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的狗,剛養,有些問題請教老手
搞好環境衛生
環境衛生包括犬舍的衛生,環境的溫濕度,器具的消毒,衛生習慣的養成等。
犬舍的衛生
犬舍是犬棲息的場所,衛生條件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犬的健康。因此,犬舍(窩)必須每天清掃,隨時清除糞便,每月大清掃1次,並進行消毒,每年春秋進行兩次徹底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3%~5%來蘇兒溶液、10%~20%漂白粉乳劑、0。3%~0。5%過氧乙酸溶液、0。3%~1%農樂(復合酚)溶液、 1:800的威島牌消毒劑溶液等。對犬床、墻壁、門窗進行消毒,噴灑完以後,將門窗關好,隔壹段時間再打開門窗通風,最後用清水洗刷,除去消毒液的氣味,以免刺激犬的鼻粘膜,影響其嗅覺。對患病犬要徹底清換犬舍的鋪墊物,用過的鋪墊物應集中焚燒或深埋。犬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和日光照射。在天氣暖和時,要打開犬舍的門窗,以便通風和日光照射。養犬數量較多的大型養犬場,要清除周圍的垃圾及雜草,最好在犬舍周圍栽植樹木,以便改善環境,起到綠化、乘涼的作用。犬舍的排水溝應保持暢通,糞使和汙物及時清理,在批定地點堆放、發酵處理。
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溫度在壹定範圍內比較緩慢地變動,機體可以調節與之相適應,但變化過大或過急時,對機體將產生不良影響。犬舍內的標準溫度冬季為13~15℃,夏季21~24℃。冬季要註意保溫,鋪墊物要加厚。犬能耐寒,但對熱的耐受力差,由於犬的汗腺不發達,在夏季防暑降溫就顯得非常重要。大型犬舍要經常開動排風扇,以保持空氣流通。家庭養犬,可將犬窩放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犬舍內的濕度要保持在50%~60%。濕度過高,在夏季,犬的散熱機能受到限制,極易中暑;在冬季,易患感冒等疾病,還有利於細菌的繁殖。濕度過低,犬舍內灰塵增多,有利於空氣中微生物的生存,對呼吸道有損害作用,易患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皮膚和粘膜會感到幹燥不適。因此,當濕度低時,可在犬舍內潑灑清水;濕度過高時(多發生在隊雨季節),可用通風,勤曬勤換鋪墊物的方法解決。
食具要定期消毒
對餵食、飲水用具應每周消毒1次,可煮沸20分鐘,也可用0。1%新潔爾滅液浸泡20分鐘,或用1:800的威島牌消毒液浸泡5分鐘,最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每次食後的食具都要清洗幹凈,剩余的食物要倒掉,不能放在食盆裏,以免發酵腐敗,影響犬以後的進食。
搞好犬體衛生
搞好犬體衛生,不但有利於犬的健康和居室的衛生,而且會使愛犬變得美觀漂亮。
保持適當運動
犬是喜動不喜靜的動物,適當的運動,對保持犬的健康十分重要。通過運動,促使新陳代謝旺盛,食欲增強,采食量增多,使犬體魄健壯,增強持久力和敏捷性,從而達到鍛煉強身的目的。此外,養犬者在與犬壹起運動、玩耍中,能增進人與犬之間的感情。
運動應在早晚進行。早晨空氣新鮮、涼爽。晚上,環境安靜,沒有幹擾,而且犬具有夜行性,周圍的景物如同白晝壹樣清析可見。不要在炎熱的白天散步,以免強烈的陽光照射,引起日射病或熱射病。
犬的運動應註意以下幾點:
1. 每天應有適當的運動。不能憑犬主人的意誌隨隨便便,時而壹日數次,時而數天運動壹次。運動量應視犬的品種、年齡和不同的個體而異。如小型犬每天運動的路以 3~4公裏為宜,而速度快的獵犬,每天應跑16公裏左右。有些小型犬,如奇瓦瓦、北京犬、松鼠犬及西施犬等由於個體小,如果讓它們每天走很遠的路,往往會因運動過度而影響心臟,故以每日在家自由走動即夠其運動量。有些小型犬,如泰利犬、迷妳賓沙犬等,其性格活潑,所需運動量就要比其他小型犬多,應適當增加運動量。有些獵犬,如阿富汗犬等,了好每天讓它快跑5分鐘以上。在戶外牽引運動前,應先讓它自由活動數分鐘以排便,在運動中要保持正確的行走姿勢,與主人保持適當的距離,糾正或前或後,或左或右的行走習慣。
