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莒南縣歷史行政區劃

莒南縣歷史行政區劃

1.莒南歷史名稱

西周時莒南地域屬向國。

東周時向國為莒國所滅,莒南地域屬莒國。

秦時隨同莒國劃入瑯琊郡莒縣。

西漢時屬高鄉縣,高鄉縣屬徐州刺史部瑯琊郡。

東漢時郡改國,屬徐州刺史部瑯琊國莒縣。

曹魏時莒南地域中部和東部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西部沭河兩岸狹長地段(即今王家溝鄉、石蓮子鄉、道口鄉、劉家莊鄉、官坊鄉、相溝鄉及板泉鎮壹帶)屬徐州瑯琊國開陽(今臨沂市)。

西晉時莒南地域大部屬徐州東莞郡莒縣,沭河以西部分屬徐州瑯琊國開陽縣。東晉十六國時莒南地域依時間順序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東晉、南燕,均隸屬於東莞郡,並以郡代縣,獨南燕時郡縣分治,莒南地域屬東莞郡莒縣。

劉宋時莒南地域屬徐州東莞郡莒縣,明帝(公元465年至公元471年)失淮北後,莒南地域歸元魏,屬南青州東莞郡莒縣。高齊時莒南地域屬南青州義塘郡懷仁縣。宇文周時屬莒州義塘郡懷仁縣。

隋時屬沂州(瑯琊郡)莒縣。

唐時屬河南道密州莒縣。

五代時沿唐制,仍屬河南道密州莒縣。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密州莒縣。

金時屬山東東路莒州莒縣。

元時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莒縣。

明代莒南地域大部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莒州。莒州區劃為5鄉、2鎮、13店,2鎮中的十字路鎮屬莒南現行區劃,13店中的朱陳店(大店)、筵賓店、高埠店(坪上)屬莒南現行區劃,5鄉中的沭陰鄉和筵賓鄉的南部屬莒南現行區劃。另莒南現行區劃中的板泉、相溝、劉家莊、官坊等鄉(鎮)及嶺泉鄉南部、十字路鎮西部、洙邊鄉西部屬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

清代莒南地域多部屬山東布政司沂州府莒州。清初莒州割5鄉為20牌,牌領社,20牌中屬莒南現行區劃的有望仙、泉子、朱芳3牌全部和柳溝、相婁、朱車3牌的壹部分。另外,莒南現行區劃中的板泉鎮、官坊鄉、劉家莊鄉、相溝鄉和嶺泉鄉南部、十字路鎮西部、洙邊鄉西部屬沂州府蘭山縣臨沭鄉。清末宣統三年(1911年)蘭山縣臨沭鄉析為東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個鄉區,原屬蘭山縣臨沭鄉的莒南縣現轄地域此時屬蘭山縣板泉崖鄉區。

民國時期,莒南地域隨莒縣和臨沂縣先後屬岱南道、濟寧道、瑯琊道、山東省 *** 。民國18年(1929),莒縣劃為10個區。民國20年(1931),區下設332鄉鎮,10區中九、十兩區的全部和七、八兩區中的部分鄉鎮屬莒南縣現行區劃。另外,民國時原蘭山縣的東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個鄉區合並為臨沂縣第五區,因而原屬蘭山縣板泉崖鄉區的莒南縣現轄區域改屬臨沂縣第五區。

1940年3月,莒縣抗日民主 *** 建立,莒南地域的大部屬莒縣抗日民主 *** ,西南部仍屬臨沂縣第五區。5月,設莒縣抗日民主 *** 莒南行署,在莒南地域代行莒縣抗日民主 *** 職權。同年9月,莒南行署撤銷,改設莒南視導處。

1941年1月1日,莒南縣抗日民主 *** 建立,隸屬於濱海區各縣聯合辦事處。8月,隸屬於濱海區專員公署。

1943年6月,隸屬於濱海區專署第三行署。

1945年4月,隸屬於濱海區行署第三專署。

1946年7月,隸屬於濱海專員公署。

1948年7月,隸屬於魯中南行政區第六專署。

1949年7月,隸屬於濱海專署。

1950年4月,隸屬於沂水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3年8月,隸屬於臨沂專區。

1968年3月,隸屬於臨沂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隸屬於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臨沂地區改地級臨沂市,仍屬之。

