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如何關註***和國知青網

如何關註***和國知青網

目前來看,國內外以“知青”為主題至今仍正常運行的網站有88個。國內主要有:中國知青網、北京知青網、中國知青村網、鳳凰網知青頻道、上海知青網、哈爾濱北大荒知青網、中華知青網、中國老三屆、黑龍江兵團網、兵團戰友、***和國知青網、東北知青網論壇、農墾知青網、湖南知青網、上海知青文藝網、知青文化藝術中心等。國外主要是華盛頓中國知青協會網、南加州知青中國協會網、休斯敦知青聯誼會網、悉尼中國知青協會網。這些網站建站時間都不算太長,大多是近10年創建的。網站經營性質多為“非盈利性質的公益網站”。網站壹般實行會員制,通過註冊,入會者可進入網站進行交流溝通活動。因網站主題為“知青”,所以,網站的受眾對象主要是有過上山下鄉經歷的老知青、對知青問題感興趣的愛好者和做知青問題研究的學者。網站的建站宗旨相似,壹般立足於知青溝通、知青文化建設、知青歷史回顧等。如中國知青網的建站宗旨是“為全國各地的老知青提供壹個休閑娛樂學習交流的平臺,以促進和提高知青的文化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為目的;弘揚知青精神,追求社會和諧。”[1]上海知青網的宗旨是“手拉手,心連心,團結互助,***創美好生活”[2],天津知青網論壇的宗旨是“相約天知網,知青壹家人”[3],中國西部知青網的宗旨是“天下知青是壹家”[4]。基於網站受眾對象的特點(有過上山下鄉經歷的老知青如今都已到退休年齡,有壹定的知識技能)和網站的建站宗旨,這些網站受關註程度都比較高。如中國知青村網總訪問量為102917人次,總瀏覽量為209317人次(截至2013年2月26日);北京知青網論壇會員總數62453人,最高日發帖量為3468篇;中國知青網論壇會員總數48298人,最高日發帖量為3340貼;天津知青網會員總數18983,日均發帖量為1000余貼(以上數據截止日期為2013年1月9日)。此外,每個網站都有較正規的組織機構和較完善的管理模式,網站的棄管現象很少。從知青網站的存在狀態來看,知青網的發展規模、發展態勢都處於上升階段。當然,在知青網站繁榮的背後,也有個別網站已成為歷史名詞。壹個網站的長久存在除了依賴良好的社會環境外,還應該具備壹定的“實力”,這與網站的內容建構,特色彰顯是分不開的。

二、知青網站的特點

***性與特色並存網站的建站宗旨、活躍程度、運營特點這些外源性的存在因素離不開網站內容的建設。打開80余個知青網站的初起,會有壹個感覺,這些網站的關註內容都以“知青歷史記憶”、“知青當下狀態”、“知青文化生活”、“知青情感”,以及“關愛知青”為主線。“知青的歷史記憶”是以回憶往昔為主題的隨筆感想或紀實性文學創作;“知青當下狀態”主要對知青聯誼活動、回鄉活動的報道;“知青文化生活”為知青原創作品和發表言論提供了空間;“知青情感”主要是壹些婚戀趣談和婚姻介紹;“關愛知青”是對貧困知青的關愛幫助。這些內容充分體現了網站的建站宗旨,為知青提供了抒懷、聯誼、友愛和才藝展示的空間。知青網站內容設置的相似性,體現了知青群體的***同需求。但這些網站如果在內容上僅僅囿於其中會造成網站建設的雷同現象,不利於網站的存在和開發利用,網站的社會價值也會隨之貶值。所以,壹個網站在內容上的創新是必須也是必要的,知青網站的建設在此方面是有所探索的。

