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長距離優質跑鞋:咕咚智能跑鞋21K逐日者深度體驗

中長距離優質跑鞋:咕咚智能跑鞋21K逐日者深度體驗

咕咚作為國內領先的運動品牌,近年來的發展是有目***睹的。起初,咕咚是壹款生活實用類手機運動軟件,其致力於通過 遊戲 化、社交化和碎片化的方式,來鼓勵人們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獲得身體的 健康 。現在,咕咚是壹個涵蓋軟件、硬件、服務等多緯度的綜合運動品牌,實現了從“要運動用咕咚”變成“智能運動盡在咕咚”的目標。其智能運動跑鞋也推出了5K、10K、21K、42K眾多版本,且根據用戶的使用數據不斷推陳出新,在這個金秋跑步季叠代產品又來了, 21K逐日者 正式上市開售。

咕咚21K跑鞋已經推出過兩款產品,分別是經典款和馭風者,現在我手邊的是新款21K逐日者的正式產品,采用咕咚壹貫的包裝風格,簡潔且突出品牌的設計,讓人印象很深刻。

側面的標簽印有產品的具體信息,尺碼型號,用料選材,執行標準等等。

開箱取出跑鞋,看上去與普通的運動鞋差異並不太大,不像42K碳板那樣搶眼,加上暗黑的顏色就更顯得低調了。

跑鞋的合格證、使用保養說明、三包說明都很詳細地印在標簽牌上,有需要了解的同學請點擊大圖查看。

從跑鞋的側前方看,跑鞋整體鞋頭上揚較高,在跑步時可以有效防止踢磨腳尖,從人體力學的角度來說,更利於推進跑步動作的連貫性。

從跑鞋的側後方看,後跟也做了上揚處理,如果妳是腳後跟著地的跑法,這樣的鞋底形狀肯定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在鞋的內外側都同時設計了咕咚的“8”字形符號,除了增強了防護作用以外,還凸顯了跑鞋的品牌。值得壹提的是,21K逐日者在鞋後跟的內外側都設計了全反光銀不規則設計,在黑暗的環境裏會有良好的反光效果,大大提高夜跑的安全性。

鞋面多孔設計,增強了透氣性。同時設計了7個鞋帶孔,可以輕松地固定足部,提升包裹性的同時,也提供更強的安全防護。鞋舌也有鞋帶孔用於固定,防止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移位影響舒適性。

防護性鞋頭,避免運動過程中腳趾受傷,同時透氣性的設計有利於散熱。

21K逐日者采用獨特的“8”字形鞋底設計,正好與咕咚的LOGO類似,這個8字形的鞋底采用TPU強化材料,增強包裹性和穩定性,加上鞋底前後上揚的角度,完美匹配了落差弧度,可以幫助跑者更快完成觸地到離地的過程。

前腳掌部位還設計了“咕咚”字樣的防滑齒,很有特色。

腳掌中部8字交叉,看上去中間收縮得比較厲害,實際跑步過程中,支撐性能卻非常的好,並沒有左右搖擺的晃動的感覺,適合大部分足型的用戶。

腳掌後部也使用了咕咚的LOGO,這個材料彈性還是相當不錯的,正好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

鞋舌內部與傳統的運動鞋壹樣,貼有鞋子尺碼等信息,且鞋舌的材料非常的柔軟,在長距離運動過程中並不會磨損腳部,提升運動的舒適性。

同樣,這種舒適的緩沖設計存在於整個鞋圈,實際跑步過程中並不會感到磨腳。

左腳鞋內與咕咚其他智能跑鞋壹樣,設計了芯片缺口,可以安裝智能跑鞋芯片,在運動過程中實時提醒跑步姿態,跑步結束後能給出詳細的跑步數據。值得壹提的是,內置芯片的做法大大優於外掛配件,壹是能讓跑步盡量少帶裝備,二是從跑鞋本身出發來檢測數據更直接準確,三是讓原本不具備智能化的鞋瞬間升級為“智能跑鞋”,目前咕咚官方雙11售價40元,且所有跑鞋通知,是值得選擇的壹件智能運動利器。

鞋墊也與咕咚其他跑鞋類似,是41-43通用的,采用運動鞋專用的高彈性材料。

豎過來,用力壓。由於整個鞋底設計得非常結實堅固,這個方向幾乎是按不動的,僅在鞋底中部造成了褶皺,這同樣也說明21K逐日者包裹性能優異,對足部的固定力很強。

跑鞋為41碼,實際稱重左腳295克、右腳287克,相差8克重量,有可能鞋帶有長短或者膠水用得不均勻吧。總的來說,相對於平均厚度達到4cm的厚底跑鞋來說,這樣的重量還是能讓人接受的。

21K逐日者采用厚底設計,除了先前提及的8字形耐磨鞋底以外,跑鞋還采用了Duo-Hee高彈性中底,大大提升了回彈力,強化了舒適感。實際使用中,更適合大體重跑者、長距離跑者,當然日常慢跑也是很適合的。

21K逐日者的產品說明上寫得很清楚,特別適合大體重跑者,我的體重接近80KG,很著急想體驗壹下新跑鞋的感覺。由於是新鞋,需要適應與磨合,拿到後連續體驗了三天,馬上來和大家分享壹下我的使用感受。

第壹天跑了5公裏多,想控制在5分的配速,但是感覺跑鞋的底子有點硬,沒有辦法讓腳部舒適自由的變形,在跑步過程中想改變步態有點難度,且腳步聲有點大,所以跑完後感覺比較累。

