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工業廢水原液
軋鋼廢水中主要汙染物為氧化鐵皮和油,治理改造後要求處理後的循環水質為:懸浮物含量≤50mg/L,油含量≤5 mg/L。在總結軋鋼廢水處理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公司軋鋼作業生產區的特點,采用浮油回收—電磁凝聚—斜板沈澱的方法對壹廠區軋鋼廢水進行集中處理,閉路循環使用。為了匯總所有的軋鋼廢水,采用了軋鋼廢水同生活汙水、雨水分流的單獨軋鋼廢水排水總溝。各廠軋鋼廢水首先由軋鋼廢水總溝匯入隔油池(利用現有土水池改建而成),經除油設施除油,再由升壓泵組提升送至電磁凝聚器磁化處理然後自流入斜板沈澱器,廢水經沈澱處理後,進入現有5000 m3蓄水池,再經現有二級加壓泵站送至各軋鋼廠循環使用,補充水來自南淝河現有壹級水源泵站。
斜板沈澱器沈澱的氧化鐵皮,由沈澱器底部的螺旋輸泥機輸出,經泥漿氣力提升器送至氧化鐵皮脫水槽脫水,脫水後的氧化鐵皮,用電動抓鬥裝車送燒結廠回收利用。
經除油設施回收的廢油也可重新利用。
軋鋼廢水閉路循環治理工藝流程見圖2(圖中虛線框所示為現有設施)。
1.2 主要處理設施
1.2.1 除油設施
軋鋼廢水含油主要是軋制設備潤滑時的跑、冒、滴、漏造成的,針對廢水含油主要是浮油的特點,采用平流隔油池,軋鋼廢水先流經隔油池,大量的浮油被隔油池的擋板阻隔並浮集在水的表面,再通過SY-120型浮油回收機進行回收。該浮油回收機與傳統的浮桶式除油機等相比較,具有除油效果好、安裝、操作簡便等優點,它的工作原理是依靠壹條親油疏水的環形集油拖,通過機械驅動以壹定的速度在隔油池水面上連續不斷地回轉,把浮油從含油汙水中粘附上來,經擠壓輥把油擠落到油箱中,進行油的回收。除油設施安裝使用後,經實測,進水水質含油量為16~4.5 mg/L,經除油設施除油後,出水水質含油量為4.8~2.3 mg/L,除油效果明顯,出水含油濃度符合循環水質要求。
1.2.2 電磁凝聚器
經壹次鐵皮沈澱地沈澱處理後的軋鋼氧化鐵皮廢水,其中氧化鐵皮主要為微細顆粒組成,小於60 μm的微粒占80%左右,如采用平流式沈澱池進行自然沈澱處理,當水力負荷為0.7 m3/(m2·h)時,沈澱效率僅為50%左右,對廢水取樣進行靜態沈澱試驗,沈澱15 min後,沈澱效率僅為56%。鑒於氧化鐵皮具有良好的鐵磁性,采用磁凝聚技術,可使廢水中微細氧化鐵皮流經磁場時產生磁感應,離開磁場後具有剩磁,帶磁的微粒在沈澱過程中互相吸引,聚結成較大的鏈條狀聚合體,加速沈降,提高沈澱效率,並能改善氧化鐵皮脫水性能,提高脫水速度。同時,經磁場處理過的水,有抑制水垢形成的作用。
選用MWG型渠式電磁凝聚器,該電磁凝聚器安全可靠,不須設專人管理,且運行費用低。該設施投入運行數年,大修時未發現循環水系統中有明顯結垢現象,取得了好的效果。
1.2.3 斜板沈澱器
采用新型CFC-20型異向流斜板沈澱器(***14臺),以取代平流式沈澱池進行軋鋼氧化鐵皮廢水處理。該斜板沈澱器不僅水力負荷高,占地面積省,處理水質好,還由於沈澱器底部配有適合沈澱泥漿特性的螺旋輸泥機,排出泥漿含水率低達50%左右,且排、停自由掌握,沈澱器和輸泥管路,不會有堵塞事故發生,為氧化鐵皮的脫水輸送,創造了有利條件。
CFC-20型斜板沈澱器主要技術參數為:水表面積:20 m2;高度:7.4 m;處理水量:100~140 m3/h;出水懸浮物含量≤50mg/L;沈降時間:8~10min;排出泥漿含水率:50% 左右。 2 治理後效果 軋鋼廢水閉路循環治理工程,於1996年投入運行,經合肥市環境監測站和合鋼公司環境監測站對治理效果進行監測,結果表明,各項治理指標均達到循環水質要求(見表1),治理效果明顯。 表1 壹廠區軋鋼廢水治理工程水質檢測情況 進水出水 高值中間值低值高值中間值低值懸浮物/(mg·L-1)21013979484031油/(mg·L-1)16.19.24.44.63.02.1 壹廠區軋鋼廢水實現了閉路循環,壹廠區總排水量由原來的45 km3/d,減少到14.8 km3/d,每年可減少向南淝河排放懸浮物 600t,油130t。 3 經濟效益 治理系統投入運行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① 每年可回收氧化鐵皮1400t,廢油90t,價值約36萬元。
② 與治理工程投入使用前相比,每年可減少外排廢水11.02 Mm3,可節約排水費約80多萬元。
③ 與治理工程投入使用前相比,每年減少從南淝河提水10.5 Mm3,可減少水資源費約27萬元,節約電費約47萬元。 4 結論 軋鋼廢水治理改造後,使循環水系統實現了閉路循環,經濟效益顯著,同時也為巢湖流域的環境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達到了保護環境、綜合利用的目的,有顯著的環境、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