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力壓樁施工工藝流程介紹?
靜壓預制樁的施工壹般采用分段壓入、逐段接長的方法。其施工流程為:測量定位→壓樁機就位→吊裝餵樁→樁身對中調直→壓樁→接樁→再壓樁→(送樁)→終止壓樁→切割樁頭。
施工前做好放線工作,在樁位中心打上壹根短鋼筋並塗上紅漆,但是由於樁機進場會造成土體擠壓導致樁位偏移,故樁機定位後應復測樁位是否正確。
壓樁機進行安裝調試就位後,行至樁位處,使樁機夾持鉗口中心(可掛中心線陀)與地面上的樣樁基本對準,調平壓樁機後,再次校核無誤,將長步履(長船)落地受力。
靜壓預制樁樁節長度壹般在12米以內,可直接用壓樁機上的工作調機自行吊裝餵樁,也可以配備專門吊機進行吊裝餵樁。第壹節樁(底樁)應用帶樁尖的樁,當樁被運到壓樁機附近後,壹般采用單點吊法起吊,采用雙千斤(吊索)加小便擔(小橫梁)的起吊法可使樁身豎直進入夾樁的鉗口中。當接樁采用硫磺膠泥接樁法時,起吊前應檢查漿錨孔的深度並將孔內的夾物和積水清理幹凈。
當樁被吊入夾樁鉗口後,由指揮員指揮司機將樁緩慢降到樁尖離地面10cm左右為止,然後夾緊樁身,微調壓樁機使樁尖對準樁位,並將樁壓入土中0.5~1.0m,暫停下壓,從樁的兩個側面通過互成90度角的兩個經緯儀校正樁身垂直度,當樁身垂直度偏差小於0.5%時才可正式壓樁。
壓樁是通過主機的壓樁油缸伸程的力將樁壓入土中,壓樁油缸的最大行程因不同型號的壓樁機而有所不同,壹般為1.5~2.0m,所以每壹次下壓,樁入土深度約為1.5~2.0m,然後松夾具→上升→再夾緊→再壓,如此反復進行,方可將壹節樁壓下去。當壹節樁壓到其樁頂離地面80~100cm時,可進行接樁或放入送樁器將樁壓至設計標高。
靜壓預制樁常用接頭形式有電焊焊接和硫磺膠泥錨固接頭。電焊焊接施工前須清理接口處砂漿、鐵銹和油汙等雜質,坡口表面要呈金屬光澤,加上定位板。接頭處如有孔隙,應用鍥形鐵片全部填實焊牢。焊接坡口槽應分3~4層焊接,每層焊渣應徹底清除,焊接采用人工對稱堆焊,預防氣泡和夾渣等焊接缺陷。焊縫應連續飽滿,焊好接頭自然冷卻至少8分鐘後方可施壓,禁止用水冷卻或焊好即壓。硫磺膠泥錨固接頭,施工時要認真把好質量關。
如果樁頂已接近設計標高,而樁壓力尚未達到規定值,可以送樁。如果樁頂高出地面壹段距離,而壓樁力已達到規定值時則要截樁,以便壓樁機移位。
靜壓樁的送樁作業可以利用現場的預制樁段作送樁器。施壓預制樁最後壹節樁的樁頂面達到施工地面以上1.5m左右時,應再吊壹節樁放在被壓樁的頂面,不要將接頭連接起來,壹直下壓直到樁頂面壓至符合終壓控制條件為止,然後將其上面的壹節樁拔出來即可。此樁段仍可在以後的壓樁中使用。但大噸位(≥4000kN)的壓樁機,由於最後的壓樁力和夾樁力都很大,有可能將樁身混凝土夾碎,所以不宜用預制樁作送樁器,而應制作專用的鋼質送樁器。送樁器或作送樁器用的預制樁側面應標出尺寸線,便於觀察送樁深度。
終壓條件:
①壓樁至設計標高,壓力值達到或大於樁承載力設計值,可終壓;
②壓樁至設計標高,壓力值未達到樁承載力設計值,應立即將情況報設計,由設計決定是否繼續壓樁;
③壓力值達到樁承載力設計值2倍,樁未壓至設計標高,應根據該樁位地勘資料與設計單位協商決定是否繼續施壓。
以上就是中達咨詢為建築人士提供的有關靜力壓樁施工工藝流程的介紹,更多關於建築術語的知識,請您關註中達咨詢的建築知識欄目。
更多關於建築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