2.莒南顯有幾個鎮

概況 莒南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沭河上遊。

總面積1752.18平方千米。總人口99萬人(2003年)。

xzqh xzqh 縣人民 *** 駐十字路鎮,郵編:276600。代碼:371327。

區號:0539。拼音:Junan Xian。

xzqh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網· xzqh 莒南縣轄16個鎮、2個鄉:十字路鎮、團林鎮、大店鎮、坊前鎮、坪上鎮、相邸鎮、板泉鎮、洙邊鎮、文疃鎮、壯崗鎮、汀水鎮、石蓮子鎮、嶺泉鎮、筵賓鎮、澇坡鎮、朱蘆鎮、道口鄉、相溝鄉。937個行政村。

xzqh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XZQH··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區劃網站 1940年由莒縣析置,因在莒縣之南,故名。 1994年9月7日,撤銷山鄉、朱蘆鄉、洙邊鄉、相邸鄉、王家溝鄉,設立山鎮、朱蘆鎮、洙邊鎮、相邸鎮、王家溝鎮。

1994年11月14日,撤銷坊前鄉,設立坊前鎮。莒南縣轄12個鎮、13個鄉:十字路鎮、大店鎮、文疃鎮、北園鎮、汀水鎮、壯崗鎮、朱蘆鎮、坊前鎮、坪上鎮、板泉鎮、洙邊鎮、相邸鎮、厲家寨鄉、石蓮子鄉、劉家莊鄉、團林鄉、官坊鄉、嶺泉鄉、陡山鄉、相溝鄉、柳溝鄉、澇坡鄉、道口鄉、筵賓鄉、演馬鄉。

1996年8月12日,撤銷筵賓鄉、團林鄉、嶺泉鄉,設立筵賓鎮、團林鎮、嶺泉鎮(魯政函民字[1996]40號)。1996年12月25日,撤銷石蓮子鄉,設立石蓮子鎮(魯政函民字[1996]56號)。

1998年4月13日,撤銷澇坡鄉,設立澇坡鎮(魯政函民字[1998]13號)。 xzqh 2000年,莒南縣轄17個鎮、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人,其中:964591 十字路鎮 120044 團林鎮 40803 大店鎮 47735 坊前鎮 47508 坪上鎮 39918 相邸鎮 34753 板泉鎮 42265 洙邊鎮 44689 文疃鎮 39296 壯崗鎮 31503 汀水鎮 25930 石蓮子鎮 43036 嶺泉鎮 44474 筵賓鎮 46144 北園鎮 30226 澇坡鎮 33152 朱蘆鎮 36129 道口鄉 35206 陡山鄉 28872 柳溝鄉 22596 厲家寨鄉 20421 演馬鄉 20108 相溝鄉 28810 官坊鄉 31116 劉家莊鄉 29857 人。 xzqh ?年,莒南縣由17個鎮、8個鄉調整為16個鎮、2個鄉:十字路鎮(北園鎮、官坊鄉部分)、大店鎮(陡山鄉部分)、坪上鎮(歷家寨鄉)、板泉鎮(劉家莊鄉)、朱蘆鎮、坊前鎮(柳溝鄉部分)、相邸鎮、洙邊鎮(演馬鄉部分)、石蓮子鎮、團林鎮、澇坡鎮(陡山鄉部分、柳溝鄉部分)、道口鄉、相溝鄉(官坊鄉部分)、文疃鎮、嶺泉鎮、筵賓鎮、壯崗鎮(演馬鄉部分)、汀水鎮。