2. 外出運動時,應給犬帶上牽引帶。尤其在市區街道上切勿疏忽松帶,任其自由閑蕩,以防被車撞傷或驚擾行人,或與其他犬相遇而打鬥,尤其要註意防止咬傷行人。犬帶的系拴不宜過緊或過松,過緊會影響呼吸,過松易脫落,以有壹定的自由度為宜。
3. 應時常變換運動的路線,不要每天只按同壹的固定路線活動。運動中應防止它用鼻子去嗅聞其他犬所留下的排泄物或其他物體,更不能讓犬接觸,也不要將犬帶到人或其他犬聚集的場所,以防傳染某些疾病。
4. 在安全的環境下,可給犬壹些塑料制成的膠質玩具,任其自由嬉戲玩耍或引其跳動。
5. 對獵犬或警犬等工作犬,夏季的遊泳鍛煉是很好的全身運動,可使犬體格發育勻稱。開闊地的快速運動和飛越障礙,可使肩部的結構發育良好,促進胸部特別是前胸的發育。為了鍛煉背部的肌肉和後軀的彈逃力,可以進行跳躍板壁障礙、高障礙、連續障礙等活動。為了鍛煉犬的速步,可進行自行車繩索牽引運動,再結合曲線變換方向的運動,還能鍛煉犬全身關節的柔軟性和運動的敏捷性。總之,犬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可根據不同目的選擇,壹般玩賞犬主要進行衛生保健性的運動鍛煉,而使役犬要進行特殊的性能鍛煉。
運動歸來後,要給犬飲足清潔的水,用毛巾擦幹全身,刷去灰塵。運動後不要立即餵食,至少要安靜休息30分鐘,不然容易發生嘔吐。
不同季節的管理特點
隨著季節的轉換,犬的生理狀態也發生壹定的改變,以適應各種環境和氣候。因此,在管理上不同的季節要有所差別,特別要註意預防季節性的多發病。
春季
春季是犬發情、交配、繁殖和換毛的季節。要註意發情的犬的管理,梳理被毛,預防皮膚病。犬在發情期間,其生理功能和行為常會發生壹些特殊的情調變。發情母犬會到處亂走,要看管好,尤其是優良的純種犬,不可任其外出自由交配,以防品種純化。公犬常為爭奪配偶而爭鬥,易受傷,發現傷情要及時處理。春季也是換毛季節。厚實的冬季毛將要脫落,如不及時經常地梳理,不潔的皮膚會引起瘙癢,犬會以抓撓和摩擦身體來消除癢感,這就容易將皮膚弄破,易引起細菌感染。不潔的被毛易“搟氈”,為體外寄生蟲和真菌的繁殖提供有利場所,引起皮膚病。因此,春季應註意被毛的梳理和清潔,預防皮膚病。
夏季
夏季氣候炎熱、潮濕,應註意防暑、防潮,預防食物中毒。
犬在氣溫高、濕度大的環境中,由於體熱散發困難,極易中暑。為此,應避免在烈日下活動,犬舍應移至陰涼處,炎熱天氣應經常為犬進行冷水浴。發現犬出現呼吸困難、皮溫升高、心跳加速等癥狀時,應趕快用濕冷毛巾冷敷頭部,移到陰涼通風處,並立即請獸醫治療。為防潮濕,要勤稱、勤曬墊褥等鋪墊物,用水沖洗犬舍後,壹定要待徹底晾幹後方能進犬,被雨水淋濕後的犬要及時用毛巾擦幹。
夏季犬飼料易發酵、變質,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餵犬的食物最好是經加熱處理後放涼的新鮮食物,餵給量要適當,不應有剩余。對已發酵變質的食物要堅決倒掉,不能怕浪費而留用。因為變質食物中可能含有細菌毒素,即使高溫處理也不能將其破壞。犬吃了含有毒素的食物,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如治療不及時則會死亡。故每當餵食後不久,若發現犬有嘔吐、腹瀉,全身衰弱癥狀時,應迅速請獸醫診療。
秋季
秋季犬體內代謝旺盛,食欲大增,采食量增加,夏毛開始脫落,秋毛開始長出,同時又是壹年中第二個繁殖季節,其管理方法與春季有許多相似之處。秋季食物豐盛,給食量要增加,質量要提高,為過冬做好體質方面的儲備工作。
註意梳理被毛,以促進冬毛的生長。深秋之際晝夜溫差大,應做好晚間犬舍的保溫工作。防止感冒。
冬季
冬季天氣寒冷,管理的重點應放在防寒保溫,預防呼吸道疾病方面。
