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互金大佬張振新去世:旗下公司股價僅1分錢 曾自承遭遇危機
張振新的突然離世,讓本就處在雷潮中的先鋒集團、網信金融的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10月5日晚間,網信官微發布壹份訃告,稱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控人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去世,享年48歲。
張振新上壹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是在三個月之前,7月23日,他在面向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提到的,集團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與危機,目前已啟動重組計劃,希望利用最短時間扭轉不利局面。此後,關於張振新和先鋒系的狀態傳聞紛紛,直至今日。而就在9月,外界還傳出張振新失聯的消息,關於其真實的處境尚是壹個謎團。
訃告中還表示,張振新在異國病逝後,由其家人和公司陪同人員處理後事,於9月26日在倫敦取得醫院和指定法醫鑒定機構出具的死因報告,以及所屬區政府出具的死亡證明。同時,因集團處在非常時期,在核心團隊獲悉噩耗後,本著謹慎穩妥原則,通過對張振新死因報告等多方驗證,證實其去世的因由。
危機始於三個月前。
7月8日,先鋒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發布壹紙公告,宣布將暫停買賣,並待期後發布有關其中國全資子公司先鋒支付有限公司有關不合規詳情的公告。
此後,中新控股陷入沈默狀態,0.012港元的股價停留至今,再未出現任何變動,市值也停留在2.78億港元。
7月23日,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發表內部信,承認集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目前已啟動重組計劃,並與多個資管公司、券商、拍賣公司和產權交易所等洽談資產重組方案,並已經有了實際效果,希望用最短時間扭轉當下的不利局面。
張振新在信中稱,實體經濟的下行使得資產端的資產質量出現了嚴重下滑,抵押品價值縮水,處置難度增大;同時我們遭遇了壹些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
“盡管我們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融資服務和財富管理方面有著十幾年的經驗,擁有壹套強大的智能風控體系,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地規避風險;盡管我們壹直在用自有資金來維持流動性並保持剛性兌付,也還是迎來了不可回避的逾期時刻。”張振新表示,目前已成立了催收管理工作組,對借款企業和資產提供方發通知函,團隊上門催收,用法律手段追繳欠款,整理欠款企業和個人以及惡意逃廢債的名單報給有關部門。
張振新承諾,他和核心管理團隊都將堅守崗位,不拋棄不放棄,分工明確,目標壹致,負責到底,全力以赴地開展各項工作,竭盡全力保護投資者利益,保護每壹位員工的權益。
盡管張振新已經表態,但先鋒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仍遲遲未能開盤,0.012港元的股價勉強支撐著2.78億的市值。
10月4日,中新控股發布公告稱,誠如2019年7月8日的公告所披露,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要求先鋒支付就其業務營運有關若幹重大不合規事項采取嚴厲的補救措施。
本公司得知大約自2019年7月8日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現場檢查後,先鋒支付已暫時停止營運。
“本集團現正與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密切商討該采取的補救措施。暫時,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尚未發布任何書面調查結果或該采取的補救措施的通知。”中新控股稱,除先鋒支付暫時停止營運外,集團的其他業務仍正常進行。本公司正壹直進行有關先鋒支付若幹重大不合規事項的調查,當中包括成立內部調查小組跟進有關事項。
據財新網報道,此次先鋒支付出現違規事件,是由於“先鋒系”旗下另壹家公司網信集團旗下的理財公司出現問題,先鋒支付涉及挪用銀行“T+0”資金,存在2.4億元的空缺。
最近壹年以來,中新控股股價長期處於下跌狀態。2018年9月,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曾發布報告指責其實控人張振新涉嫌惡意虛假交易,誇大財務表現,捏造賬面收益。並認定中新控股的權益價值最終為零。
公開資料顯示,中新控股與網信集團同為“先鋒系”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兩大板塊,“先鋒系”實控人為張振新。
互金爆雷潮下的先鋒系
公開資料顯示,中新控股的八項主營業務分別為:第三方支付、在線投資、科技驅動貸款,傳統貸款及融資服務、社交遊戲、保險、資產管理、區塊鏈,並擁有先鋒支付和掌眾金服兩家子公司。
2019年4月,中新控股發布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中新控股自上市以來年度凈利潤首次出現了虧損,虧損額達到了8.36億元,原因是 2016年收購的消費貸款平臺掌眾金服在2018年業績縮水明顯。2018年,掌眾金服對總收入的貢獻率達到了69.4%,總金額約為33.34億元。
財報顯示,2018年中,掌眾金服的促成交易總額僅為106億,業績下滑超8成,受2018年的互金爆雷潮影響極大。