(括號內的為被撤並的鄉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莒南縣轄16個鎮、2個鄉。

3.臨沂的行政區劃

臨沂市轄蘭山、羅莊、河東3區和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9縣,臨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3個開發區以及蒙山旅遊區,***計157個鄉鎮辦事處,7154個行政村。 地名面積(KM^2)戶籍人口(萬人) *** 駐地蘭山區 660 127.42 金雀山路57號 羅莊區 371 66.06 湖北路206號 河東區 728 73 河東區府前街 郯城縣 1189 83.80 郯城街道 蘭陵縣 1800 116.19 卞莊街道 莒南縣 1752 88.64 十字路街道 沂水縣 2435 130 沂城街道 蒙陰縣 1602 48.95 蒙陰街道 平邑縣 1825 102 平邑街道 費縣 1660.11 82.5 費城街道 沂南縣 1774 79.09 界湖街道 臨沭縣 1038 63 臨沭街道 2011年臨沂市鄉鎮(街道)名錄壹覽: 蘭山區轄4個街道、8個鎮:蘭山街道、銀雀山街道、金雀山街道、南坊街道、白沙埠鎮、棗溝頭鎮、半程鎮、義堂鎮、馬廠湖鎮、李官鎮、方城鎮、汪溝鎮。區 *** 駐蘭山街道。 羅莊區轄6個街道、3個鎮:羅莊街道、付莊街道、盛莊街道、冊山街道、高都街道、羅西街道、沂堂鎮、黃山鎮、褚墩鎮。區 *** 駐羅莊街道。 河東區轄8個街道、3個鎮:九曲街道、芝麻墩街道、梅家埠街道、相公街道、太平街道、湯頭街道、鳳凰嶺街道、重溝街道、湯河鎮、八湖鎮、鄭旺鎮。其中,芝麻墩街道、梅家埠街道由臨沂經濟開發區管理。區 *** 駐九曲街道。 沂南縣轄1個街道、13個鎮、1個鄉:界湖街道、岸堤鎮、孫祖鎮、雙堠鎮、青駝鎮、張莊鎮、磚埠鎮、大莊鎮、辛集鎮、蒲汪鎮、湖頭鎮、蘇村鎮、銅井鎮、依汶鎮、馬牧池鄉。縣 *** 駐界湖街道。 郯城縣轄1個街道、9個鎮、3個鄉:郯城街道、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楊集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紅花鎮、勝利鎮、花園鄉、歸昌鄉、泉源鄉。縣 *** 駐郯城街道。 沂水縣轄1個街道、16個鎮、1個鄉:沂城街道、馬站鎮、高橋鎮、許家湖鎮、黃山鋪鎮、諸葛鎮、崔家峪鎮、四十裏堡鎮、楊莊鎮、夏蔚鎮、沙溝鎮、高莊鎮、院東頭鎮、龍家圈鎮、富官莊鎮、道托鎮、泉莊鎮、圈裏鄉。縣 *** 駐沂城街道。 蘭陵縣轄1個街道、15個鎮、1個鄉:卞莊街道、大仲村鎮、蘭陵鎮、長城鎮、磨山鎮、神山鎮、車輞鎮、尚巖鎮、向城鎮、新興鎮、南橋鎮、莊塢鎮、魯城鎮、礦坑鎮、蘆柞鎮、金嶺鎮、下村鄉。縣 *** 駐卞莊街道。 費縣轄1個街道、9個鎮、2個鄉:費城街道、上冶鎮、薛莊鎮、探沂鎮、朱田鎮、梁邱鎮、新莊鎮、馬莊鎮、胡陽鎮、石井鎮、大田莊鄉、芍藥山鄉。縣 *** 駐費城街道。 平邑縣轄1個街道、13個鎮:平邑街道、仲村鎮、武臺鎮、保太鎮、柏林鎮、卞橋鎮、地方鎮、銅石鎮、溫水鎮、流峪鎮、鄭城鎮、白彥鎮、臨澗鎮、豐陽鎮。縣 *** 駐平邑街道。 莒南縣轄1個街道、13個鎮、2個鄉:十字路街道、團林鎮、大店鎮、坊前鎮、坪上鎮、板泉鎮、洙邊鎮、文疃鎮、壯崗鎮、石蓮子鎮、嶺泉鎮、筵賓鎮、澇坡鎮、朱蘆鎮、道口鄉、相溝鄉。縣 *** 駐十字路街道。 蒙陰縣轄1個街道、8個鎮、1個鄉:蒙陰街道、常路鎮、岱崮鎮、坦埠鎮、垛莊鎮、高都鎮、野店鎮、桃墟鎮、聯城鎮、舊寨鄉。縣 *** 駐蒙陰街道。 臨沭縣轄2個街道、8個鎮:臨沭街道、鄭山街道、蛟龍鎮、大興鎮、石門鎮、曹莊鎮、白旄鎮、青雲鎮、玉山鎮、店頭鎮。縣 *** 駐臨沭街道。

4.山東省最新行政區域劃分

山東省在行政區域上現轄17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具體如下: 1、濟南市: 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2、青島市: 市南區 | 市北區 | 城陽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黃島區 | 嶗山區 | 膠南市 | 膠州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 即墨市 3、淄博市: 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臺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4、棗莊市: 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臺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5、東營市: 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6、煙臺市: 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7、濰坊市: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8、濟寧市: 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臺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9、泰安市: 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10、威海市: 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11、日照市: 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12、萊蕪市: 萊城區 | 鋼城區 13、臨沂市: 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14、德州市: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15、聊城市: 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谷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16、濱州市: 濱城區 | 鄒平縣 | 沾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17、菏澤市: 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擴展資料: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於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壹大批名人誌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壹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占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壹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參考資料:

山東省行政區劃_百度百科。

5.莒南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9年6月,莒南有15個鎮。

15個鎮分別為:大店鎮、文疃鎮、坊前鎮、板泉鎮、洙邊鎮、石蓮子鎮、嶺泉鎮、筵賓鎮、澇坡鎮、坪上鎮、壯崗鎮、團林鎮、朱蘆鎮、道口鎮、相溝鎮。

莒南縣,隸屬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東南部魯蘇交界處,總面積1388平方公裏。截至2017年末,莒南縣轄12個鎮街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39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85.47萬,縣人民 *** 駐十字路街道。

