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全職媽媽看的關於育兒的書籍,哪些比較適合?

全職媽媽看的關於育兒的書籍,哪些比較適合?

以下是我讀過感覺非常好的書,分享給妳:

1,《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第九版)

完全不誇張地說,這本書的實用性,在我心裏簡直是工具書、教科書般的存在,它的內容絕對秒殺市面上99%的育兒類書籍,強烈推薦每位父母人手壹本。

它從壹顆小小的受精卵開始講起,詳細闡述了嬰幼兒及青少年生理發育、認知發展、智力、語言、情緒、自我概念、性別認知以及社會化發展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遺傳是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水平的,剛出生的小寶寶是怎樣壹步步看到、聽到、感知到外界的,嬰兒期的基本學習過程是怎樣的,如何捕捉兒童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大腦發育加速期在什麽時候,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又是怎麽壹回事……諸如此類,絕大多數關於兒童生理、心理、認知、社會化發展的謎題,妳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明確的解釋。

特別贊的是,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研究文獻,這使得整本書更具科學性和指導性。更贊的是,內容上的專業性完全沒有影響到它的可讀性,捧上手讀起來就知道了,整本書的語言組織編排得非常通俗、流暢,通篇讀下來,收獲的是壹條條清晰明了的幹貨,完全不晦澀、不枯燥。

讀完這本大塊頭著作後,再去讀其他的育兒類書籍就會覺得格外輕松了。100分推薦!

2,《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養育孩子這件事,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簡直就像謎壹樣的存在。

究竟該順產還是剖腹產?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粉?每次要餵多少奶量?怎樣拍嗝?嬰兒哭鬧該怎麽辦?新生兒腸絞痛如何處理?需要接種哪種疫苗?添加輔食有什麽要註意的?怎樣斷奶?孩子感冒、發燒、腹瀉應該如何應對?怎麽做如廁訓練?……諸如此類問題,甚至更多妳根本想不到的問題,這本書裏都有系統、詳細、準確的答案。

我寶寶出生至今,我壹個育兒群都沒有加過。倒不單是因為奉行極簡的生活方式,更為主要的是,這本書提供了絕大多數養育難題的解決方法,而且它更科學、更權威、更具參照性。

這本由美國兒科學會出版、已多次修訂更新的經典育兒著作,我仍然用100分的誠意,強烈推薦給每位新手父母。

3,《改變兒童心理學的20項研究》

跟市面上絕大多數育兒書不同,這本書並不指導妳"怎麽辦",它只告訴妳"是什麽"、"為什麽"。

這本書寫得很專業,它詳細介紹了兒童心理學領域經典的20項研究。像大名鼎鼎的恒河猴實驗、棉花糖延遲滿足實驗、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階段、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等等,都能在這本書裏查到詳細的實驗過程,包括樣本、材料、實驗內容、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表現,以及最後的結論。

我壹直認為,相較於個體經驗出發的育兒觀點,基於實證研究的結論更具參照性,因此,這本書早早就成了我的心頭好。同前面推薦的那本《發展心理學》不同,這本更偏學術研究,讀起來略需耐心,但給人的啟示頗多。非常值得壹看。

4,《遊戲力》

起初看到這個書名時,我甚至有點漫不經心,以為是教小孩子怎麽玩的書,還奇怪不已,怎麽這樣的主題還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冊呢。等真正翻開細細讀完,我才深感自己當初的武斷。

遊戲力講的也是壹種養育方式,不同於以往“壹本正經”式教養方法,這本書提倡通過“玩給他看”的遊戲方式,與孩子建立健康的聯結,讓孩子在與他人的互動中主導遊戲、解決問題、尋求滿足與自信。

此外,遊戲還能幫助解決孩子日常發生的行為問題,讓孩子在沒有壓力和恐懼中學習技能。

“10歲的雷蒙在獨自入睡方面有困難,但在幾個月的遊戲治療中,他對此事都絕口不提。有壹次,我們在玩枕頭時,我說,我必須抱著枕頭才能睡著,因為那樣才覺得安全。他把枕頭從我身邊搶走,我就假裝哭。他非常喜歡這個遊戲。”

“另壹個例子是上幼兒園的南茜,她在如廁訓練方面很不順利,但她從不提起這件事。於是,我們每次過家家時,我都會讓我的娃娃假裝去上廁所,但又不小心尿在褲子上。”

書中提到了非常多的遊戲案例,讀起來津津有味,完全不會枯燥,是壹本實實在在可以提供思路、給人啟發的書。

現在,每天跟寶寶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每逢疲於應對、手足無措時,我便有了新的法寶,那就是遊戲。讓我們壹起活學活用起來吧,推薦!

5,《父母的語言》

這是壹本幫助孩子學習語言的書籍,盡管翻譯存在些許歧義,但瑕不掩瑜,這絕對稱得上壹本好書,我保證,妳只需讀上幾頁就會立刻愛上!

“3000萬詞匯”的概念,源自於壹項研究——兒童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對其最終學業成績的影響。研究者跟蹤了來自不同經濟階層的42組家庭,記錄孩子們從9個月到3歲的成長狀況,結論顯示:

“不同的家庭,父母說話時使用的單詞數量差異驚人。3年間,語料匱乏的家庭,孩子累計聽到的單詞數量為1300萬個,而語料豐富的家庭,孩子累計聽到的單詞數量為4500萬個,差異有3200萬之多。(不除重,包含重復的單詞)”

關於如何加快孩子語言學習的進程,書中提到了非常好用的4T法則,其中,言語支架、言語擴充、輪流談話都是其中的精髓部分。

6,《善解童貞》

我小時候,也曾小心翼翼地問過我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 那時我已經上小學高年級了,11、12歲的樣子吧。

我媽楞了楞,又不好仿照過去那般敷衍——說是大雨天撈回來的,就只好含含糊糊地解釋:”恩,大人,男的,和女的,生活在壹家裏…時間長了,時間長了…就會生出寶寶的。”

這世界上,我最信任我媽了,所以,我忍不住又虔誠追問:“那鄰居家,小叔和小姑,也是男的和女的,為什麽壹直沒有生寶寶?”

我媽氣得簡直要暈厥過去,急著要跳過來捂我嘴巴,生怕我的癲話給鄰居那對親兄妹聽去。我當時,又羞愧、又困惑,但,再也不敢多問半個字了。

可以說,我們童年裏有關性教育的話題,從來都只是遮遮掩掩、含糊不清的。現在輪到自己做媽媽了,雖然我不太清楚Nicole會在什麽時候開口問我,有關這些令人“尷尬”、“不自在”、"難以啟齒"的話題,但,讀完這本書,我反而有信心坦然應對了。

很難得,國內有寫得這麽棒的性教育書籍,舉雙手推薦!

7,《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妳是否也曾像我壹樣日夜糾結過:究竟該給孩子怎樣的愛?該寬松自由還是嚴格限制?該無條件愛,還是恩威並施?充分的關註是否會形成驕縱,不合理的自由度會不會限制孩子的發展?如果是,那麽,強烈推薦這本書給妳。

就是這本書,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母親,該是時時刻刻和善且堅定的。”

所謂正面管教,就是用充滿愛的方式教孩子,與孩子建立深層次、無條件的情感聯結,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安全依戀感。它的重點不在嚴厲的懲罰,而在於真正教給孩子以技能,誘發真正健康的行為。

書中講了很多正面管教的工具和技巧,比如轉移註意力、計數倒計時、提供選項、去做而不是說等等,都非常有效,在養育Nicole的日常裏,這些方法實實在在幫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