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智能小區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摘 要:介紹我國智能小區的建設狀況,探討未來的發展動態。
關鍵詞:智能建築、智能小區、數字化社區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construction status of intelligent community in China, also discusses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Community,Digital Community
1、引言
近二十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各種形態、不同功能的單體建築或建築群體不斷湧現,其智能化的建設也同樣欣欣向榮。同時,智能化建築正健康有序地發展,各種行業的標準、規範應運而生。
2000年10月1日,《智能建築設計標準》(GB/T50314-2000)正式頒布,標誌著國內智能建築業標準已趨成熟。近年來,為適應智能化行業的發展變化,該標準已經開始修訂。
2000年12月1日,《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修訂稿)正式頒布,標誌著國內智能小區的建設標準已經完善。
同時,伴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需求的快速發展,國家建設部正組織編寫組來建立新時期的國家標準——《建築及住宅社區數字化技術應用》。
2、智能小區的解釋及延伸
智能建築從使用功能上大致可分為智能大廈(或智能大樓)、智能小區(或智能社區)、公***建築(如體育場、展覽中心、醫院、學校、劇院等)三大類。
智能小區的總體目標是:通過采用現代信息傳輸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集成技術,進行精密設計、優化集成、精心建設,提高住宅高新技術的含量和居住環境水平,以滿足居民現代居住生活的需求。如圖1所示為智能小區的系統組成。
智能住宅小區是將信息通信、計算機和自動控制等技術運用於住宅小區,通過有效的信息傳輸網絡、各系統的優化配置和綜合應用,向住戶提供先進的安全防範、信息服務、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期為居住者創造安全、舒適、便捷、高效的生活空間。
近年來,由於居住小區規模的逐步擴大,許多按照城、鎮規模建設的建築群(主要為居住小區)也在興建。因此,智能小區逐漸進壹步延伸為數字化社區、數字化城鎮的規模。
數字化社區是利用現代傳感技術、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社區各種信息的采集、處理、傳輸、顯示和高度集成***享,實現社區和家庭各種機電設備和安防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監控,實現社區生活與工作安全、舒適、高效的城市社區。
數字化社區是智能社區的進壹步發展,數字社區具有智能社區的主要功能,並具有智能社區沒有的某些重要的數字化功能。智能社區是建立在各智能子系統結構的基礎上,而數字社區是以網絡結構為基礎的。以局域網為基礎實現了高度集成的智能社區在功能上接近數字社區的水平,但數字社區將更充分地實現信息的數字化采集、處理、傳輸和顯示,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信息的集成與***享。
可以看出,數字社區是數字城市的單元節點,數字社區的建設是數字城市建設的基礎。
3、智能小區的建設狀況
根據《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修訂稿)中對智能小區的分類:為使不同類型、不同居住對象、不同建設標準的小區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統,智能小區按不同的功能設定、技術含量、經濟投入等因素綜合考慮,劃分為:壹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種類型。
結合智能化系統的組成及分類,智能小區的系統組成框圖如圖1所示。
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是以信息傳輸通道(可采用寬帶接入網、現場總線、有線電視網與電話線等)為物理平臺,聯結各個智能化子系統,通過物業管理中心的管理向住戶提供多種功能的服務。
居住小區內可以采用多種網絡拓樸結構(如樹型結構、星型結構、總線型或混合結構等),圖2為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總體結構框圖。
為便於管理及住戶的使用,許多便捷的智能化系統綜合應用及服務應運而生。如壹卡通、家居智能化、信息發布等。
壹卡通系統是建立在車輛出入管理的基礎上,提供身份識別功能,持卡人可以根據所持卡的權限來打開相應的通道、出入門等。如住戶回家後可以讀卡打開單元樓的公***通道門或別墅的入口門等。在物業管理方面可以通過壹卡通來實現收費管理(如物業管理費、水電煤費用)、消費服務(如會所消費、超市購物)等。在部分城市,公眾或專業機構發行的專用卡,其壹卡通功能可以延伸到居住小區內來服務,如城市公交壹卡通可以用於小區內的車輛停放、刷卡開門等,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可以在小區內實現購物、繳費、停車等。
家居智能化系統是通過智能家庭控制主機,實現對家庭內部部分供電回路、照明、空調等的統壹開關控制和調節。家庭控制主機通過通訊總線將室內的溫度、濕度、電器、照明、空調、水、電、氣及家居設備運行的各種參數、安全防範探測器的探測情況、用戶指令、緊急報警及服務需求等信息全部收集起來,通過社區網絡平臺傳遞到物業管理中心,便於統壹管理。壹方面,住戶可以在家裏通過家庭控制主機及時獲取物業管理中心發布的各種信息,並及時、方便地繳納各種費用。另壹方面,住戶在社區外還可以通過 Internet接入社區信息網站,及時了解家中的基本情況,可以通過公***網絡同物業管理中心聯系,取得信息或尋求幫助,實現住戶設備與家用電器的自動控制,把住戶對自家的“控制”與社區物業對各住宅單元的管理有機結合,使家庭、社區、社會之間具有高度的信息交互能力,實現信息資源***享。
