇信縣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尤以煤炭資源最為豐富。全縣已探明儲煤面積64平方公裏, 探明地質儲量13.2億噸,占全省探明儲量的20%多,現為國家15個重點礦區和100個重點產煤縣之壹。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還有陶土、石灰石、 鐵礦石、硫磺、油母頁巖等10多種。人少地多,土地面積大。全縣擁有耕地37萬多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居全區、全省前列,有天然草 地22萬畝,林地28萬畝,可供建設和開發利用的宜農宜林四荒地25萬畝。水資源蘊藏量大,芮河年徑流量近2億立方米。

經濟狀況

2007年,全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26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2%。分三次產業:第壹產業完成增加值27670萬元,增長5.8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1970萬元,增長18.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7626萬元,增長13.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128元,增長13.0%。

農業生產 崇信縣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好,全縣耕地梯田化程度達到70%,有效灌溉面積25586畝。銅城水庫建成後,有效灌溉面積可達到10萬畝,相當於全縣人均占有1畝水澆地,實施大規模農業綜合開發和退耕還林(草)的基礎條件優越。l998年實現了整縣解決溫飽。現為國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復與建設試點縣,土地整理復墾及節水高效農業機械化技術集成創新示範基地和甘肅省小尾寒羊純種繁育基地縣、甘肅省肉牛胚胎移植試點示範縣、甘肅省300萬畝優質牧草基地建設縣。全縣農業基地化、產業化發展步伐較快,建成了蘋果、酥梨、花椒及仁用杏、核桃五個萬畝果品基地、西南部山區肉牛基地和芮河川區優質蔬菜生產基地。 2007年,農民人均產糧穩定達到500公斤以上,水果產量達到30388噸,碭山酥梨、秋富壹號蘋果被認定為全省名牌產品。蔬菜總產量達到79909萬多噸,酥梨、蘋果、薄殼核桃、草莓等果品和芹菜、胡蘿蔔等特色蔬菜遠銷西北各省、區。農業總產值達到42765萬元。

農田建設

工業經濟 崇信縣地方工業以煤炭為主導產業。“八五”期間,建成了甘肅省重點項目年產45萬噸的新柏煤礦,對新窯煤礦等骨幹礦井進行了技術改造,累計建成礦井11對,年生產能力達到382萬噸。“九五”期間,新建成了文化紙、礦泉水、白酒、面粉、飼料、水泥預制等企業,改擴建了水泥、機械制造等加工企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開發為龍頭,以水泥、乙炔氣、地毯為支柱,以機械制造、面粉、塑料制品、造紙、印刷、機磚等為補充的多元工業框架體系。全縣現有工業企業247戶,其中鄉及鄉以上企業83戶,主要工業產品14種。2007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101393萬元,占到工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銷售收入達到52747萬元,實現利稅7781萬元,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工業上繳稅金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都達到30%以上。

金融商貿 2007年,全縣財政收入達到10327萬元,財政支出20800萬元,連續13年實現了動態平衡。有各類金融保險機構6個,各項存款金額59267萬元,貸款金額30358萬元,全年保險費收入1242萬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83萬元。現有各類商貿流通企業104戶,個體工商戶2170多戶,建有各類市場12處,形成了專業市場、集貿市場和各類要素市場互相配套、城鄉結合的市場網絡,營業面積3.2萬平方米。2007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7538萬元,集貿市場成交額達到0.5億元。全縣鄉鎮企業達到616戶,私營企業10戶,從業人員13000人,完成總產值5.6億元。

交通郵電 崇信縣交通便捷,通訊暢通。縣城距省會蘭州420公裏,距鹹陽國際機場280公裏。寶(雞)中(衛)鐵路通過境內,並建有壹個三級站。省道304線涇(川)甘(谷)公路橫貫全境。縣內幹線公路四通八達,全縣村村通汽車。2007年完成客運量39.3萬人(次),貨運量10.8萬噸,客運周轉量685萬人公裏,貨運周轉量367.6萬噸公裏。郵電通信事業快速發展。2007年全縣郵電業務總量完成2028萬元,比上年增長15.7%。信件75059件,報紙征訂份數60847萬份,雜誌18649份。年末全縣電話總戶數達到16600戶,其中:市話戶數2800戶,農話戶數達到6000戶,小靈通用戶7800戶。移動電話戶數達到19600戶,聯通電話戶數5367戶。

人民生活 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9766元,職工工資達到140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33元,城鄉人均儲蓄存款4130元。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城市規模達到6平方公裏,面積擴大了壹倍。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0平方米,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實施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崇信縣上榜。

2020年10月9日,生態環境部授予崇信縣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19年8月,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崇信縣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