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什麽時候成功申遺的?
大運河申遺獲成功是2014年。
北京時間2014年6月22日15點23分,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運河是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和號召力的超大型線性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革命前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工程項目,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壹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傑出成就。
擴展資料:
大運河申遺範圍包括橫貫中國中東部地區的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在春秋戰國、隋朝及元朝時期都曾經歷過大規模興建。依據歷史分段和命名習慣,大運河***包括十大河段。
申報的系列遺產選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點,包括河道遺產27段,總長度1011公裏,相關遺產***計58處遺產。遺產類型包括閘、堤、壩、橋、水城門、纖道、碼頭等運河水工遺存,以及倉窖、衙署、驛站、行宮、會館、鈔關等大運河的配套設施和管理設施,和壹部分與大運河文化意義密切相關的古建築、歷史文化街區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