在對80余個網站的具體內容和專欄設置仔細瀏覽後,會發現這些網站在***同關註的話題之外,也會有壹定的創新點。如北京知青網在“知青活動”、“知青歲月”、“知青文化研究”、“知青文苑”,以及“知青牽手家園情”之外,還設立了“報告文學連載”、“返城史錄”、“80後風采”等欄目,凸顯了北京知青網的特色,即報告文學原創園地、對知青返城歷史進行系統梳理、對知青後代的報道,從而使知青問題具有了從歷史到現實到未來的全方位關註,並凸顯了知青網的文化特色。承德知青網的專欄設置也沒有跳出“知青風采”、“往事悠悠”、“精品文庫”的窠臼。但在這些老生常談之外,還設立了“承知專欄”,重點關註“知青的回鄉”活動。湖南知青網的文化氣氛較濃,主要以知青的原創作品為主,所以,站內各專欄內的文字材料較多,文字多書面語、修辭色彩較重,呈“雅言”狀態,相比於其他知青網站圖片和聲像材料較少,在屏幕化的21世紀,湖南知青網給人壹種返璞歸真的印象。上海知青網以“知青專訪”為特色,通過“知青研究”和“知青文集”專欄的設置打通了知青網站在言論導向上趨“通俗”的路線。在知青聊家常之外,對知青問題進行了學術性的研究和關註,呈現“雅俗***賞”的狀態,擴大了受眾對象。中國知青村網在關註知青活動和知青的文化生活外,還重點關註了知青大學的建設與發展情況。此外還開設了“知青心中的周恩來”、“楊華”、“侯雋”專題介紹。而鳳凰網知青頻道則以“敞開”的方式,面向全國各地的知青朋友,打破了大多數網站的“區域化”特征,為知青開設了壹個自由交流、自由展示的“大家園”。來這裏查看和交流的知青會獲得壹個廣闊的視野空間,而不再局限於“同鄉”化的交流。

在這些各具特色的知青網站之外,需格外強調的是中國第壹個知青研究所的網站,即黑河學院知青研究所網站。該網站因為隸屬於研究所,所以,在建站特色上與其他知青網站不同,具有較強的學術性,設定“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學術出版”、“文獻資料”、“認識知青”及“交流平臺”等專欄。基於知青問題研究處於初期階段,很多基礎性的史料工作還需收集、整理、研究,所以,知青研究所網站在表現內容上,將知青學術交流活動、知青檔案的整理和口述史料的收集作為重點。知青網站的內容設置在兼具***性的同時不乏個性追求,這不僅滿足了受眾對象的個性需求,也為網站的長久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缺失與發展趨勢經過近10年的探索

知青網站建設雖已取得了壹定的成就,但也存在壹定的問題:

(1)區域性網站比重過大。在80余個知青網站中,區域性網站占86%,專題性網站占6%,綜合性網站占8%。區域性網站的建立雖然有利於知青聯誼、覓友和區域史料的整理,但受眾對象的限制,使每個知青網站成為壹個封閉的小圈子,不利於視野的開闊和知青大範圍的交流。

(2)個別網站聲像材料運用過度,圖片堆積現象嚴重。“知青活動”、“知青聯誼”、“旅遊天地”等欄目,打開後映入眼簾的往往是大量的照片,缺少文字的潤色和補白,也缺少主題思想性的表達。

(3)部分網站內容建設過於感官化,缺少理論深度和學理層次的建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網站存在的特點和存在形式有關。網絡作為壹種大眾媒介,以其“無限制”,即言論自由,發表渠道暢通,“三無”(無性別、無年齡、無名)得到了大眾寵愛。而“大眾”是多層次的,上至鴻儒下至白丁,只需簡單的電腦操作技能就可以在網絡中“暢遊”。知青網站的受眾對象也是如此。因“知青”知識水平和所從事行業的限制,他們在發表言論和建設網站時,多追求通俗性和大眾化,很少對知青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和學術性探究,以至知青網站的內容流於表層化的訴說和交流,缺少深度。而且從目前的網站受關註程度看,比較受歡迎的網站往往是論壇性質的,為此,很多網站為了生存,便在內容的設定和專欄的設置上多導向“通俗”,而不是學術性。知青網站的建設還處於初期階段,從網站的長久發展和功能價值的發揮來看,網站的建設還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

(1)整合資源,打破區域界線,適度增加專題和綜合性的知青網站;

(2)合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加強文字的補白和潤色;

(3)欄目設置內容應與時代的發展和知青群體的當下需求相呼應,適時調整欄目設置;

(4)增強精品意識,提高網站的學理層次,打造精品工程,推出知青成果。在這方面北京知青網、上海知青網、黑龍江兵團網做得比較好。網絡是壹種快餐文化,其存在形態具有短暫性,對壹些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不及時整理,會迅速淹沒在文字和圖片的海洋裏。所以,及時整理網站上的內容不僅是對言說者的尊重,同時對網站建設和知青問題研究也是必要的。以上分析是就知青網站的目前狀態而言的,隨著社會和學術界對知青問題的再認識,知青網站的更新與發展會將上述言論淹沒,但對知青網站的追蹤研究是應該被學術界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