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鏡頭的焦距70-300mm和14-42mm分別大概適合拍多遠的物體?
妳說的的那兩個都是變焦鏡頭,50mm以下的是廣角鏡頭,越往下廣角越大,50mm以上的是長焦鏡頭,越往上拍攝距離越遠,可以達到超焦距或微距拍攝。
妳這兩個鏡頭都可以普通拍攝,也可以藝術拍攝。如果要拍廣角的,比如拍攝建築、道路的廣角可以用14-42mm的鏡頭,就是平常看到的底部向下彎曲變形的照片,最小可以達到14mm,說明已經可以達到魚眼鏡頭的效果了,拍攝出來的物體極度誇張,就像魚眼壹樣,拍出來的東西是圓的,中間的東西又向外突出的感覺。如果要藝術拍攝,用這個鏡頭可以側重於廣角拍攝。
那麽70-300mm的就可以側重於長焦拍攝了。比如拍山頂的人、高樓頂的花,站在高出拍攝地面的人或物等遠處的東西,就可以把焦距調得長壹些,把遠處的物體拉得很近,看得很清楚,拍特寫很有用。但是拉近後,景深就小了,比如拍壹個人的臉部特寫,如果把他的臉放滿整個空間,其他的東西,周圍的其他的東西就沒有、或模糊了,這就是說拍遠處的東西,會把環境虛化,因此主要用來強調某壹點的東西,拍出來的東西會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22mm-24mm: 不嚴謹的建築全景,或某個自然景觀(嚴謹的需要大畫幅和移軸鏡頭來矯正相差),城市建築群,大量的人群。
28mm: 廣闊的風景,人多的場景,有群體感的人像
35mm: 壹般風景,建築或者建築內部,紀實人像
50mm: 局部風景,全身人像,事實上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
60-65mm:小微距,適合拍壹些比如杯子大小物體或者電飯煲之類的商品,這個焦段適合購買微距鏡頭。
80mm: 半身人像,壹些特寫,或者在場景中突出某人。
100mm: 微距的黃金焦距,特別適合拍攝微距題材。
135mm: 人像焦距,適合人像特寫,網上那些特別漂亮的mm,背景虛化的,都是這個焦距拍出來的(壹般用85mm鏡頭放到普通APS單反上,由於轉換系數,正好可以獲得135的焦距)
200mm: 人像特寫,大頭像,遠景拍攝。
300mm: 遠處人想特寫,距離較近的鳥,體育,遠景拍攝。
50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壞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沒有廣角的沖擊力,也沒有長焦的震撼,但是歷史上由50毫米鏡頭拍攝出來的頂級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來的總合還多。
50mm無法具有畫面本身的沖擊力,所以50mm必須要以內容取勝,構圖,色彩,內涵,故事,都無比的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偉大的作品。
-----------------------------
35mm 是新聞攝影的最愛,準廣角,既可以容納比人眼所看到內容多的東西,又不會像28或更短焦距的超廣角壹樣,把很多無關的東西包括進來。
-----------------------------
50mm的鏡頭是標準鏡頭,普通的定焦鏡頭壹般都是50mm的鏡頭,是最常用的,出門旅遊,拍攝壹般場景,都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