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耶路撒冷的歷史簡介

耶路撒冷的歷史簡介

歷史:

耶路撒冷位於猶地亞山區頂部,海拔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動中心之壹。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別根據自己的宗教傳說,都奉該城為聖地。城圈面積約1平方公裏,劃為4個區。東部為穆斯林區,包括著名的神廟區,神廟區的聖地有摩哩山的巖頂(伊斯蘭教)及巖頂上的聖殿(伊斯蘭教)、阿克薩清真寺、哭墻(猶太教)。西北部為基督教區,有基督教的聖墓教堂。西南部為亞美尼亞區。南部為猶太教區。城西南面的錫安山為猶太教又壹重要聖地。城東的橄欖山有基督教與猶太教聖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由聯合國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領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區,約旦則占領城東舊區。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占領了整個耶路撒冷。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宣布定都於此。市區面積109平方公裏,大部在城圈以西。主要工業有金剛石琢磨、家具、制藥、化學藥劑、制鞋、鉛筆、紡織與服裝(鬥篷)等。旅遊(包括朝聖)業甚盛。

在聯合國的決議中,耶路撒冷被分割到巴勒斯坦,所以以色列在建國時定都特拉維夫。第壹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占領西耶路撒冷。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占領東耶路撒冷。

1948年為國際***管城市,以色列建國之初政府機構多設於特拉維夫。但是從1950年以來開始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的首都,之後該國的總統府、大部分政府機關、最高法院和國會均位於該市。1980年,以色列國會立法確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與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將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在21世紀,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沖突的中心。

自1975年起,超過特拉維夫,成為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11年,耶路撒冷的面積為126平方千米,擁有人口80.1萬人,這兩項指標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無論是猶太人數量還是非猶太人數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

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自從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成聖殿,耶路撒冷壹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聖的城市,昔日聖殿的遺跡西墻,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聖經》記載,這裏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的地點。伊斯蘭教也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均位於沙特阿拉伯境內)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並在聖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來紀念這壹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