由於氣溫降低,機體受寒冷空氣襲擊,或因管理不當,不註意防寒保溫,運動後被雨淋風吹以及犬舍潮濕等都會引起感冒,嚴重的會繼發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預防感冒的有效措施就是防寒保溫,加厚墊褥,並及時更換,保持幹燥,防止賊風;在天晴日暖的時候,加強戶外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曬太陽不僅可取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消毒殺菌的功效,並能促進鈣質的呼收,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防止仔犬發生佝僂病。
哺乳期仔犬的日常管理
哺乳期的仔犬,身體比較脆弱,若營養不足,環境條件不良,很容易引起疾病和死亡。因此,除搞好哺乳外,加強日常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產後頭4天,主人要經常察看母犬有無壓用力仔犬和授乳情況。5天以後,可利用風和日暖的好天氣,把仔犬抱到室外與母犬壹起曬太陽,壹般每天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使其呼吸到新鮮空氣;利用了光中的紫外線,殺死仔犬身上的細菌;促進骨骼的發育,防止骨軟癥的發生。當仔犬能行走時,可放到室外走走,開始時間要短,以後逐漸延長。 13天左右,仔犬能睜眼,這時要避免強光刺激,以免損傷眼睛。20天以後,遇晴朗天氣,可讓母犬帶著仔犬在院內活動,時間不限,到我上或陰雨天再送地產房內;如果仔犬被雨淋濕,則要馬上用幹毛巾擦幹,放回窩內,註意保溫,防止感冒。20天左右給仔犬修1次趾甲以免在哺乳地抓傷母犬的乳房。30天時,用驅蟲凈驅蟲,以後每月1次。仔犬身上易粘汙物,初期母犬可隨時舔去,但以後就不管了,需要主人經常給仔犬進行刷拭和洗澡,2~3天1次,以保持身體的清潔。總之,哺乳期仔犬飼養管理要做到:營養充足,保證睡眠,適當活動,搞好衛生。
幼齡犬的管理
幼齡犬是指斷奶後到性成熟前的小犬。幼犬性格活潑,好動貪玩,但尚不具備****生活能力,所以,對主人的依賴性很大,在飼養管理上不同於成年犬,應註意以下幾面。
新環境的適應
幼犬斷奶後,即可分窩。這時的幼犬由依靠母乳到完全****生活,生活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加之被抱養後,來到壹個完全生疏的環境,原來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因此,讓其盡快地熟悉、適應新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壹步。
幼犬來到新的環境以後,常因懼怕面精神高度緊張,任何較大的聲響和動作都可能使其受到驚嚇,因此,要避免大聲喧鬧,更不能出於好奇而多人圍觀、戲弄。最好將其直接放入犬舍或在室內安排好休息的地方,適應壹段時間後再接近它。接近犬的最好地機是餵食時,這時可壹邊將食物推到幼犬的眼前,壹邊用溫和的口氣對待它,也可溫柔地撫摸其被毛。所餵的食物應是犬特別喜歡吃的東西,如肉和骨頭等。但開始可能不吃,這時不必著急強迫它吃,適應以後,會自動采食的。如果它走出犬舍或在室內自由走動,表示已初步適應了新環境。另外,飼養幼犬必須從壹開始就要註意兩件事:壹是訓練犬在固定地方睡覺,二是訓練犬在固定地點大小便。犬有這樣壹種習慣,即來到新環境以後,第壹次睡過覺的地方,就認為最安全。以後每我睡覺都會到這個地方來,而絕不逾超雷池壹步。因此,第壹天晚上睡覺時壹定要關在犬舍或室內指定睡覺的地方,即使成年犬也是這樣。數天以後,就會固定下來,如果偶爾發現它在其他地方睡覺,就要將其抱回原來的地方,並發出 “在這裏”的口令。
幼犬壹般經3~5天後就能完全適應新環境。在這期間,主人要友善對待,更不可對它發脾氣和打罵。如果幼犬按著主人的要求做了某種事情,要及時予以獎勵,讓它知道這是主人所喜歡的事情,如果做錯了事,只要嚴肅地說聲“不對”,它就會知道這是主人所不允許的事。