而前文中,陷入違規傳聞的先鋒支付擁有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非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可經營全國範圍的互聯網支付以及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北京市、遼寧省)。目前,先鋒支付業務範圍涵蓋基礎支付服務及網貸銀行存管、直銷銀行、產業鏈金融、網貸雲平臺、雲錢包等。
公開報道顯示,2019年3月,中國銀行大連市中心分行曾下發壹則處罰決定,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先鋒支付被罰款42萬元。
中新控股財報披露,截至2019年壹季度,先鋒支付的總交易量達到2157億元,同比增長約36%;累計活躍用戶數達537萬;先鋒支付產生的收入為1.15億元,約占中新控股集團總收入的22%。
壹地雞毛的網信
引燃先鋒支付這顆雷的是“先鋒系”的另壹只互金抓手P2P平臺網信集團。
7月4日淩晨,網信集團CEO盛佳曾表示網信平臺將良性退出。當日中午,網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當前,網信平臺出現了小規模的逾期。作為信息平臺,正在積極同產品管理方及相關融資企業進行溝通,積極進行催收回款,針對部分業務制定了延期提款、平穩壓縮規模等策略。
網信集團也在聲明中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金融局等領導也對網信給予極大的信任和支持,網信仍在積極準備相關備案事宜。有任何進展將積極進行批量更新。
7月5日晚間,網信集團再度發布聲明稱,由於大額企業標的無法及時還款,及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原因,導致集團部分產品出現逾期情況。網信集團將加強內部風控,加大對欠款企業的催收力度,集團母公司先鋒集團也會積極幫助支持兌付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回到良性健康的運營狀態。目前,集團高管各司其職,不存在傳言和報道中的“被拘留”和“被帶走”等情況。
在張振新的訃聞下,排在第壹位的留言便是“懇請先鋒和網信新管理團隊抓緊工作,盡快給投資人還款”。
9月28日,在張振新的訃聞發布前,網信公布的最近壹份工作動態顯示,網信尊享項目有5個產品還款,總金額478.73萬元。網信普惠消費貸項目總計還款2497.09萬元,供應鏈項目回款110.47萬元。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登記披露平臺數據,截至2019年7月31日,網信集團旗下的P2P平臺網信普惠累計借貸余額為1652.78萬元,累計出借人數量為375.25萬人,目前的項目逾期率為59.48%,金額逾期率為14.17%。
網信集團曾表示,自2018年6月以來,P2P“爆雷潮”導致許多投資者撤回資金。但網信控股的交易和服務費依然在繼續增長。
除P2P業務外,網信集團還擁有私募、證券、保險等業務線。還擁有壹家線下財富管理團隊盈華財富。
據悉,2019年3月,網信集團剛剛完成曲線上市計劃,通過與已在美上市的Hunter Maritime Acquisition而登陸資本市場。
據Hunter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雙方合並時,網信集團的股權價值評估為20億美元,約合134億元人民幣。網信集團2017年起開始盈利,截至2018年9月末,網信控股凈利潤為49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
10月5日,在訃聞的下方,網信官微還公告稱,為持續化解危機,堅持在崗的管理團隊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第壹時間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並推舉集團CEO張利群為組長,***同商議後續工作計劃和方案。工作組成立後,首先通知了先鋒體系內各子集團公司,不得私自轉移財產、變更或註銷公司。
工作組將以維護債權人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公司資產不流失、繼續完成各類產品兌付為核心工作內容,建立並加強資產管理工作、債權人管理及兌付工作、催收管理工作。同時,懇請光大出借人、投資人、債權人、合作夥伴及新聞媒體能夠繼續給予先鋒集團理解和包容。公司方面會全力做好各項工作,爭取早日化解風險。
48歲先鋒系創始人倫敦病逝 3000億金融帝國“崩了”
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去世
喊出“不拋棄不放棄”僅57天後 48歲資本大佬張振新客死他鄉
48歲神秘資本大佬張振新在英國去世 先鋒系何以陷入敗局?
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突然去世 網信集團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
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去世被證實!旗下P2P資金困局待解
中新控股:先鋒支付已暫停營運 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又壹資本大佬異國離世!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病逝 3000億金融王國陷困局前途未蔔
“先鋒系”實控人病逝!3000億金融王國折戟P2P區塊鏈 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
(文章來源:財經天下周刊)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