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的播出信息
該劇於日本國內首播期間的平均收視率是52.6%,為日本史上收視最高日劇。而單集最高收視率是1983年11月12日(第186集)創下的62.9%(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該劇後來亦於全球63個國家或地區播放,當中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新加坡、埃及、越南、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阿富汗、伊朗等地,在中國曾經創下80%的收視率。另外還曾將第壹部敘述阿信童年的故事拍成動畫電影,1984年3月17日於日本上映。 《阿信》在臺灣是由中國電視公司(中視)首播,首播期間為1994年5月27日至1994年11月1日,首播時采用雙語播出,主聲道為國語配音,副聲道為日語原音;原被排在臺灣時間每周五21:30播出,每集播90~120分鐘。
1994年7月14日,中視臨時決定,《阿信》自1994年7月18日起和臺灣時間每周壹至周五20:00—21:00首播的美國電視系列劇《超人》交換時段,改為臺灣時間每周壹至周五20:00—21:00首播。中視此項決定的原因是,原被排定1994年7月25日起臺灣時間每周壹至周五20:00—21:00首播(亦即承接《超人》原時段)的50集日劇《西遊記》因只收到26集而來不及配音,每集從翻譯到錄制國語配音至少需要兩個工作天;而且截至1994年7月14日,《阿信》還有65集尚未首播,如果仍排在臺灣時間每周五21:30開播就得繼續播壹年才能播畢,放在臺灣時間每周壹至周五20:00—21:00首播能加速消化庫存;《西遊記》第1集首播時間被排定為1994年7月22日起臺灣時間每周五21:30。《阿信》從此成為臺灣第壹部雙語播出的八點檔電視劇,也是第壹部登上臺灣八點檔的日劇。
《阿信》憑著本身感動人心的劇情,搭配翁倩玉主唱的國語主題曲〈永遠相信〉(姚若龍作詞,許願、趙增熹作曲)以及歐陽菲菲主唱的國語片尾曲〈感恩的心〉(陳樂融作詞,陳誌遠作曲),成為當時臺灣著名的境外電視劇。中視文化公司出版該劇觀眾觀後感文集《阿信:至深的愛》(裘恩偉總編輯,1994年10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0-8),中視董事長吳俊才與中視總經理石永貴寫序,內文分為〈靈魂深處的回音〉、〈阿信講座〉、〈阿信精神清香處處〉、〈卷起媒體旋風〉、〈觀眾熱情來函〉等五大部分,***收錄林良、梅新、陶曉清、吳淡如、謝鵬雄、周玉蔻、倪敏然、林照真等人的觀後感文章與《大成報》的壹篇評論文章〈日劇“阿信”是“文化侵略”嗎?〉。中視文化公司另有出版《阿信征文選集》(裘恩偉總編輯,1994年11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1-5)。有線電視頻道方面,則是由緯來日本臺購入,以原音版播出。
2008年3月25日至2008年6月2日(同年6月3日20:00-20:25播出完結篇),臺灣時間每周壹至周四20:00—22:00,中視無線臺再度以雙語播映該劇,主聲道為國語配音,副聲道為臺語配音;隔天13:00—15:00重播時,主聲道為臺語配音,副聲道為國語配音。由於版權問題,國語主題曲改成《感恩的心》,重新編曲之後改由楊培安主唱。臺語片尾曲《酸風柳樹》(澎恰恰作詞,澎恰恰作曲),也是楊培安主唱。 伊朗方面,該劇最高收視率超過90%,使“Oshin”(阿信)壹詞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成為日本的代名詞。為了符合伊斯蘭教的道德規範,該劇在伊朗播映時,壹些有關男女接觸的片段因被認為是“猥褻”而被剪掉。伊朗與阿富汗播映的是波斯語配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