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提到的天有多少重?都有什麽區別
28重。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壹***28重天。
各不同如下:
壹、概念不同
1、欲界天六重天,六道中天道的壹部分,上面還有色界天和無色界天。
2、色界十八天,是壹個佛教術語,佛教人士不得觸犯。
3、無色界四天,即指超越物質之世界,厭離物質之色想而修四無色定者死後所生之天界。
二、體系不同
1、欲界天六重天,分為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2、色界十八天,分為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3、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三、寓意不同
1、欲界天六重天,越往上的天,其天人福報越大,同時對欲的貪著也越輕,後者為前者的因,前者為後者的果。
2、色界十八天,功德多寡和妄心善惡將世間人劃分。每高壹層,對色之著就減壹分,因色著所造諸業就輕壹分,所得福報就多壹分。
3、無色界四天,“色”是質礙,無色就是沒有質礙,即指超越了物質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狀態只剩下受、想、行、識四種生命特性。
百度百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