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後,城裏潛伏1.6萬名特務,公安機關該如何處理呢?
1949年以傅作義為首的華北剿總司令,率領華北國民黨軍隊起義,北平和平解放,當然促成這壹起義的地下黨成員功不可沒,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有不少,隨著新政協召開在即,國民黨軍曾在北平留下了很多尾巴,其中就包括不少搞暗殺、破壞的特務,根據後來的壹組數據統計,當時北平潛伏的國民黨特務壹度多達1.6萬人。
這些人就潛藏在普通的人民群眾之中,平常走在大街上根本就看不出來,而當時北平公安機關偵查的力量僅有1000余人,如何才能應對這些特務隨時到來的進攻,公安機關也絞盡腦汁,但事實上他們也清楚,只抓兩個小貓小魚,根本就無關痛癢,只有從這些特務機構最高層入手,才能夠將他們壹網打盡。
在國民黨特務機構中,其實也分為不同的派系,比如軍統、中統、三青團,當然還有壹些是北平壹些國民黨機關撤離時候,遺留下來的特務組織,這些特務組織實際上互不統屬,有些時候打了照面也不認識,有的也只是各自執行自己的任務,比如計兆祥,是隸屬於國民黨保密局,從發現到偵破的時候,計兆祥累積發報次數達215次,後被逮捕後判處死刑。
但壹個個的抓,費時費力,而且隨著新政協召開,為了防止特務破壞,必須要趕在他們前面,將這些特務壹網打盡,公安機關很快鎖定了壹個人,此人是原北平市市長、北平警備司令張蔭梧,此人手裏面掌握著不少的地下特務組織,北平和平解放以後,此人立即隱藏起來,雖然公安機關很快偵知他的藏身之所,但如果直接抓捕,壹定會驚動其他的特務,那麽以後再難找到這些人的行蹤。
為了不打草驚蛇,采取了比較柔和的手段。先將此人騙出來,然後暗中抓捕,並在其家中搜出了各種武器,甚至還包括壹具擲彈筒,也就是在張蔭梧被逮捕以後,其底下特務組織群龍無首,由於接不到指令就像是沒頭蒼蠅壹樣,後來在公安機關的努力勸告下,大部分的特務後來都到公安機關自首,其中包括壹些“大特務”。
還有壹部分小特務,公安機關采取了壹壹登記的辦法,僅登記在冊的特務就有3000多人,在查對戶口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不下於1800多名特務,以及1000多名i反動黨團登記過的人,也正是因為采取了這樣的辦法,使得在短時間裏面,北平特務數量大規模的減少,有力的保障了新政協的召開和開國大典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