在幼犬適應環境階段,要防止逃跑。壹旦發現幼犬行動詭秘,躲躲閃閃,不聽招呼,有逃跑企圖時,須立即制止,予以斥責,使其不再逃跑。
日常管理
首先應搞好幼犬的衛生,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幼犬皮膚薄,要輕刷、輕拭,使其有舒適感而願意配合,養成梳拭的習慣。註意衛生,保持犬舍幹燥。要進行壹定的運動和日光浴。適當運動能加強新陳代謝,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但運動量不宜過大,以不加控制的自由活動為主,劇烈運動會導致身體發育不勻稱,而且影響食欲和地食。當幼犬逐漸長大時,應牽至戶外,以鍛煉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其膽量,並開始進行訓練。
驅蟲與預防接種
幼犬易患蛔蟲等寄生蟲病,能嚴重地影響其生長發育,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定期進行驅蟲非常重要。壹般在30日齡時進行第壹次糞檢和驅蟲,以後每月定期抽檢和驅蟲1次。為防止汙染環境,驅蟲後排出的糞便和蟲體應集中堆積發酵處理。
2月齡以上的幼犬,應根據所在地區的疫情,定期做好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
母犬的管理
發情母犬的管理
正常母犬壹年發情現兩次。
交配的時間,夏季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冬季則以中午為好。交配前最好不要餵食或不要餵和太飽,以免引起嘔吐。交配時不要多人圍觀,以免在交配過程中受到驚嚇,影響交配。
妊娠母犬的管理
母犬在妊娠期間除要給以豐富的營養外,還應有精心的管理,創造壹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使胎兒正常發育。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註意妊娠期母犬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促進母體及胎兒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保證母體和胎兒的健康,以利分娩。因此,應有壹定的規律,持之以恒。但在妊娠的前3周內,最容易引起流產,所以,不能有激烈的運動,妊娠中後期(6周左右),母犬腹部開始有顯增大,行動遲緩,此時,應避免劇烈的跳躍運動及通過狹窄的過道,並應減少運動量。
2.犬舍(窩)大小要適度,要通風、保暖
妊娠母犬的犬舍(窩)應寬敞,防止擠壓腹部,同時不要讓陌生人接近犬舍,以免妊娠母犬神經過敏,也不要用手抱,讓其自由行動和休息。犬舍要幹燥、溫暖、通風良好,冬天註意保溫,白天可將犬牽到室外進行日光浴。
3.要加強妊娠犬的保健工作,防止流產、早產
母犬臨近分娩前1周應停止洗澡,禁用刷子刷洗妊娠犬腹部;臨產前,應以潔凈的毛巾將乳頭擦凈,把乳房及外陰部的長毛剪去,便於分娩和哺乳;防止妊娠犬自高處跳躍,不許接觸冷水,防止過食和腹瀉。在妊娠期間,如果發現母犬患病,要及時請獸醫治療,不能自己亂投藥,以免引起流產或造成胎兒畸形。
4.註意犬的假妊娠
有的犬在交配後雖也呈現腹部膨大,乳腺發脹,或能擠出少量乳汁,但未妊娠,這叫假妊娠。分辨真、假妊娠的辦法,是檢查犬的體重是否明顯增加。如果腹部增大,但體重沒有明顯增加的為假妊娠。
哺乳期母犬的管理
要加強對授乳母犬的梳理和清洗工作,每周要洗1次澡,經常用消毒藥水浸過的棉球擦拭乳房,然後用清水沖洗幹凈,以免仔犬將藥水吸入體內。天氣暖和時,要領母犬到室外散步,每天最少2次,每次可由半小時逐漸增至1小時左右,但不能劇烈運動。要搞好產房衛生,每天堅持清掃,及時更換墊料,產房要每月消毒1 次。註意保持產房及周圍環境的安靜,避免較大的聲響或噪音、強光等刺激,使母犬及仔犬都能很好地休息。
