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思亮的人物生平
1908年1月9日,出生於河南新野。
1917年9月,入北京第二十五初等小學三年級。
1918年4月,轉學至天津私立第壹小學。
1919年,初小畢業,進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高等小學。
1922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
1927年6月,於南開中學畢業,9月考入北平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
1931年,獲清華大學理學士學位,同年9月獲庚款獎學金,與吳大猷、張茲闿(錢思亮內兄)由滬同赴美留學。入美國伊利諾州伊利諾大學化學系攻讀學位。
1932年6月,先獲理學碩士學位。
1934年6月,再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的題目為《具有旋光性的雙輪基質變為非旋光體的速度》。由於成績優異,曾被選為斐陶斐榮譽學會(Phi Beta Kappa) 協會會員。同年8月,錢思亮離美回國,應聘至北京大學化學系任教授,講授普通化學。在北京大學期間,錢思亮以淵博的學識和富有啟發性的講課深受學生的愛戴,課堂內時常座無虛席,不少學生只好在教室外聽講。他有超人的記憶力,多年之後,仍然準確地背誦出所教過的學生的姓名和他們的學習成績,由此亦可見其執教之認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北平淪入敵偽之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南開大學三校被迫南遷,是年冬在長沙三校組成長沙臨時大學,錢思亮任該校工學院化工學系教授。
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內遷昆明,正式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錢思亮任西南聯大化學系教授,講授有機化學。由於治學嚴謹,循循善誘,在聯大教授中頗負盛名。
1940年,其父在上海被敵偽刺死,錢思亮輾轉取道,由昆明回到上海奔喪。事後因交通阻塞,只得滯留上海,在上海化學藥物研究所任研究員。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錢思亮曾被委任為經濟部化學工業處處長。
1946年,北京大學遷回北平正式復課後,錢思亮當即辭去經濟部的職務,離滬北上,復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後任化學系主任。
1949年1月8日,錢思亮偕夫人張婉度攜三子錢純、錢煦和錢復離開北平飛往南京。旋應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之聘赴臺灣,任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兼教務長,並曾壹度代理過臺灣大學理學院院長,成為傅斯年的主要助手。在此期間,錢思亮致力於新生招考制度及轉學制度的改革,為後來臺灣實行的大專院校聯合招生制度奠定了基礎。
1950年11月,錢思亮代表臺灣大學出席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大學校長會議”。
1951年3月由胡適推薦,錢思亮繼已故的傅斯年任臺灣大學校長。同年任“中國化學協會”會長和“中國科學振興學會”理事長。
1957年錢思亮與梅貽琦等五人受聘為臺灣“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第三屆評議員。
1959年2月任臺灣當局“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後改名為“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同年7月他以臺大校長身份出席臺灣地區“中央研究院”第四次院士會議開幕式,12月連任“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第四屆評議員。
1961年8月臺灣“中央研究院”第四屆評議會舉行第二次會議,錢思亮和梅貽琦同時被提名為第四屆“院士”候選人。錢思亮考慮到梅貽琦是母校校長(北京清華大學),作為學生對師長應當禮讓,為此堅持請求撤消對他本人的提名,壹時傳為美談。
1964年,錢思亮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五屆院士,屬數理組。
1970年4月,王世傑辭去“中央研究院”院長職務後,經5月舉行的“中央研究院”評議會選舉,錢思亮被任命為臺灣“中央研究院”第五任院長(前四任依次為:蔡元培、朱家驊、胡適、王世傑),臺大校長由閆振興接任。錢還兼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長。
1971年11月,任臺灣當局“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任該職前後***九年半。
1974年,在臺灣“中央研究院”第十壹次院士會議上,錢思亮之次子錢煦被提名為第十屆院士候選人。錢思亮考慮到增補的新院士名額有限,壹再籲請與會者不要投錢煦的票,把名額讓給他人。由於他態度誠摯,言辭懇切,使與會者終於接受了他的請求。錢煦在學術界聲望很高,當選本無問題,卻因此而落選。直至1976年才當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第十壹屆院士,屬生物組。父子先後當選為院士,堪稱科學界佳話。
1980年,臺灣“中央研究院”在南港院部舉辦“國際漢學會議”,國內外參加者達273人。會議分為語言文學、歷史與考古、民俗與文化、思想與哲學、文學、藝術史等***六組。錢思亮任“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並為該書作序。全書***九巨冊,另總目錄壹冊,內收中、英文論文218篇,由臺灣中央研究院出版。
1983年,於院長任內辭世,之間主持過7次“中研院”院士會議。錢思亮在“中研院”院長任內設立美國文化研究所、三民主義研究所、地球科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及資訊科學研究所,並增設生物醫學、統計學、原子與分子科學三研究所及分子生物學綜合研究室四個籌備處,對“中研院”後續發展貢獻良多。
1983年5月,由臺灣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陪同,錢思亮赴西德和美國訪問。在美國訪問期間,錢的母校伊利諾大學為表彰他在科學、教育等方面的功績,授予錢以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訪問歷時壹個半月,錢思亮於6月回抵臺灣後,終因勞瘁過度,被迫住院治療,但他在病中仍堅持處理日常事務,終因患急性心肌梗塞癥。
1983年9月15日病逝於臺灣大學附屬醫院,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