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歷史上的曹植是怎麽死的?曹植墓在現今的哪裏?

歷史上的曹植是怎麽死的?曹植墓在現今的哪裏?

歷史上曹植怎麽死的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壹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遭忌於兄丕。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二十五年, *** ,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郁郁而死。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而死,年四十壹歲。

曹植墓到底在哪裏

曹植墓位於東阿縣魚山西麓,坐東朝西。建於魏太和七年。

曹植墓坐東朝西,依山選址,鑿山為穴,封土為冢。墓前神道上有幢著名的古碑,即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所立的《曹子建神道碑》,碑文記載了曹植生平事跡、死後葬地和後世祭祀頌詞等。康有為曾對其高度評價:大刀闊斧,陣無前、快刀斬陣,雄快峻勁者,莫若《曹子建碑》矣。古碑甚為珍貴,現已建樓保護,又稱隋碑亭。碑樓內還有兩方石刻也較為珍貴。壹是明傳碑,字跡剝蝕嚴重,依稀辨得魏陳思王傳碑6個小篆體大字。另壹方是明弘治八年山東按察司九臯子章草狂書的壹首七律詩:人才三國數誰良,子建於曹獨有光。七步詩成名蓋世,千年冢陷骨聞香。魚山西麓斜陽老,膠水東阿衰草荒。今日我來尋掩處,精靈安妥花傍徨。

曹植墓建於魏太和七年(公元233年),壹千七百多年來,頻遭劫難,歷經滄桑,原來古建築早已湮沒。現在的陵園、陵門、隋碑樓、曹植墓紀念館及子建祠等,是1993年東阿縣人民 *** 改建而成。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詩人王士禎在《陳思王墓下作》中寫到:昔誦君王賦,微波感洛神。今過埋玉地,重憶建安人。名豈齊公幹,讒寧殺灌均。可憐才八鬥,終古絕音塵。站在觀河亭,看魚山腳下黃河滾滾東流而去。正可謂:臨黃河猶聽古樂,觀魚山若仰大賢。

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三國時期墓葬仍然很少,因此曹植墓的發現,對於文學史和考古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曹植介紹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