要註意母性的恢復。有的母犬在順利分娩後就是不肯照顧仔犬,這稱母性喪失。對於這種母犬,可取仔犬身上的少許附著物塗在母犬鼻尖上,母犬就會立即舔鼻尖,然後將幼犬放在母犬前,通過嗅聞母犬就會開始照顧仔犬,恢復其母性。有的母犬為了照顧仔犬,經常不離開產房,出現憋尿憋便現象,此時,應定時將母犬帶往其習慣排便的地方,讓其排糞、尿。
要經常檢查母犬的乳房,有無在地上擦傷或被仔犬的趾爪撓傷,如發現外傷應及時治療,以防感染細菌後引起乳腺炎。哺乳期間要經常註意測試仔犬的體重和觀察每只仔犬的吸奶狀況,如果二三日仔犬沒有增重,或母犬不願餵奶時,應考慮是否母乳不夠;如果仔犬不吸奶而又到處亂竄,鼻子發出鳴響,說明嘬不出母乳,仔犬吃不飽,應即行人工哺乳。
老齡犬的管理
壹般來說,犬從7~8歲開始出現老化現象,但由於品種、環境和管理條件不同,其老化的程度也有所差異。最明顯的老化指征是皮膚和被毛的變化,皮膚變和幹燥、松弛,缺乏彈力,易患皮膚病,脫毛增多;壹些深色的被毛,如黑色或棕色毛變成灰色,頭部和嘴巴周圍出現白毛。10歲以後的犬,牙齒變黃,視力與聽力都已減退,體力漸弱,體重減輕,但老齡犬與主人常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對老齡犬應根據其生理特征,采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不能以壯年犬的要求對待。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食物,不但質量要好,蛋白質、脂肪含量豐富,而且要易於咀嚼,便於消化。食物要柔軟或半流食,粗纖維等難於消化的飼料要少。
老齡犬壹般因嗅覺減退而食欲不佳,消化力降低,因此,應采取多餐少餵的飼養方式,要提供充足的飲水。
老齡犬的抵抗力降低,既怕冷又怕熱,因此,要做好保溫防暑工作。平時應多註意觀察犬的行為,發現異常及地診療。老齡犬的性情也會改變,不再像以往那樣活潑好動,變得好靜喜臥,運動減少,睡眠增多,同時也很容易疲勞。因此,帶老齡犬活動時,要註意防止疲勞。
另外,老齡犬的肌肉和關節的配合及神經的控制直轄市功能都遠不如壯年犬,骨骼也變得脆弱。因此,不能讓老齡犬做復雜、高難度動作,以防肌肉拉傷和骨折。
對老齡犬原有的良好生活習慣和規律不要輕易地打亂。
犬不良行為的矯正
異常攻擊行為的矯正
1.對小孩競爭性攻擊行為
壹只平時很溫順、對人不攻擊的犬,突然在某壹時期對主人家的小孩變得很不友好,甚至吠咬他們,使小孩受到驚嚇和傷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犬的嫉妒心理在作怪。
矯正此種行為不能用懲罰的辦法,而要用關心、獎勵的辦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否則,會適得其反。具體方法是:當小孩不在時,主人要冷落犬,甚至可完全不理睬它,當小孩與犬同在時,主人要表示對犬的關心、愛撫,並餵給壹塊可口的食物,每天重復幾次,犬就會漸漸形成小孩的出現同樣可使它得到主人的關心、愛撫,從而與小孩和睦相處,不再攻擊。再是有的小孩對犬不友善,經常毆打、蹴踢它,也是造成犬攻擊孩子的壹個原因,這就要引導他們與犬的友善相處。蹣跚學步的小孩,不和單獨與犬呆在壹起,以防意外。如果發現犬也有攻擊其他小孩的現象,則應在沒有調教好之前,對犬嚴加約束,如拴系飼養。調教糾正不了的犬,要堅決淘汰。
2.領地性攻擊行為
犬具有看家的本領,主人的家庭環境,被犬視為自己的領地範圍,對於進入這壹領地的陌生人會采取攻擊行為,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這種意識過於強烈,以至於主人的親戚或朋友都不能接近主人的庭院或住所,則應予以糾正。
矯正的方法要獎罰並舉,以獎為主。當來訪者未出現,主人要給犬愛撫和食物,同時來訪者與主人壹樣友善待犬。陌生人開始出現時,主人要讓犬安靜地呆坐壹旁,如果犬不能安靜下來,則要給予呵斥、擊打等懲罰,從而將犬的行為控制在主人的聲音和手勢之下。
