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三歲兒童讀物有哪些?
《嬰兒畫報》是比較好的圖畫故事閱讀啟蒙。不過到了壹定階段,孩子的興趣可能不如以前濃厚,主要原因是孩子長大了,對更多的信息好奇,而且生活經驗也比以前豐富,他們希望從讀物中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如果沿著這個脈絡,可以向相對復雜壹點的圖畫書延伸。
比如,圖畫本身故事內涵豐富的書。以莫妮克的《無字書》為例,這是以老鼠為主人公的圖畫故事,從頭到尾沒有壹個字,但故事卻異常生動精彩。這種圖畫的敘事性很強。
比如,單壹故事完整成篇的圖畫書。我們見到不少有圖畫的書,裏面包含了多個故事,圖畫的作用多是插圖性質的,用圖畫解釋文字。圖畫書是西方流傳過來的,正統的圖畫書是單壹故事獨立成篇的,追求圖畫本身的敘事性。比如米切爾·恩德的童話繪本,雅諾什的童話繪本,還有彩烏鴉系列和其他從德國引進的繪本。其中篇幅比較短而且故事也非常有趣的有《月亮狗》《維利床下的鬼》《膽大包天的睡鼠/膽小如鼠的巨人》《小機靈鬼皮科的故事》《發明家奇奇兔》《快睡吧,小田鼠》《米麗的大秘密》,這幾種相對比較適合3歲以前的孩子。國內最近出版的“我真棒”系列中有部分也不錯,但有些參差不齊。
比如,主人公形象特別可愛的系列圖畫書。這類圖畫書的好處是壹旦孩子喜愛上主人公,就會喜歡上壹系列的書。比如小熊維尼的故事書“百畝林”、小天使安奇、小妖怪,米菲等等。這些書中有些偏適合小壹點,有的偏適合大壹點。不過沒關系,孩子讀書沒有這麽嚴格,喜歡就行。
比如,根據經典童話改編的圖畫書。經典童話的好處是許多許多人都使用過,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沒有太多的擔心。選擇這類書,主要是註意改編的語言是否好,圖畫是否好。對於兩歲多的孩子,還不適合選擇太長篇的。常見的比較好的,如21世紀的“名家繪本”系列,民族出版社的“彩色世界經典童話寓言寶庫”之類的。
我覺得講解是壹個自由動作,大人認為有必要,講講無妨。不過不宜講解太多,可以多留余地讓孩子體會或自己來問,而且太多可能會影響故事的進程。親子***讀應該是雙方都感到很輕松愉快的事情,只要開心,怎麽處理都不會有大問題。
關於翻譯的問題,在目前低幼圖書中問題很普遍,不是壹時能解決的。維尼那套書估計是在臺灣先出版的,譯文受臺灣語言的影響比較大,讀的時候能順壹順肯定是最好的。給孩子讀書,不必過於“忠實原著”,對於越小的孩子,越要註意在讀的過程中做壹些口語化的處理。不過我也發現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如果讀壹本書,孩子可能會困惑,如果讀得多了,孩子也會自然適應。在語言的適應能力方面,孩子強於大人。所以我想也不必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