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發展氫能源,豐田為何找了海馬?

發展氫能源,豐田為何找了海馬?

3月24日,海馬汽車與豐田汽車(中國)簽署《關於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領域開展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領域開展廣泛的戰略合作,***同推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快速普及和產業化。

值得壹提的是,這次合作將會是豐田首次向中國乘用車廠商供應氫能源動力系統。而需要註意的是,豐田並沒有與此前合作較好的壹汽與廣汽合作,反而是選擇了壹直沒有過合作的海馬汽車,這或許是看中了海馬汽車在氫能源方面的投入力度。

豐田之所以會找到海馬,也是希望能夠借助此次機會在燃料電池車領域,找到新的市場增長點。而海馬汽車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能夠借助豐田的氫能技術,加快產品投放的腳步,在新的產品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

重磅合作

從簽約儀式的照片來看,豐田汽車派出的簽約代表是豐田汽車公司執行董事、中國本部本部長、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田達郎,另壹方的海馬汽車派出的簽約代表是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景柱。

不僅如此,除了兩個領導人以外,海南省副省長倪強,省商務廳廳長張斌,省工信廳廳長劉立武,海口市常務副市長鄧立松等均出席了簽約儀式,也就是說,這次的項目合作不僅是兩家車企在氫能源方面的技術研究,還有國家戰略方向上的壹次產業布局。

在此前的采訪中,海馬汽車副董事長盧國綱表示,海馬汽車自2013年開始投資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已研發出第四代可用於示範運營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車載儲氫罐壓力由35MPa提升到70MPa,電堆功率由30kW提升到100kW,壹次加氫可行駛800公裏,加氫僅需3-5分鐘,與加油的時間相差無幾,與純電車型相比要節省了不少時間。

對於豐田汽車來說,氫能源更是其始終堅持的發展路線之壹。4月1日起掛帥的豐田汽車新任社長的佐藤恒治日前就表示,氫能仍將是公司發展的重點之壹,豐田到2030年底前的工作重點將放在擴大氫能基礎設施等方面。

兩家企業有壹個***同點,那就是在純電動車方面的研究並不算深入,並且都將“氫能源”作為未來的發展目標,兩者的合作就是誌同道合的雙向奔赴。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田達郎表示:“作為合作夥伴,我們看到海馬汽車在氫燃料電池車輛以及制氫等事業的布局,能感覺到海馬汽車在創新方面的決心。”

豐田與海馬的此次合作此前並沒有太多消息流出,算得上是壹次突發事件,但是結合著兩家企業的目標來看,這次合作算得上是目標相同的雙向奔赴。

並且,此次海南省也在為了建立清潔能源島而努力,雙方的這次合作更有望達成“海南2030年全島禁售燃油汽車”的計劃。

小眾也是未來

根據目前的市場來看,氫能源類的燃料汽車仍然屬於壹個小眾市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3626輛和3367輛,同比分別增長105.4%和112.8%。

僅3000多輛的年銷售數據已經得到翻倍的成長了,所以如果氫能源汽車能夠規模化的生產和制造,這片市場壹樣大有可為。

在去年的北京冬奧會上,奧組委為了低碳出行,就使用過豐田的氫能源汽車Mirai,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奧組委對於氫能源的看法和純電出行還是有著區分的,所以當時也不惜重金從日本直接進口了豐田的氫能源車型,反而對國內的純電產品不太感冒。

這次的進口貌似也刺激著國內的汽車企業,正如當年引入特斯拉那樣,目的不是單純的引入投產,而是讓自主品牌能夠看清市場,能夠更努力的造車。

其實不論是如今國內大力發展的純電產品還是插混產品,以及氫能源產品,都被統稱為新能源汽車,但是相互間也是存在鄙視鏈的,當然位於鄙視鏈頂端的其實就是氫能源汽車。

但氫能源汽車雖然最具市場前景也最環保,但生產、儲存、運輸等問題壹直限制著它的發展,而海馬汽車的胃口也並不大,而是現將海南市場作為氫能源汽車的發展重心,並沒有將全國市場作為第壹目標,所以壹步步慢慢走的方式讓豐田看到了海馬穩步前行的“踏實。”

“氫時代”

據了解,作為協議落地的壹部分,海馬和豐田汽車合作打造的氫能乘用車7X-H已完成工程設計,搭載豐田高性能電堆系統,預計將於今年4月完成功能樣車試制下線。從如今的產品下線的時間點來看,雙方其實早就有過接觸,只是目前的合作方式更像是海馬造車,豐田來提供技術支持。

此前,豐田汽車已經在日本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的氫能源產品的布局,並且擁有著較為先進的氫能源電池汽車的核心技術,也掌握著氫燃料電池的關鍵零部件供應鏈,這也會加速海馬汽車的生產制造與產品研發。

所以,雙方的合作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代表2023年大多數產品正降價求生存,給了氫能源產品發展的空間,地利是位於海南島的“清潔能源島”,給與了大量的推廣環境,人和便是兩家車企的不謀而合,都希望打造壹個“氫時代。”

此次與豐田汽車合作,其實可以看做是海馬汽車繼續在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押寶,而豐田汽車也可以借此機會走出日本市場,在中國海南省大力推廣產品和技術的研發。

但是如何大規模的商業化進行市場投放,讓氫能源進壹步突破將是海馬汽車和豐田汽車要突破的難點,並且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總的來說,這片市場依舊是潛力十足,但起步階段有壹定的局限性和難點,而突破的重任已經放在了海馬與豐田的肩上。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維基,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