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雞養殖
草,飼餵五谷雜糧.飲山泉露水,並嚴格限制化學藥品、激素、飼料增加劑等使用,以提高雞肉的風味和品質為意圖,生產出符合綠色食品規範要求的壹項生產技能。野雞飼養
1場址選擇 養野雞
a1.1飼養場不得坐落《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區域,應避開喀斯特地貌區域,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居民區(村莊)和首要交通幹線1公裏以上、畜禽飼養場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場所2公裏以上.
野山雞飼養地勢較高、幹燥、背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足夠、衛生、排水和供電便利、周圍3千米內無工業汙染源的林帶、果園、草場、荒山荒坡等地方,其中放養場地內還應有可供散養
雞自在采食的野生飼料資源如野草、昆蟲、腐殖質等。
1.2雞場周圍環境衛生質量應符合GB廠r18407.3和NY廠I’388的規定,養野雞大氣質量應符合GB3095的規定,飲用水應符合NY 5027的規定。
2雞場布局
2.1.1雞場應設生活管理區、生產區和無害化處理區。各區域之間應有明顯的界限分離且有明確標識。
2.1.2雞場設施應配套設置脫溫舍,在生產區獨立建設。山雞飼養技能育雛舍,獨自建設或在雞舍內臨時搭建,按育雛飼養密度:20。30羽/平方米設計。成雞舍,應建造在地勢較高處,能防
雨、遮陽、避風、保暖,飼養密度10~15羽/平方米。分隔圍欄,野山雞飼養放養區應用圍欄分隔為成區域,分區散養。飼餵設施,按30~50羽設置1個餵料桶、1個飲水器。其他沒施。噴霧
器、獸醫用具、手推車、電動高壓沖洗機等按需配備。
3精選土雞品種
選擇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覓食能力強、抗逆性強、耐粗飼、肉質好、適合放養的本地品種或本地雜交品種。七彩山雞飼養技能如思普麻雞、茶化雞、烏骨雞、大毛腳雞等均可飼養。同壹雞
舍(群/欄)的放養山地雞應來自於非疫區的同壹種雞場或育雛場相同批次的 地雞雛雞。
4飼養技能
4.1飼養密度 野雞飼養
4.1.1雛雞:育雛期為1~50日齡,其飼養密度2周齡地面平養30~25羽/平方米。野山雞飼養網上平養40。35羽/平方米;3周齡地面平養25—20羽/平方米,網上平養35~30羽/平方米;4~6周齡
地面平養20~15羽/平方米,網上平養30—20羽/平方米。
4.1.2成雞:放養密度為50~80只/畝,每群規模約500只為宜。
4.1.3放養日齡:肉用土雞不低於100天f100~130天),蛋雞不低於360天。
4.1.4生長日齡:不低於150天(150。180天)。養野雞
4.2保溫和脫溫
4.2.1保溫:育雛舍在進雛雞前要提前加熱升溫。剛出殼的雛雞1—2日齡溫度要求在35℃.31℃,3~15日齡時33℃~30℃,16~30日齡時30℃壹26℃。31~45日齡時溫度最終降至26cC~
23℃。在保溫的同時,還需要通風換氣,常用的保溫方法有紙箱、熱炕、育雛籠等。
4.2.2脫溫:脫溫時間受雛雞的日齡、健康狀態、體質和季節等因素影響,壹般冬春季6~7周齡,山雞飼養技能秋季5周齡,夏季4周齡。逐步減少白天加溫時間,過渡到白天不加溫,再過渡
到全天不加溫,實現脫溫。
4.3育雛舍濕度
雛雞從高濕度的出雛器轉到育雛舍,濕度要求有壹個過渡期。第壹周要求為70%~75%.第二廊為65%~70%,以後保持在55%壹60%即可。育雛前期高濕度有助於剩余卵黃的吸收.維持正常的羽毛
