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不裁員、不降薪、不延薪、不降目標,這是什麽神仙操作?

不裁員、不降薪、不延薪、不降目標,這是什麽神仙操作?

文|李壹帆

3月30日,吉利發布了2019年度財報。

盡管報告顯示,2019年,吉利汽車總收益97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9%;凈利潤82.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35%,但對於2020年,吉利仍然沒在怕的。

財報發布會上,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明確表示:

哪怕受到疫情影響,吉利也不裁員、不降薪、不延期支付員工的薪酬,同時不會下調年初制定的141萬輛銷量目標,公司會想方設法通過內部組織變革,提高效率,完成目標。

這是壹枚絕對的王炸。

風蕭蕭兮易水寒,汽車行業入冬天

2020年經濟將會大幅萎縮。

這是現在幾乎所有調研機構的預測。

制造業和疫情的關系,雖然不像飲食業、旅遊業那麽直接,但其影響卻是極為深層的。

壹方面,制造業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整條供應鏈都是被疫情牽著鼻子走;另壹方面,制造業在全球化的嵌入程度遠遠高於農業、娛樂等其它產業,疫情越擴散,影響越深。

中國制造業更是如此。其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就是前有歐美圍堵,後有東南亞追兵。疫情的全球蔓延將直接導致中國制造業腹背受敵,在轉型升級路上遭遇重重阻力。

可以說,2020年,對於中國任何壹個領域的制造業而言,都是壹次迎風大考。

尤其是更受經濟與收入影響的汽車業。

據彭博社報道,市場研究機構IHS?MARKIT已經下調了對全球幾乎所有地區2020年汽車銷量的預測,全球汽車交付量預計同比下降12%以上,至7880萬輛。這個跌幅,甚至大於2009年前後的“經濟大蕭條”。

中國自然也難逃魔掌。截至今天,乘聯會已經兩次下調了2020年的整體車市銷量預期,從1%的增長,到5%的下滑,再到8%的驟降。今年車市負增長,似乎已成定局。

所以我們看到,幾乎所有主動提及今年銷量的車企,談的話題都是:下調年度目標。

日產將其年度營業利潤預期下調了43%;

雷諾將營業利潤率目標從4.8%下調到了3%~4%;

長城的銷量目標從111萬輛降至102萬輛,凈利潤目標從47億元降至40.5億元;

廣汽則以整個集團為單位,銷量增幅目標從8%降到了3%。

隨目標下調而來的,是更多車企的瘋狂裁員與降薪。

3月初,大眾宣布繼續去年的裁員計劃,在2023年前裁員7000人;

3月26日,福特宣布自5月1日起,300名高管的20%~50%薪酬將被延遲支付至少5個月;

3月26日,通用向全體員工發布公告,將暫時減薪20%;

3月30日,阿斯頓·馬丁表示將暫時解雇部分員工;

3月31日,菲亞特克萊斯勒(FCA)表示,從4月1日開始,全球員工薪酬將暫時削減20%。

國內也不例外,從北汽、上汽、江鈴、威馬等汽車廠商,到優信、瓜子、車置寶等二手車電商,全都被曝已采取降薪措施。

2019年的汽車行業本就不太平,全球汽車產業裁員超過10萬人;由此趨勢,2020年的行情可想而知。

其實大勢已經初見端倪。依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環比、同比均下降接近80%。

可見吉利不裁員、不降薪、不延薪、不降目標,需要多少自信與勇氣。

即使吉利現在有著身為中國第三大乘用車品牌的能力,即使安聰慧宣布這個決定的時候面露笑容,我們仍然知道,這不是壹個輕松的任務。

因為今年的經濟和行業發展走勢,甚至都無法完全受企業自己控制。疫情是否會有反復、補貼政策何許力度等等,都是影響企業、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不只是吉利汽車。放眼全行業,除了醫藥、遊戲及少數線上消費等行業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大多企業與行業,都面臨著規模與利潤縮水、裁員與降薪並存的壓力。

但吉利依然願意公開做出“四不”的承諾,除了勇氣可敬,我更感動於看到這種承諾給員工、給自己上下遊產業鏈、甚至給全行業帶來的信心。

誰給的膽量和底氣?

吉利的承諾並非憑空而來。

他們的底氣很大程度源於財報的反饋。

首先,是現金流充裕。

2019年,吉利汽車的現金水平(包括銀行結余及現金和已抵押銀行存款)同比增長23%,達到了192.8億元。

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東輝坦言,這是吉利最直接的資本。“首先我們有190億元以上的現金儲備,比2018年增加了35億以上,也使得我們面對疫情的挑戰有了充足的底氣。”

現金流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種程度上,它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即便企業有盈利能力,但如果現金周轉不靈,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償債能力都會受到影響,然後波及生產、信譽,最終影響生存。

在自身規模和生產經營正常的情況下,企業的現金流越充裕,就越有活力,抗風險能力也就越強。

所以很多時候,利潤的多少未必能代表企業的健康程度,現金流才是標準。

譬如前不久連西貝這樣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都說如果疫情持續,現金儲備僅能支撐3個月,自己將面臨倒閉。而諸如亞馬遜、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盡管年年虧損,但只要現金流充裕,能通過虧損做大營業額和市場份額,人家根本沒把盈利當成眼前目標。