莒南縣在秦、隋時隨莒國劃入瑯琊郡莒縣,唐時屬河南道密州莒縣,明代屬青州府莒州,清代屬沂州府莒州。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莒南縣抗日民主 *** 建立,因析莒縣南部置縣而得名。

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低山丘陵區,西部為平原區,平均海拔200米,境內最高點為北部的馬鬐山,海拔662.2米。莒南屬典型的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壹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擴展資料:

莒南縣的行政區劃沿革:

1949年3月,將全縣60個鄉改劃為164個小鄉(包括路鎮、坪上、大店、板泉4個區轄鎮)。

1950年11月30日,全縣10個區改按序號稱,路鎮、澇坡、大店、汀水、嶺泉、板泉、洙邊、桑莊、坪上、壯崗依次改為壹至十區。

1952年2月,第九區北部增劃為第十壹區,第二區北部增劃為第十二區,第六區東南部和第七區西部增劃為第十三區,全縣***13個區,區領鄉,***163個鄉。

1955年9月30日,區名改用區 *** 駐地名稱,唯壹區、四區、八區、十二區、十三區分別稱為路鎮區、汀水區、桑莊區、薛慶區和三義區,十字路鎮劃為直轄鎮。此時全縣13個區,1個直轄鎮。

1956年3月,臨沭縣撤銷,其青雲、夏莊、蛟龍、玉山四區劃屬莒南縣,此時全縣17個區,1個直轄鎮

1958年1月,區、鎮制撤銷,全縣設置23鄉:路鎮鄉、澇坡鄉、大店鄉、石蓮子鄉(原汀水區)、嶺泉鄉、板泉鄉、相溝鄉(原三義區)、洙邊鄉、坊前鄉(原桑莊區)、坪上鄉、壯崗鄉、朱蘆鄉、文疃鄉(原薛慶區)、韓村鄉(原青雲區)、夏莊鄉、蛟龍鄉、朱倉鄉(原玉山區)、

筵賓鄉(原大店區南部)、道口鄉(原汀水區南部和嶺泉區西部)、相邸鄉(原桑莊區西部)、團林鄉(原坪上區南部和壯崗區東部)、白旄鄉(原青雲區西部)、周莊鄉(原夏莊區南部)。

8月初,撤銷周莊鄉、道口鄉和朱蘆鄉,其所屬村莊分別並入夏莊鄉、嶺泉鄉和坪上鄉,這時全縣***20個鄉。

1958年8月23日,撤鄉建立20處人民公社:燈塔社(路鎮)、友誼社(相邸)、超美社(筵賓)、紅旗社(板泉)、和平社(朱倉)、躍進社(壯崗)、超英社(相溝)、友好社(洙邊)、建華社(坊前)、紅星社(文疃)、大山社(坪上)、紅光社(團林)、

上遊社(澇坡)、衛星社(嶺泉)、旗幟社(大店)、英雄社(石蓮子)、曙光社(韓村)、東方紅社(白旄)、太陽升社(夏莊)、幸福社(蛟龍)。

11月成立莒南人民公社,原20處人民公社改為莒南人民公社的20個生產管理區:路鎮、大店、澇坡、筵賓、石蓮子、嶺泉、板泉、相溝、洙邊、坊前、相邸、坪上、壯崗、團林、文疃、韓村、朱倉、白旄、夏莊、蛟龍。12月,莒南人民公社撤銷,20處管理區恢復為人民公社。

1959年3月,路鎮人民公社改稱石泉湖人民公社(1960年3月又改稱路鎮人民公社),9月,大山人民公社南部增劃為坪上人民公社。

1961年8月,臨沭縣建置恢復,韓村、白旄、朱倉、夏莊、蛟龍5公社和40個管理區劃歸臨沭縣,莒南縣存16處人民公社、128個管理區。

1963年1月,16處人民公社改稱區,管理區改稱人民公社。1971年4月22日,區復稱人民公社,128處人民公社仍稱管理區。

1981年10月26日,許口人民公社改稱石蓮子人民公社。12月26日,路鎮人民公社撤銷,恢復十字路鎮。

1984年4月,撤銷16處人民公社,置21鄉、4鎮,轄934個行政村(987個自然村)。

1985年5月,文疃鄉、壯崗鄉、小官莊鄉、獅子口鄉分別改稱文疃鎮、壯崗鎮、王家溝鄉、陡山鄉。

1993年全縣轄19鄉、6鎮,935個行政村(994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