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李橋鎮的簡介
趙李橋扼抱“八山壹水壹分田”的丘陵版土,置身於幕阜山西段余脈北麓平畈上。轄 8個村、 2個居委會, 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 3.3萬人(其中非農人口 1.64萬人)。全鎮國土面積 124.7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 11789.3畝(水田 10271.4畝,旱地 1457.9畝),有茶園面積 5056畝,林業用地面積 111634畝。
趙李橋素有“茶葉之鄉”、“楠竹之鄉”、“礦石之鄉”的美譽。主產稻、油、姜,盛產竹、木、茶,“金屬藏地,石材擎天”。現活立木積蓄 11萬立方米,楠竹立桿 880萬株;境內有含鈣量為 98%的鈣石礦藏量 20多億立方米;新建黃姜基地 4000多畝。到 2006年,趙李橋鎮依托資源、區位、交通優勢,興辦有 25家規模企業,已形成建材化工、冶煉沖壓、激光雕刻、紙箱印刷、飲料飲品、竹木工藝、精制茶葉等 7大支柱、 43個門類的新型工業體系。利用“激光”高新技術加工的仿古竹簡系列工藝品被譽為“激光彩虹”,欣錦萌竹木制品公司的工藝產品已成為出口創匯的產業基地。
趙李橋從 1953年正式建鎮以來,歷經了 4次鄉鎮體制改革, 2001年 3月,原羊樓洞鎮與趙李橋鎮合並為現今的趙李橋鎮。轄區人文資源遐邇荊楚,位於“明清古鎮”的“將軍廟”曾為紀念唐代雷萬春將軍而修建,迄今湖北境內最長的“明清石板古街”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拍攝電影、電視劇難得的外景地,大型紀錄片《董必武》曾在此拍攝。鎮區南北長約 1.7公裏,東西寬 1.6公裏,由“四街兩路”構成 2.7平方公裏,街道總長 12公裏;建有日產萬噸級水廠和日產 5千噸級水廠各 1個;擁有 11萬千伏安輸變電站壹座; 5000門光纖程控電話直撥國內外,開通傳真機、寬帶網、移動電話,轄區電話裝機 3600多部,實現村村通電話;光纜傳輸閉路電視晝夜開播,收視 29個頻道,覆蓋率達 67%;集貿市場 3個,占地 3萬平方米。鎮上有圖書門店、文化站、燈光球場、舞廳、網吧。全鎮有中、小學校 10所。有衛生院 2所,健全建立起“鎮村醫療壹體化”管理網絡。有大型東方超市 1家,並以此為龍頭,以“百鎮千村”示範工程為契機,在全鎮各村建立起 8個便民服務點。目前,鎮區的交通、電力、供水、通信、商貿集市、居住小區、文化體育娛樂場所等公***基礎設施逐漸配套,初步形成了以小城鎮為依托的城鄉壹體化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