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屬於哪個市
郵編:130033代碼:220105區號:0431
二道區地處長春市東部,東與永吉縣萬昌鎮相連,南與凈月旅遊開發區接壤,西靠伊通河,北與寬城區、九臺市東湖鎮銜接。二道區是典型的城郊區。現轄5個街道、1個鄉、3個鎮***有48個社區、38個行政村,面積452.02平方公裏,其中農村面積427.74平方公裏,待開發面積較大。全區總人口37.5萬,農村人口9.27萬,農業人口6.94萬。區內有各類企業2966戶,駐區中省直企業27戶市屬企業77戶,其它類型企業2862戶。區內土質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有金、鐵、煤、稀土、石材、礦泉水等多種資源,有耕地面積14375公頃、山林面積9360公頃,有2萬公頃荒山和100公頃淡水養殖面積。區內交通便利,哈大高速、102國道、長吉南線、長吉北線、長營、長哈、雙九等公路均經過二道,是長春市向北延伸和向省內周邊城市地區輻射的出入口。
行政區劃(街道鄉鎮簡介)
東站街道(DongzhanJiedao)郵編:130033
面積2.302平方千米。人口47813人。辦事處駐濱河街。轄十委社區、濱河社區、吉柴社區、綠安社區、東新社區等。
因東站街而得名。1949年3月建立東站街民主0,1951年改為東站街第四街道委員會(臨時),1958年10月改為阜1980年成立東站街道辦事處。
吉林街道(JilinJiedao)郵編:130033
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46107人。辦事處駐嶺東路。轄熱電社區、萬科社區、沿河社區、丹陽社區、安樂社區等。
原屬和順街道辦事處管轄。1986年11月成立吉林街道辦事處,因吉林大路而得名。
東盛街道(DongshengJiedao)郵編:130033
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78951人。辦事處駐和順街。轄公平社區、萬通社區、鑫旺社區、雙安社區、亞泰社區、光榮社區等。
以東盛路而得名。1948年10月19日成立東盛街人民0,1949年10月改為東盛街公所。
榮光街道(RongguangJiedao)郵編:130033
面積4.538平方千米。人口66641人。辦事處駐安樂路。轄四通社區、興隆社區、福安社區、吉通社區、宏盛社區、民豐社區、長拖社區、豐泰社區、嶺東社區等。
屬地原由東盛街道辦事處管轄。1986年11月成立榮光街道辦事處,因榮光路而得名。
遠達街道(YuandaJiedao)代碼:130033郵編:
面積11.3平方千米。人口19390人。辦事處駐河東路。轄英俊社區、東梅社區、東順社區等。
屬地原由八裏堡街道辦事處管轄。1986年11月成立遠達街道辦事處,因遠達大街而命名,象征著蓬勃發達昌盛興旺。
八裏堡街道(BalipuJiedao)郵編:130032
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33351人。辦事處駐遠達大街。轄太有社區、同康社區、泰和社區、東榮社區等。
因該地居長春市城東門8華裏而得名。1934年春,日偽為加強對中國人民的統治,將長春市內的東安屯、市郊韓家屯等居民實行強制遷移,在八裏堡
英俊鎮(YingjunZheng)郵編:130123
面積43.83平方千米。人口35592人。鎮0駐石碑嶺。轄和平村、香水村、衛星村、四合村、長青村、葦子村等。
早在金代十六世紀中葉,左天將完顏美,在現在的河北省戰亡,根據當時習俗,將屍體從河北運到南山,現在的石
泉眼鎮(QuanyanZhen)郵編:130124
轄8個村。
因此處有壹處泉眼而得名。
勸農山鎮(QuannongshanZhen)郵編:130125
面積141平方千米。人口17934人。鎮0駐勸農街。轄11個村。
四家鄉(SijiaXiang)郵編:130126
面積110.96平方千米。人口121120人。鄉0駐四家村。轄等。
乾隆初期,有郎、趙、蘭、殷四姓自山東來此始居,得名四家。建國後至1956為初級社階段,1958至1964年為高級社階段,然後進入人民公社階段,0開始
卡倫湖鎮(KalunhuZhen)、龍嘉鎮(LongjiapuZhen)、東湖鎮(DonghuZhen):目前由九臺市代管,相應資料見本站“九臺市”
歷史沿革
1999年12月3日,長春市人民0《關於部分調整我市城區街道辦事處設置的通知》(長府發[1999]74號):根據省民政廳《關於長春市城區街道辦事處調整的批復》(吉民行批[1999]9號),二道區撤銷和順街道辦事處,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東盛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二道區轄6個街道、3個鎮、2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478002人,其中:東盛街道55765人、吉林街道41129人、榮光街道64806人、東站街道43472人、遠達街道26181人、八裏堡街道36512人、三道鎮17917人、勸農山鎮16929人、泉眼鎮16197人、英俊鄉54686人、四家鄉11278人、經濟技術開發區虛擬街道93130人。
2003年,二道區轄:東盛街道、榮光街道、吉林街道、東站街道、遠達街道、八裏堡街道、泉眼鎮、三道鎮、勸農山鎮、英俊鄉、四家鄉。
2004年,二道區轄:八裏堡街道(辦事處駐新鄉路91號,郵編130032)、遠達街道(辦事處駐遠達大街95號,郵編130032)、東站街道(辦事處駐臨河街融合飯店北100米,郵編130032)、東盛街道(辦事處駐臨河七條37號,郵編130031)、吉林街道(辦事處駐東盛小區4-28棟,郵編130031)、榮光街道(辦事處駐安樂路95號,郵編130031)、英俊鎮(鎮0駐石頭坑屯,郵編130033)、泉眼鎮(鎮0駐泉眼溝,郵編130033)、勸農山鎮(鎮0駐潘家屯,郵編130033)、四家鄉(鄉0駐四家子,郵編130033)。
2005年,將九臺市的卡倫湖鎮、龍嘉鎮(原龍家堡鎮)、東湖鎮3個鎮劃歸二道區管轄。
2005年12月20日,長春市人民0《關於成立臨河、東方廣場街道辦事處的通知》(長府發[2005]53號):經省0批準,決定在南關區和二道區分別成立臨河、東方廣場兩個街道辦事處,交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二道區東方廣場街道辦事處位於東環城路以東,吉林大路以南。轄紅星村、靠山村、樂東村、曙光村、黎明村、楊家村、三道村,6個老社區居委會(熱電社區居委會、拖拉機南社區居委會、拖拉機北社區居委會、化油器社區居委會、衡器社區居委會、花園路社區居委會)。轄區面積38.52平方千米,人口187813人。
截至2006年底,二道區轄7個街道、6個鎮、1個鄉,53個社區、47個村。其中:東方廣場街道委托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卡倫湖鎮、龍嘉鎮、東湖鎮由九臺市代管。
主要資料出處:“吉林省行政區劃網站”、“吉林省情網”。其他出處以及相關註意事項請閱讀本站“使用聲明”。(行政區劃網站·)
2016年2月16日,二道區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