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拼音
枳殼拼音是[zhǐ ké]
枳殼,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幹燥未成熟果實。7月果皮尚綠時采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幹或低溫幹燥。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效。常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臟器下垂。
本品呈半球形,直徑3~5cm。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顆粒狀突起,突起的頂端有凹點狀油室;有明顯的花柱殘跡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黃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cm,邊緣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少數至15瓣,汁囊幹縮呈棕色至棕褐色,內藏種子。質堅硬,不易折斷。氣清香,味苦、微酸。
枳殼: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幹燥後篩去碎落的瓤核。麩炒枳殼:取枳殼片,照麩炒法(將凈制或切制後的藥物用麥麩熏炒的方法。)炒至色變深。
《全幼心鑒》初生便閉:甘草、枳殼(煨)各壹錢。水半盞,煎服。《南陽活人書》胸滿不痛:桔梗、枳殼等分。水二鐘,煎壹鐘,溫服。《簡便方》消風順氣:老人大腸秘澀。防風、枳殼(麩炒)壹兩,甘草半兩,為末,每食前白湯服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