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史在學術上意義十分重大嗎
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按照學科名稱,應該叫做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它與文藝學同屬於中國語言文學的二級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主要是進行世界文學的總體性研究,以比較的方法深入開展國別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和跨學科研究。有些大學把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分為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兩個三級學科。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研究方向有中外文學關系、比較文學與文論、世界華人文學研究、外國文學與翻譯研究、比較文學理論、西方文學與中西比較文學、東方文學與東方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歐美文學、國外中國學等。
文藝學是研究文學及其規律的科學,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文學理論、文學史、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則重在對文學作邏輯的研究,比如文學是什麽、文學研究方法論等等;文學史重在對文學的歷史研究,比如世界文學史、歐洲文學史;中國文學史、美國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等等;文學批評重在對文學的現實研究(這裏的文學批評指的是狹義的文學批評)。
文藝學確切的說應該叫做文學學,只不過因為文學學不符合漢語語言習慣,並且文藝學已經用了多年就壹直沿用至今。
文藝學的研究方向有文學理論、文藝美學、文學批評、文化與詩學、西方文論、中西比較詩學、中國古典詩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
註:
1、按照教育部對學科門類的劃分,中國語言文學主要包括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8個二級學科。
2、文學批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學理論研究的範疇,其涵蓋內容寬泛,從作品評介到理論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幾乎是文學研究的同義語;狹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藝學的範疇,以文學鑒賞為基礎,以文學理論為指導,對作家作品(包括文學創作、文學接受等)和文學現象(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流派等)進行分析、研究、認識和評價的科學闡釋活動。
關於外國文學史妳是要考研嗎?如果是,必須查到所考院校提供的相關參考書,讀之。更重要的是要多讀作品,多寫心得,不要走馬觀花。當然,最好再借壹些外國文學的期刊看看。如果貴校的中文系水平壹般,聽課就不必了,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壹套理論,搞不好很容易受到誤導(特別是人文學科)。
外國文學史考題第壹題(因為這幾天在復習,所以就麻煩妳自己總結壹下了)
現實主義基本特征:1.要求作家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描寫和反應現實生活,具有強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 2.思想核心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和個人主義 3.藝術上采用“典型化”的手法,描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4.繼承了對歷史規律探索和人性的思考,解剖人性。
《紅與黑》的藝術特點:1.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2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3嚴謹完整的情節結構4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
第三題(我們這次考試要考的)
(壹)
1是壹個追求資產階級個性解放的女性,是上流社會優秀婦女的形象
2在嫁給卡列寧得前八年,努力地維持婚姻,雖然她的內心感情豐富
3在社會風氣急劇變化時,她發出了“我要愛情,我要生活”的呼籲,並未追求自由的幸福勇敢的行動起來
4在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安娜不願隨波逐流,要求解除舊的婚姻關系,自由戀愛,對罪惡的社會提出憤怒和不平
