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2015iMac5k升級硬盤心得

2015iMac5k升級硬盤心得

升級機型 2015 late 27寸 5k屏幕 a1419

建議先看視頻(2013款和2015款內部基本是壹樣的):

拆機視頻英文版

NVME硬盤升級方案總結

對於低配iMac壹直有想給它升升級的想法, 只是無奈於自己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 多次都停留在想壹想的階段, 壹直沒有付諸實踐, 終於在這周下了決心, 行動!!!

對於小白的我來說以下都是我升級遇到的問題, 先提煉壹下, 後面壹壹解答

以上就是全過程, 下面來壹個壹個的說

據我所知所有的iMac都是可以拆的, 我的是iMac2015 late, 27寸 5k版本所以肯定是支持拆機的

對於iMac來說, 2015及其之前的機型是百分百支持換硬盤的, 以後的需要自己去查查, 因為我沒有設備所以也不敢亂說

對於MacBookpro來說, 2015及其之前的也都是可以換硬盤的, 之前壹直不太了解, 知道自己打開MacBookPro看了之後才知道MacBookPro換硬盤是如此的簡單, 但是後來據說蘋果除了touchbar的機器硬盤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所以不支持更換了,

首先要明白蘋果的固態硬盤接口是pcie接口, 市面上主流品牌硬盤都不是pcie接口, 主流固態硬盤都死M.2接口(NVme協議), 所以要更換硬盤需要借助壹個神奇的轉接頭---"M.2轉PCIE", 這個去淘寶上搜索即可, 接口外形比較小, 方方正正的, 壹般寶貝都會描述和MacBook相關的內容, 價格大概是10-20元之間, 這樣接口兼容問題就解決了,

有的朋友擔心轉換器會不會影響硬盤速度, 以我的實際操作來看是不影響的, 實際上轉接口就相當於壹個排線, 裏面不包含任何芯片, 所以就不存在數據轉換的問題

沒有借口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選什麽盤, 固態硬盤的種類很多, 主流的有兩種存儲顆粒, 壹種是TLC, 壹種是MLC, 後者的讀寫性能優於前者所以市面上非常貴, 代表型號有三星970pro(截至寫文章京東價格為1T,2699), 而對於TLC因為讀寫性能以及壽命都不如MLC所以價格上占很大優勢, 代表的有英特爾760p, 西數黑盤, 三星970evo, 海康威視c2000pro(國產的哦), 雖然讀寫性能不如MLC, 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尤其是由於imac主板帶寬限制, 使用MLC和TLC基本沒啥差別,

我在網上看到別人說用某些型號的盤會有兼容問題, 反應最多的就是Macbook上的休眠問題, 目前我的理解並不是說硬盤有問題, 主要在機器硬件, 由於nvme協議在蘋果早前幾代產品並不是原生支持, 所以在硬件上會有兼容問題, 這個和用什麽硬盤沒有關系, 所以買硬盤方面不用太糾結, 我自己總結 MacBookPro 2015款和iMac2015 基本用什麽盤都沒問題, 如果妳的是早起MacBook機器不管妳用什麽型號的硬盤應該都會存在休眠問題, 關於如何解決休眠問題文末會放壹篇威鋒論壇的壹個帖子寫的很詳細, 這裏就不再贅述

買硬盤建議買至少1t的, 因為主流牌子的硬盤基本都是容量越大性能越高, 512會遜色1t很多, 1t和2t差不多, 所以考慮到價格因素, 買1t是性價比最好的. 經過實測英特爾760p 沒有西數黑盤讀寫速度快, 我用的是西數黑盤1T的, 我朋友用的英特爾760p, 這個並不是做廣告, 也不是黑某個廠商, 都是自己實測僅供網友參考, 據說英特爾的兼容更好, 但是我在使用過程中目前還沒有感覺西數黑盤有啥問題, 如果想支持壹下國產也可以考慮海康威視, 這個盤的讀寫性能也不錯, 而且保修時間是10年, 其他壹般是5年保修的;

拆iMac需要的工具有如下幾種:

以上工具都可以直接在淘寶中搜索imac拆機工具買到, 總價值不超過50塊

壹切準備就緒就可以拆機了

以上就是升級全過程, 整個過程對於沒有弄過的人來說, 差不多要大半天的樣子, 所以建議吃了飯弄, 要不然會餓的挺不住, 反正我自己整個過程搞了四五個小時 最後成功 讀2900M/S, 寫2500M/s, 非常滿意! iMac也沒有發現休眠問題.

主要忘了說壹點, 以上更換的是硬盤的固態部分, 也就是融合盤的固態部分, 對於2013之後的imac都有pcie的接口, 接口位置再主板背面, 所以需要拆主板, 如果覺得拆主板麻煩可以直接更換sata的硬盤, 但是這個性能和nvme協議的硬盤比差的不是壹點半點, 我覺得既然拆開搞了就要壹步到位, 最後祝各位拆機順利, 有什麽問題可以直接留言交流! 晚安, 錯別字請忽略, 2019-12-08 2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