生 長和脫換。幹燥的環境中塵土飛揚,可誘發呼吸道疾病。由於環境幹燥易造成雛雞脫水,飲水量增加而引起消化不良。生產中,應考慮育雛前期的增濕和後期的防潮措施。
4.4通風 養野雞
通風的意圖是排出舍內汙濁的空氣,換進新鮮空氣。也可有效降低舍內濕度。天然通風首要靠開閉窗戶來完結,機械通風要利用風機來完結。生產中,要特別註意冬季舍內的通風換氣。
4.5光照
育雛期前1~2日齡.選用24小時連續光照制度,光線強度為50勒克斯(相當於l平方米15~20瓦白熾燈光線),便於雛雞熟悉環境,找到采食,飲水位置,也有利於保溫;3~8日齡,1小時黑
暗.23小時光照:9—14日齡,每天光照20小時;15~21日齡,每天光照16小時;以後選用天然光照,光線強度也要逐漸減弱。研究發現,紅光、綠光均能有效地防止啄癖發生,但選用弱光更為
簡便有效。
4.6斷啄
為防止啄癖發生,減少死亡率,最好在10日齡左右斷啄。如不能在此期間進行也可在2~3周齡斷啄,(斷啄也可不做,由用戶自行選擇,產品土公雞不做為好)。斷啄的方法:左手抓住雞的腿
部,右手拿雞,將右手拇指放在雞頭頂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微用力使雞舌後縮,在斷啄器上垂直堵截上啄的1/2,下啄的1/3,然後燒灼2秒鐘,以防止流血。斷啄的前後各壹天應在料、水
中參加VK3(猜中參加2毫克/千克或在水中參加l毫克/千克).以減少出血。
4.7分群
20天左右進行大小分群:30天左右進行公母分群;強弱分群可視雞群狀態而定。
4.8飼餵方法
4.8.1雛雞出殼後宜在24小時內進行“初飲”.“初飲”應配置溫度在18℃~20℃的5%葡萄糖水或電解多維,水量控制在2小時飲完為宜,並確保壹切雛雞都飲到水。
4.8.2雛雞在“初飲”2。3小時後或待80%以上雛雞有強烈采食欲時進行“開食”。“開食”可用無毒並經消毒的油紙、塑料布或淺料盤放料,“開食”點要多,少量多次,以保證壹切雛雞能
同時吃到雛雞料。
4.8.3雛雞餵養飼料應選擇符合雛雞生長發育所需的雛雞料。
4.8.4雛雞育成後轉入放養區,選用自在采食與人工補飼相結合的方法飼養。白天讓雞充分自在采食青草、樹葉、種子、昆蟲等天然食料,不足部分用玉米、谷物、小麥、米糠等直接飼餵或
用幾種原糧混合飼餵。放養初期的小雞,每天補飼4次,中大雞每天補飼2—3次,吃凈餵飽為止。
4.8.5全天候供給足夠清潔的飲水。雛雞的第壹次飲水稱為初飲。初飲最好在出殼後24小時左右,飲水中最好參加l%。2%的葡萄糖,適量參加電解多維和抗菌藥物(如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
苯尼考等)以防止雛雞白痢,大腸桿菌,支原體等疾病的發生。應在給料前3小時左右提供飲水,水溫應在18℃以上,要用新鮮水,第壹周最好用涼開水,且開水後不能再斷水。有的雛雞不會
飲水,可把雞嘴按入水中,幫助雛雞學會喝水。
4.9放養方法
根據放養區規模和植被狀況.實行分批輪流放養,每區放養土雞的數量不宜超過1000只;公、母雞應分開放養,每畝不超過80只。
4.10調教練習
開始放養時,就進行調教練習,通過吹口哨、敲料桶等方法,練習雞聽到指定信號就能聚集采食或回雞舍。
5閹雞 山雞飼養技能
閹雞日齡為14~90天(14—25天進行最適合)。其生長日齡不低於150天(150,180天)。閹雞手術前2天和後3天。在飲水中增加維生素K3、VC和廣譜抗生素。並做好環境衛生消毒,防止傷口感
染。閹雞要獨自分群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