5愛上渥倫斯基也說明安娜的局限性,事實上他並不理解安娜的感情
6總的來說,托爾斯泰對安娜是同情的,造成安娜悲劇性的原因是她本身
(二)
是性格與社會環境產生的尖銳的矛盾必然結果,她的反抗的本身決定了命運的悲劇性
首先,從婚姻角度上說,作為壹個妻子,她背叛了丈夫,作為壹個母親,她拋棄了兒子,社會宣判了她敢於破環既定秩序和道德規範的人不受法律的保護,社會拒絕接受這個“壞女人”。輿論的強烈譴責,嚴厲抨擊對她的要求十分苛刻,使她的處境嚴峻,失去了支配自己的權利。內心矛盾的加劇是她精神分裂走向毀滅的內在原因
其次,安娜的富於 *** ,生命力坦率和勇敢的性格對平庸、死氣沈沈的現實環境有著頑強的抵抗,然而,渥倫斯基的苛刻和棄絕,是她失去壹切,無法在虛偽冷酷的環境中繼續生存,只能以死抗爭,用生命向那個罪惡的社會提出抗議和控訴
從根本上說,悲劇是由那個罪惡的社會造成的
因為這次考試內容只包含這兩題,所以只能回答這2題了,實在是時間有限,不好意思了,希望對妳有用!(打得我累死了,呵呵)
外國文學史的資料您好,這是復習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特點是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臘奧林匹斯神系:雷電之神宙斯、太陽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爾忒彌斯、戰神阿瑞斯、美神/愛神阿佛羅狄忒、火神/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爾墨斯。
悲劇起源於酒神頌歌。
希臘化時期的戲劇產物是新喜劇,代表是米南德。古典時期的雅典喜劇稱為舊喜劇,代表作家是阿裏斯托芬,被恩格斯稱為“有強烈傾向的詩人”,代表作《阿哈奈人》。
希臘神話分兩類:1)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開辟、神的產生、神的宗譜、神的活動、人類的起源等。2)英雄傳說。英雄傳說起源於祖先崇拜。古希臘最著名的英雄是赫拉克勒斯。 6、古代羅馬文學的歷史分期:1)***和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前三世紀―公元前二世紀。代表作家普勞圖斯,作品《壹壇黃金》《孿生兄弟》,泰倫提烏斯。2)***和國晚期和“奧古斯都”的羅馬文學。公元前壹世紀―公元壹世紀。代表作家維吉爾:是羅馬最重要的詩人,作品《埃涅阿斯紀》;賀拉斯:是羅馬最重要的文藝理論家,作品《詩藝》;奧維德:作品《變形記》《愛的藝術》。(3)帝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壹世紀――公元五世紀中葉。代表作家有塞內加。
三大悲劇詩人的創作反映了雅典奴隸主制發展的三個不同時期,也標誌著希臘悲劇發的三個不同階段。 ①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特點:通過嚴肅的、具有劇烈鬥爭的事件和崇高的英雄人物,提倡民主精神和愛國精神。在宗教觀上是矛盾的,壹方面把命運看作具體的神,凡人受其支配而不可抗拒,另壹方面又強調人的意誌自由,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貢獻:他首次在悲劇演出中運用第二個演員,使對白成為劇本的主要因素,希臘戲劇演出中的高底靴、布景和色彩鮮明的服裝,首次運用,采用了“三聯劇?”的形式。風格:莊嚴雄渾,悲壯有力,作品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②索福克勒斯“戲劇界的荷馬”,著重表現個人的生存意誌與命運的矛盾沖突的悲劇作家,代表作《奧狄浦斯王》,特點:擁護民主制度,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專制統治。貢獻:使希臘悲劇藝術達到完美的程度,放棄了傳統的“三聯劇”形式,使每壹出戲都能獨立地完整地表現情節,。矛盾沖突集中尖銳,情節復雜嚴密,首次在悲劇演出中采用第三個演員,使對白在劇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合唱隊的重要性已經減弱,他善於塑造人物,刻畫人物性格,他筆下的人物是理想的英雄人。 ③歐裏庇得斯“舞臺上的哲學家”,代表作《美狄亞》,特點:善於描寫寫女性與心理描寫。
阿裏斯托芬“喜劇之父”,恩格斯稱為他“有強烈傾向的詩人”,代表作《阿哈奈人》《鳥》。 9、中世紀早期的歐洲文學:1)教會文學:主要形式是聖經故事、聖徒傳、祈禱文、贊美詩、宗教敘事詩。2)人民英雄史詩:冰島的“埃達”和“薩迦”、芬蘭的《卡列瓦拉》、英國的《貝奧武甫》。
中世紀中期的歐洲文學:1)英雄史詩和民間謠曲:法國的《羅蘭之歌》(最為著名)、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國的《尼拍龍根之歌》、俄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2)騎士文學:是騎士制度的產物,騎士抒情詩。最早產生於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信條是忠君、護教、行俠,他們把榮譽看成高於自己的生命,效忠心愛的貴夫人,內容主要是寫冒險和騎士與貴婦人之間的愛情。主要體裁是騎士抒情詩和騎士敘事詩。騎士敘事詩常寫的題材是亞瑟王與他的圓桌騎士的故事。3)城市文學:諷刺敘事詩的代表作是法國的《列那狐傳奇》,這首長詩以動物故事來諷喻現實。