信息發布系統可在小區內部設立電子信息發布系統(如大屏幕顯示系統),發布有關公***信息和物業管理信息。同時住戶能網上查詢小區物業管理信息和其他相關的公***信息。信息發布系統可以融入家居智能化系統之內,也可以融入其他系統之中。如很多訪客對講系統的生產商將樓棟單元門的訪客對講主機設置為帶15〃LCD的觸摸屏,便於用戶使用訪客對講系統,同時也可以發布公眾信息,對於住戶室內對講分機也設置小的顯示屏,即可發布公眾信息,也可傳輸專用信息,美觀而便捷。
智能小區中其他系統的建設狀況,均已非常成熟,在此不再壹壹詳述。
4、智能小區的發展動態
(1)數字化
隨著國家向數字化建設發展的宏觀戰略需要,在智能小區之後,數字社區應運而生。
數字社區的提出和實施依賴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隨著微處理器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國外於八十年代提出了智能化建築的基本框架;以建築物內的數字通信設施為核心,配置面向商務用戶的安防系統和資源控制系統,並逐漸增加了計算機網絡和相應設施,出現了商住融合的概念。九十年代以後,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應用導致了信息社會的實用階段,並形成了大規模的信息基礎建設和電子政務的實施,形成了有利於數字社區建設的良好的外部環境。數字社區建設不僅有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並已進入了規範性發展的實用階段。
數字社區是智能小區和智能社區的發展,是智能小區和智能社區發展的高級階段,他們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又有區別。這些聯系和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數字社區進壹步加強了網絡的功能,具有完備的局域網和廣域網、國際互聯網接入。通過完備的網絡可以實現社區機電設備和家庭電器的自動化智能化遠程監控,實現壹體化、聯動安防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監控。
(2) 數字社區應用現代數字技術,包括現代傳感技術,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采集、傳播、處理、顯示的性能,增強了安全性。
(3) 智能社區提高了智能系統的集成程度,實現了信息和資源的充分***享,提高了系統的優化程度。
數字社區是數字城市的基本單元,數字社區的建設為數字城市的建設創造了條件,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物流等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2)生態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區正朝著節能、環保、生態化方向發展。智能化系統作為其必備的組成部分,在其中擔負著重要作用,成為其智慧核心。
2004年9月,國內首幢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築示範樓在上海市閔行區的莘莊工業園區拔地而起。作為市科委重大項目“生態建築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集成”的示範工程,它的現在將是市民未來生活的翻版。
環顧四周,慧眼獨到的天窗可隨意調節開啟角度以散射陽光;聰明的遮陽板會自動變換方向,避免光線刺人眼;乖巧的窗戶采用低輻射玻璃有效阻斷紅外光;體貼的電子百頁窗開合隨意、自動遮陽……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由六類探頭組成的“智能大腦”。有了它,房屋的溫度、濕度、光線以及二氧化碳濃度和熱流量,都將視人們的真實感受而自動調節,並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活脫壹幢會動腦筋的“聰明屋”。
(3)城鎮化
由於國內的人口密集特點,在許多大城市的周邊,新建了壹部分新城、新鎮,形成了新型的智能化、數字化建設需求。如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南部的安亭新鎮,是上海國際汽車城核心居住區。是上海市“壹城九鎮”率先啟動的第壹鎮。新鎮規劃用地4.9平方公裏,規劃居住人口8萬人,總長約6公裏。這也是上海郊區新城鎮建設中的首次嘗試。
總之,智能小區的發展將是多方位、多層次,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將產生新型的智能化應用來服務於居住社區,我們期待未來的居住環境將更加適合人類居住,體現人行化、特色化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陸偉良 中國智能建築發展動態和未來十年發展展望 《城市. 建築智能系統》 2003年第2期
2、 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 《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 (修訂稿)》 2000-12-1
3、 上海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 《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區功能配置大綱(2002年修訂版)》 2002-09-10
4、 《數字化社區應用示範研究建設導則》
小區在我國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壹) 已經貼在妳另壹個相同的問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