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豎蛋的科學原理
春分豎蛋的科學原理如下:
據民俗專家施立學介紹,民間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壹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壹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
“其實,不管哪壹天,只要在雞蛋上找到三個點,並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這個雞蛋就能立起來了。”施立學說,“春分豎蛋”在我國已經有4000年的歷史,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更多人的參與。
很多科學家認為,蛋殼上有許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個突起可構成壹個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就可以實現“豎蛋”了。因此,雞蛋其實在壹年中的任何壹天都可以豎立,而且立穩的雞蛋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可以保持十幾天不倒。
據說,這壹天最容易把雞蛋豎起來,其中還有壹些科學道理。據專家介紹,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於壹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於豎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