但丁的《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以《地獄》部分成就最高。
問答題:
壹、分析《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史詩時代還是人類的童年期,但是這《荷馬史詩》卻達到了當時歷史條件下所能達到的驚人的水平。①?結構的巧妙和完整。《伊利亞特》壹開頭就交代說:“阿基琉斯的憤怒是我的主題”。全篇圍繞著他的發怒和息怒這壹情節線索來組織材料,形成壹個完整的整體,選取精彩的戰爭部分來描寫,有利於突出史詩所要歌頌的英雄主義思想,也有利於塑造英雄人物。主要情節好比是史詩的主幹,在這個大的支架當中,史詩還包含有很多插曲。約占全詩的2/3,主幹與插曲相結合的方法,使得整個詩篇像壹棵大樹,主幹分明、枝葉繁茂,更顯得巨集偉豐滿。②史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壹定的情勢中,以誇張的手法和色彩濃重的詩句,具體地描繪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他的性格。史詩的詩句優美動聽,采用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不用尾韻,節奏感強,與史詩所要表現的內容是很協調的。有些手法與朗誦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成為歐洲文學史上的典範。③史詩有豐富瑰麗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詩極富生活氣息,而且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二、但丁的《神曲》的思想內容:①《神曲》是但丁從政治上道德上探索義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總結。②《神曲》在宗教性的構思中反映了中世紀晚期義大利的現實生活,而且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反教會的傾向。③是中世紀文化的總結,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最初的萌芽。
外國文學史 上怎麽樣總的來說,這本至少比南開出版社的那本好壹點,真的是好~壹~點~啊!不過老師在授課時完全沒有使用這本教材,雖然老人家講得平淡枯燥,但這種不參雜個人喜好(或者......
自考外國文學史00540難考嗎
第壹章 古代文學
第壹節 概述
西方古代文學包括古代希臘、古代羅馬文學、早期基督教文學。
壹 古代希臘文學(歐洲文學的源頭之壹)
(壹)主要成就:神話、史詩和戲劇,此外還有寓言、抒情詩和文藝理論等。
(二)古希臘文學的特征與價值:1、古希臘文學有著鮮明的人本色彩和命運觀念。2、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並存。古希臘文學的眾多篇章程度不同地從多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為後人提供了第壹手資料;也有相當壹部分作品充滿了神奇的想象、怪誕的誇張和優美的抒情,表現出濃厚的浪漫色彩。3、種類繁多,具有開創性。古希臘文學種類齊全,具備了後世幾乎所有的文學樣式。除神話、史詩外,還有悲劇、喜劇、寓言、故事、教諭詩、抒情詩、散文、小說等等。
價值:主要成就:神話、史詩和戲劇,此外還有寓言、抒情詩和文藝理論等。
(三)古希臘文學發展的三個時期:
1、第壹時期(公元前12世紀-前8世紀)(由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史稱“荷馬時代”(英雄時代):
主要成就:神話、荷馬史詩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1)教諭詩《工作與時日》(又譯《田功農時》:這是古希臘流傳下來的最早壹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詩作。(2)敘事詩《神譜》:最早壹部比較系統地敘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作品,是研究古希臘神話的重要史料。
2、第二時期(公元前8世紀-前4世紀中葉)(奴隸制社會形成至全盛時期)
公元前8世紀-前6世紀,史稱“大移民時代”(奴隸制城邦逐漸形成):
主要成就:抒情詩和寓言 抒情詩中琴歌(壹種伴隨著音樂的歌曲類詩體)成就重大。
薩福:古希臘最著名的女詩人,柏拉圖稱她為“第十位文藝女神”。
獨唱琴歌代表詩人 阿那克瑞翁:創造“阿那克瑞翁體”。