需要註意的是:來訪者只能給犬愛撫,如溫和地交談、撫摸等,不要給食物,以防破壞犬拒食陌生人食物的習慣。主人不要和來訪者打鬧,以防犬誤解主人受到攻擊,便挺身而出,向來訪者攻擊。
3.犬群間支配性攻擊行為
家庭中養有兩只或更多的犬時,有時會出現這樣壹種怪現象:當主人出現時,犬之間會發生兇猛的爭鬥,而主人離開後則又相安無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主人對待它們的方式不當所致。每壹只犬都想和到主人更多的關心與愛撫,而處於支配地位的犬總是通過威脅或攻擊其他犬的方式來強化它的支配地位。如果主人不理解犬的這種心理特點,就會為其他犬打抱不平,而懲罰處於支配地位犬的霸道行為,從而使其他犬知道這時它們可以得到主人的保護,於是每當主人出現時,它們就試圖通過攻擊來奪取支配權。而主人不在時,則又會屈從於支配犬之下。
矯正的方法就是強化犬群間支配與屈從的等級關系。首先要在不被犬註意的情況下,觀察哪壹只是牌支配地位的犬,然後主人在與犬群接觸時,要給支配犬應有的尊重與特權。如給予更多的關心,帶犬出去散步時,讓它首先出門並始終走在前面等,如果發現其他犬不服從,主人要對它們加以懲罰,這樣就強化了犬群間支配與服從的等級關系。
犬接受支配和服從的角色是壹種本能。不可人為地破壞這種關系。如果發現主人不在時犬群仍爭鬥,說明這種等級關系尚未建立或沒有確定,主人要幫助犬群建立起這種關系。
破壞性行為的矯正
對於小犬來說,刨掘、啃咬或搔撓物體是壹種正常的行為,隨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消失,但對於成年犬來說則是壹種異常行為。
引起這種行為的原因很多,主要與犬的情緒狀態有關,例如獨自呆著時孤獨、煩惱及周圍環境有較大噪聲等,均可引起這種壹過性異常行為。有的犬可能是壹種惡癖,不分時間、場合都可能出現破壞性行為。表現的方式也可能多種多樣,如有的犬可能只是對某壹種物品或在某壹地點出現這種行為,而有的犬可能沒有什麽固定目標。
矯正的方法要對病施治,首先要確定破壞行為發生的場所和對象,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對於犬經常破壞的物品,要移走,放在犬夠不著的地方,或在該物品旁放置壹個倒放的捕鼠器,當犬啃咬時,捕鼠器彈跳而將犬嚇跑,多次以後,犬就不敢啃咬該物品。對於那些沒有固定破壞目標的犬,除了前述方法外,還要采取必要的懲罰手段。
異嗜癖的矯正
導師嗜癖是指犬有意識地攝入壹些大食物性物質,例如石頭、橡皮、糞便等。有這種行為的犬,不但極不衛生,還可能由這些異物引起胃腸病。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時可能是機體缺乏某種物質,如維生素、無機鹽等。
矯正方法:由缺乏營養物質造成的異嗜行為,可通過補充營養物質來糾正。對不明原因的異嗜癖要通過細致觀察分析找出原因和規律,如異嗜物品的種類、在什麽情況下異嗜等,有針對性地采取適當措施進行糾正。如屬營養性異嗜,首先要補充所缺養分,非營養性異嗜,可采取懲罰的方法矯正。直接懲罰法是將異嗜物拿到犬的面前,當犬攝食時,則大聲斥責和擊打,並將該物拿走,以後再將異嗜物移至犬面前,如再想吃食,再予懲罰,直至犬不再攝食為止。有的犬懾於主人的懲罰,主人在時不敢攝取,主人不在時可能又恢復原狀,這時要采用間接懲罰法,即在異嗜物上塗撒辣椒粉等刺激性強而對犬無害的物品,犬攝入後,會感到辛辣難受,而不敢再吃了。也可以用噴水槍糾正,即主人拿幾支裝滿水的噴水槍,藏在隱蔽處,發現犬欲攝入異嗜物地,即向犬噴水,使犬受到驚嚇而逃開,這樣反復幾次以後,犬就會克服掉異嗜癖。但應註意不要將噴水的動作讓犬看見而與主人的懲罰聯系在壹起,應當讓犬以為是由於它的攝食行為所引起。
對於其他的異常行為,犬的主人可依據上述原則和方法進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