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實達集團六連板背後:華為收入不足1% 21年無現金分紅

實達集團六連板背後:華為收入不足1% 21年無現金分紅

華為遭遇打擊後,除了各種華為“備胎”轉正,股票市場上玩得最high的就是實達集團了,截至今日收盤,它已經連續收下了6個漲停板。

除了華為概念的催化之外,實達集團還有旗魚系統成為俄羅斯安卓系統首選的 科技 能力,再加上引進戰略投資者因素,帶來了這波慷慨激昂的大漲。

根據實達集團的公告看,俄羅斯政府於2015年就表示安卓和iOS系統在俄羅斯智能設備市場已經超過95%,計劃在2025年將其降到50%以下,而旗魚系統成為了俄羅斯政府“替代安卓”計劃的首選系統,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壹地雞毛的基本面

雖然在二級市場受到了瘋狂炒作,但是實達集團的基本面確實讓人汗顏。

根據去年年報來看,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67.6億元,同比增長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億元,同比下降243.09%。

對於業績虧損的原因,實達集團解釋稱,是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約4.72億元。

具體來看,自2016年起,實達集團在收購深圳興飛、東方拓宇和中科融通後,加快了“移動互聯+物聯”的產業生態鏈布局。

從業務類型看,實達集團主要有三大業務,包括移動智能終端、終端配套電池電源和物聯網周界安防,其中,移動智能終端主要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興飛及其全資子公司東方拓宇開展,移動智能終端配套電池電源業務通過深圳興飛之全資子公司睿德電子開展,物聯網周界安防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科融通開展。

而它計提商譽減值的公司主要來自於中科融通和深圳興飛。其中深圳興飛計提了4.47億元商譽減值損失,中科融通計提了0.25億元商譽損失。

從它們的業績完成表現來看,深圳興飛、東方拓宇兩家公司業績承諾都是勉強達標,2016-2018年,深圳興飛累計實現凈利潤凈利潤4.97億元,完成業績承諾比例為103.9%,東方拓宇累計實現凈利潤為1.32億元,完成業績承諾比例為103.01%,但中科融通2018年沒有完成業績承諾,凈利潤僅有4078.51萬元,低於承諾的5070萬元,僅完成業績承諾業績的80.44%。

而它這次在二級市場上被強塞的“華為概念股”光環,遠沒有那麽耀眼。

根據它的異動公告看,目前全資子公司睿德電子主要與華為供應商(終端產品ODM廠商)進行合作,為華為終端產品提供電源適配器配套,公司估計睿德電子上述合作中涉及華為項目的金額約在2000-3000萬元左右,占2018年營業收入67.6億元的0.3%-0.4%,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它涉及華為的項目正是來自於剛剛計提4.47億商譽減值的深圳興飛。

除了剛剛經歷的商譽減值之痛外,它在今年壹季度的業績依舊沒有起色,營收僅為3.65億,同比下滑67.74%,凈利潤仍舊虧損3524萬元,賬面上還有10.28億的商譽大雷。

華為助推六連板,中興引來緊張現金流

雖然實達集團靠著華為的這層遠方親戚關系,股價搭上了漲停的快車,但它與中興通訊的關系不僅僅遭遇了商譽減值,還讓它的現金流極度緊張。

上文中提到的深圳興飛原本是中興通訊的子公司,2015年,實達集團以15億元收購深圳興飛100%的股權,中興通訊因此成為了實達集團的第四大股東。

除了商譽減值,實達集團在去年年報中提到,自中興事件發生後,金融機構開始陸續對公司收貸,造成公司資金面逐步緊張,原計劃於去年第四季度擬發行的10億小公募債未能如期發行,2017年11月已發行的私募債“17實達債”在去年11月進入回售期,更加劇了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使得它從去年四季度起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多方籌措資金,極力緩解公司資金緊張的狀況。

根據最新的公告來看,實達集團發行在外的“17實達債”債券票面余額仍有4.13億元,今年8月15日償還1.18億元本金和利息,11月15日償還本金2.95億元和利息,並涉及債券的訴訟,目前它正在和最後壹家洽談有關和解的事宜。

從它2018年的年報來看,公司的貨幣資金僅為2.99億元,其中受限貨幣資金為2.04億元,去年短期借款、壹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合計為17.02億元;今年壹季度,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5759.12萬元,貨幣資金為1.83億元,短期借款達8.87億元,公司的債務壓力及流動性風險可想而知。

業績不佳,現金流緊張,公司今年已有6位董事高管先後離職,而實控人也有了引入戰略投資者解決目前困局的打算,但目前尚未簽署任何正式股權轉讓協議,依舊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實控人香港公司已成仙股

目前,實達集團的實控人是景百孚,除了A股,他還擁有3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別是嘉年華國際、企展控股以及仁天 科技 。但是從這三家公司的表現看,可謂是壹地雞毛。

從股價上看,這三家公司都已經步入了仙股的行列,其中嘉年華國際和仁天 科技 在今年均遭遇過單日50%以上的離奇暴跌,而從業績表現看,去年它們都有不少的虧損。

當然,景百孚遍地開花,遍地虧損後還被扣上了“鐵公雞”的帽子。在實達集團登陸資本市場的23年裏,投資者上壹次享受到公司的現金分紅已經是1998年的事了。

現金流緊張、21年無現金分紅,實達集團6連漲停後的美麗故事,終有會結束的那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