合唱琴歌代表詩人 品達, 代表作《勝利頌》,17世紀古典主義把他的詩看作是“崇高詩歌”的典範。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體):主要反映奴隸制社會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勞動人民生活教訓和鬥爭經驗的總結(《農夫和蛇》《烏龜和兔子》等。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6世紀的奴隸伊索所作,故稱《伊索寓言》。現在流傳的《伊索寓言》是後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其中絕大部分是古希臘的民間口頭創作,有些故事還可能來自非洲、亞洲等地。《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隸制社會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勞動人民生活教訓和鬥爭經驗的總結。
在藝術上善用擬人或對比手法,形象生動,比喻恰當,具有濃郁的民間文學色彩。它對後來的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等作家產生了很大影響。
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初,史稱“古典時期”(奴隸制全盛時期)
主要成就:喜劇、散文和文藝理論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希臘波斯戰爭史》
雄辯家:蘇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藝理論家 :柏拉圖(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始祖)反對民主制,創立“理念論”,“靈感說”(狂迷說)
亞裏斯多德:代表作《詩學》
3、第三時期(奴隸制衰亡時期)史稱“希臘化時期”:
主要成就:新喜劇、田園詩
新喜劇:不談政治,以描寫愛情故事和家庭關系為主要內容。又稱“世態喜劇”。最著名的新喜劇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田園詩(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裏托斯
二 古羅馬文學(連線古希臘文學和歐洲近代文學的橋梁)
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古羅馬文學的發展狀況:(分為三個時期)發展繁榮時期、黃金時代、衰落時期
公元前3世紀—前2世紀 羅馬文學的發展、繁榮時期:戲劇首先繁榮
代表作家普勞圖斯:多以希臘的故事題材為基礎(代表作《雙生子》《壹壇黃金》)
泰倫斯:《婆母》
公元前2世紀末—公元1世紀黃金時代:散文、詩歌較大成就
西塞羅:58篇演說辭,後世演說家的典範。
盧克萊修:是羅馬***和國末期壹位有獨特見解的唯物哲學家,被馬克思稱為“朝氣蓬勃叱咤世界的大膽詩人”,哲理長詩《物性論》是流傳下來的唯壹著作。
屋大維執政後,稱為奧古斯都時代。 *** 支援,羅馬文學走向高峰,詩歌和文藝理論取得成就,代表作家——維吉爾、賀拉斯、奧德維
維吉爾: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主要作品《牧歌》《農事詩》,代表作《埃涅阿斯紀》,是歐洲文人史詩的開端,是世界文學上上第壹部文人史詩。
賀拉斯:傑出的諷刺詩人、抒情詩人。《歌集》是他抒情詩的代表作,是羅馬抒情詩的典範。他關於文學的論文稱為《詩藝》,提出“寓教於樂”,強調文藝創作要合乎“情理”,強調形式的完美。
奧維德:奧古都斯時代最後壹位詩人。主要作品愛情詩《愛經》、神話詩《變形記》250多個故事,是古希臘羅
馬神話和英雄傳說的匯編。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講故事的方式。
③.公元1世紀—5世紀羅馬奴隸制、文學走向衰落。成就——悲劇、諷刺文學、小說。
《埃涅阿斯紀》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思想內容:史詩通過主人公的經歷證明羅馬人是神的後裔,頌揚了帝國的神聖和先王建國的艱辛。通過他遊地獄的情節,歌頌了凱撒和吳大維的功績,肯定了羅馬帝國統治世界的使命,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
藝術特色:1、作為第壹部文人史詩,埃盡管在某些方面與荷馬史詩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整體布局和結構安排上的模仿,大量的比喻、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等。2、就本質而言,埃更像壹首民族史詩,有著成熟的思想和更沈重的歷史感。3、史詩塑造了愛涅阿斯這壹民族英雄和理想君王的美好形象。4、史詩具有樂觀勇武、嚴肅而哀婉的藝術風格,音律謹嚴,語言簡練,尤其是對人物心理的細膩描寫,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成就。
三 早期基督教文學(歐洲文學的另壹個源頭)
(是希臘文學和希伯來文學相交而產生的新文學,產生於公元1世紀中葉到2世紀末)
早期基督教文學的最高成就:《新約全書》,是基督教的正典。用希臘文寫成,***27卷,分為“福音書”“使傳”“書信”“啟示書”4類。福音書包括:《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基督教將希伯來猶太教的經典稱作《舊約全書》且全部繼承,並把《舊約》《新約》合成《聖經》
求外國文學史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