其次,是市占率和平均售價的提升。

2019年,吉利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市占率由6.2%提升到了6.5%,平均售價也微增了近100元,其中,10萬元以上的車型銷量占比超過39%,成為吉利品牌的主銷價格段;領克品牌的平均售價更是達到15.6萬元,已經躋身合資品牌主流價格區間。

這側面反映出,吉利在消費者心裏的受認可程度和受歡迎程度正穩步提升。

再加上,吉利的銷量結構本身就是轎車與SUV並行發展,沒有明顯短板。這些都讓吉利能在無論樂觀還是悲觀的市場上,以更健康的姿態生存。

3月中,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Finance發布了“2020全球品牌組合價值最高的十大汽車集團”排行榜,其中吉利汽車,是唯壹上榜的中國汽車品牌。

這種健康的銷量和價格結構,與現金流壹起提升了吉利的戰略定力和面對疫情的抗風險能力。

最後,吉利的利潤結構也呈現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趨勢。

2019年,吉利新能源汽車的銷量11.3萬輛,同比增長69%,不同於燃油車,逆勢增長。同時,吉利及其子公司還分別與LG化學、寧德時代成立了合資企業,已經開始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今年,新能源勢必仍將是吉利的發展重點。

而出口方面,2019年吉利出口量5.8萬輛,同比增長109%。隨著疫情席卷歐洲,吉利壹面在歐洲車企“挖人”,壹面領克也將在今年正式進軍歐洲市場,吉利的海外市場機會並不算小。

這些變化,都是厚積薄發所必需的儲備。

2020年的新希望

而發布會上,安聰慧透露的如下三點變化,也讓吉利在2020年有了更多可能。

其壹,車型增多。

安聰慧表示,吉利汽車今年將推出6款新車型,包括吉利ICON、豪越、Preface,幾何C,領克05、06。這些車型不但分屬不同的細分市場,與現款車型定位也不存在明顯沖突。從吉利ICON和領克05的預售情況來看,這些車型很可能有助於吉利市占率的再次提升。

其二,成本控制。

根據財報內容,2019年吉利的研發投入非常之高,達到54億元人民幣,占收入比例的5.6%。按照李東輝的說法,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平臺技術、新車型以及“新四化”。尤其是平臺技術,諸如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的CMA平臺,以及吉利自主研發的BMA平臺和電動車PMA平臺,都是研發重頭戲。

這些平臺基本均在2019年完成了收尾工作,PMA平臺的首款車型也將在2020年正式發布。這就意味著今年吉利這部分的研發成本勢必將開始轉換為收益。

同時,李東輝也透露,近期銅、鉛、鋁、鋼、石油等原材料的價格均在下滑,吉利將抓住這次采購機遇,爭取今年在原材料、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各個環節實現10%或以上的成本降低。

其三,集團各品牌的協同效應或將放大。

對於吉利而言,2020年最大的變化或許就是其與沃爾沃即將到來的合並。兩者合二為壹後,勢必都會得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同時吉利品牌力也會被再次放大,有益無害。

隨著這步全球化的推進,吉利的想法是,希望吉利品牌與集團旗下寶騰、路特斯、Smart等品牌的協同效應也能在2020年得到最大發揮。

有了這些背景與希望,我們似乎也對吉利不裁員、不降薪、不降目標的說法有了更多信心。

而相比我們,整個行業和相關員工,其實更需要吉利這樣的承諾和態度來提氣。

人在疫情這樣的重大危機面前,消極悲觀情緒極易蔓延,總是需要“被關愛”“被負責”的能量刺激。

就像近來的化妝品牌林清軒。

明明兩個月前,林清軒創始人兼董事長孫來春還滿腹焦慮,“1月31日前,我基本處於半崩潰狀態,焦慮得整宿睡不著覺,盤算了下帳面,現金只能撐67天。”

在最難的時候,他給全體員工發了《至暗時刻的壹封信》,洋洋灑灑萬余字,壹面承諾“***進退,不裁員”,壹面懇請員工切換工作模式,線上辦公、全員營銷,和他壹起帶著決心戰勝困難。

本來是鼓舞士氣、走出焦慮情緒的壹封信,連孫來春自己都沒想到,竟然被員工公開發出,然後好多媒體轉發,成千上萬的顧客留言、下單。

結果盡管店鋪關閉,客流冰封,林清軒的2月業績卻逆勢增長,線上銷售額更增長了400%,熬過了最困難的疫情期。

很多人都說,2020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壹年,卻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好的壹年。

不破不立,“百廢待興”也意味著重新洗牌,大浪淘沙,沈者為金。

在早已是存量競爭的汽車市場更是如此。吉利很清楚,哪怕再苦,只要2020年堅持下來,未來的路就會好走很多。而且這份未來,不只包括自己,還包括所有員工、經銷商、供應商等在內的整個上下遊產業鏈。

這是壹口“牽壹發而動全身”的提氣。

我們唯有祝福這樣的提氣型企業,壹路順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