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養殖行業好不好,做好了能發大財嗎?
根據各優勢區域品種和資源特點,以純種繁育為基礎、雜交改良為主要手段,加快良種擴繁,加大良種推廣力度;建設壹批種公牛站、肉牛良種繁育場和人工授精站,逐步建成現代肉牛繁育體系。加強基礎母牛供應能力建設,形成性能優良的基礎母牛群,提高育肥用犢牛質量。
加快建立適應各優勢區特點的集營養、飼料、牛舍設計、模式化飼養管理於壹體的肉牛標準化技術生產體系和技術規程。大力推行農戶繁育小牛、規模化集中育肥的生產模式,積極發展農牧結合的階段飼養、異地育肥等飼養模式。支持優勢區域發展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逐步建立牛肉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提高肉牛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盡快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肉牛出欄評價體系、胴體質量評價體系和牛肉質量評價體系。 羊是適應外界環境較強的家畜之壹,食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羊肉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低,是人類理想的營養佳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飼養肉羊投資少,周轉快,效益穩,回報率高。近年來,國內外羊肉市場發生了壹些變化,為肉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使肉羊生產正在成長為壹個黃金產業,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個方面。
第壹個方面羊肉出口潛力巨大。自從上個世紀末英國發生口蹄疫後,歐洲的羊肉產量下降了10%左右,自給率由81%下降到76%。由於肉羊供給量的減少,世界肉羊市場整體上呈現供不應求的格局。這就為我國肉羊的出口創造了條件。
第二個方面國內羊肉消費潛力大。近幾年,由於肉豬、肉雞、肉鴨的生長速度過快,激素和藥物殘留超標的問題引起人們的擔憂。這種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使部分家庭開始改變消費習慣,由於肉羊在養殖過程中,以飼草為主,壹般很少用精料和飼料添加物,減少了疫病傳播的可能,藥物和激素殘留量極低,是基本上符合現代消費觀念的綠色食品。因此,羊肉則逐漸成為了壹種理想的、安全的替代品。
特別是我國南方羊肉的消費量過去較少,因為食品安全的原因,很多人在悄悄改變消費習慣,羊肉則逐漸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另外過去人們只是冬天吃羊肉,現在是春夏秋冬都在吃。這拉動了肉羊的市場需求。就拿北京地區為例,全年肉羊的消費量在700萬只左右,而目前北京肉羊的總體飼養量僅為100萬只,市場空間還很大。再加上近幾年國家提倡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這就使牧區肉羊的養殖量逐漸減少,所以肉羊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狀況也就越顯突出。這也為肉羊產業的發展創造的必要的條件。
第三個方面 肉羊飼養效益穩定。由於肉羊繁殖相對緩慢,數量的增加與市場需求增大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使之成為廣大農民投資小,無風險,見效快,效益穩的養殖項目。個別的羊養戶可以壹邊種牧草,壹邊養羊,有的專職養羊,有的專職種牧草整個增收的可能性就增大了。比如種牧草的話,壹畝地純賺200~400元,平均300元。可以說羊肉市場的看好,為發展我國肉羊產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不僅要積極推進肉羊的工廠化養殖,同時也要不斷提高羊肉的深加工水平,把整個肉羊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