第二天繼續嘗試6公裏多點,結合跑鞋鞋底的特點,盡量放慢速度,且盡量采用全腳掌著地的方式來跑,跑起來的感覺比第壹天稍好壹些,仍然感覺翻掌困難,並不太適應。

第三天嘗試10公裏,因為計劃就是跑10公裏,所以從慢跑熱身開始記錄,打算控制在6分以內即可,不急於速度和時間。但在實際跑步過程中,速度大約控制在530,而且跑到8公裏以後,跑鞋中底的反饋明顯就體現出來了, 支撐到位,回彈給力 ,所以越跑越有感覺。

三次跑步,都在鞋內放置了咕咚的跑步芯片,以記錄相應的數據: 觸地時間、沖擊力、著地方式、步態 等數據,都是該芯片特有的功能,而且能給每次跑步綜合打分,並給出相應的跑步建議。

三次跑步的綜合數據如上,心率控制基本相差不多,觸地時間、沖擊力也相差不多。步頻高了步幅就小,反之亦然,如果步頻步幅同時變小,那麽配速就下降了。

三次跑步的打分如上,其實我倒感覺第三次是跑得最舒適的壹次,第壹次才是最吃力的。第壹次在跑步過程中整理過鞋子,所以數值並不太準確,打分麽僅供參考,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倒是指出的訓練建議值得肯定,確實是我想要提升跑力需要加強的方向。

三次跑步的配速和步頻,自認為跑步的穩定性還是可以的,只是綜合能力需要加強,體重需要控制,哎,管不住嘴確實是個頭大的問題。

上圖是著地方式和步態的統計,我感覺這兩個數據並沒有對和錯,好和壞,只要跑得舒適,采用什麽著地方式和步態並不太重要。給出這樣的數據,倒是可以指導用戶如何選擇跑鞋,不同步態的用戶在選擇合適的跑鞋方面應該考慮區別,特別是追求速度的跑者。

運動過程中心率值和心率值分布情況,其實按體重和年齡來算,我的最高心率不應超過170,合理運動負荷心率區間應該在115-150之間。但是實際跑步過程中,假如按這個心率來跑,我感覺和走路就差不多了,根本就跑不起來了,所以,我基本是按自己能堅持的速度來,只是到達極限心率就降速。

經過連續三天的嘗試,21K逐日者給我的感覺 更適合中長距離 ,特別是跑到8公裏以後,整個鞋底的彈性回饋非常到位, 起初感覺較硬的鞋底,經過壹段時間的擠壓釋放,材質的彈性像是被激活了壹般,給我的支撐和回饋非常給力 。十公裏後,繼續放松慢跑,此時完全實現了自由輕松跑步的感覺,要不是晚上6點天已黑氣溫下降了,我感覺還能再跑10公裏。

我只是壹個普通的跑者,每個月的跑量都在100公裏以內,單次基本上控制在10公裏以內,跑步時間也只有壹年多點,穿過的咕咚跑鞋倒是不少,拿出來排排隊,從左往右分別是:碳板42K、經典款42K、21K逐日者、10K悅彈、5K2.0走跑鞋。以下就結合自己的體驗給大家做個選購建議吧。

結合官方的產品介紹,我們目前在咕咚商城可以買到的咕咚跑鞋有5K、10K悅彈、21K超輕款、42K經典款。個人認為:

1、5K更適合當日常運動鞋來穿,透氣性好,緩沖和保護都很到位,還兼備了小跑幾步的需求,正常慢跑3-5公裏,配速6分左右或以內都是可以的;

2、10K更適合初跑者和日常訓練,彈性比5K更好,鞋也更輕,鞋底的回饋力度適中,如果妳有日常跑步的習慣,那這款鞋的性價比很高,我通常的配速530左右,用這鞋跑10公裏很輕松;

3、21K則細分了三個方向,有主打輕質量的經典款和馭風,更適合10公裏以上跑量,半馬或全馬也沒有問題,幾乎是全能,關鍵售價330左右還很便宜;另外就是新款適合大體重的 21K逐日者 ,較適合日常6分以內的長距離跑,特別是 後半程的回饋很到位,大體重跑者練習耐力首選

4、42K經典款就更適合專業或具備壹定跑力的人群了,鞋底較薄耐磨性能不高,鞋很輕,非常適合競速PB,不適合新手在較硬的公路上日常慢跑,壹是容易受傷,二是價格不菲,如果當成日常練習用鞋來使用,性價比不高。目前咕咚42K碳板還沒正式開售,那也是壹雙不可多得的輕質好鞋,只是官方公布的預售價999元有點小貴,但畢竟是碳板,相對其他品牌動輒千元的價格還是很親民的。

回到本款咕咚21K逐日者,整體來說是壹款非常優秀的跑鞋,對大體重跑者很友好。40mm厚底設計,主打緩震和保護,實現跑步過程的“軟著陸”。配合Duo-HEE彈性中底,更輕量更堅韌,既不費力也不泄力,能充分緩解跑步過程中向下的壓力,帶來良好的奔跑體驗。整個鞋體采用貼合亞洲人足型的寬楦設計,強化了腳部貼合力,增強支撐力包裹性。在多次的實踐中,在沒有習慣厚底跑鞋前,起初會有些不適應,但隨著跑步裏程的增加,給我的感覺確實是越跑越舒適、越跑越有強勁的回彈感。

當然,有個不足之處也壹並提壹下,鞋帶束縛相對來說比較緊,穿和脫的過程比較費勁;但另壹個角度也說明21K逐日者的包裹性好,在運動過程中能實現跑鞋與腳部的完美貼合,甚至還有融為壹體的感覺。

宜興的森林公園有山有水,多彩的秋日清晨,分外的漂亮美麗。每天穿著壹雙合腳的跑鞋到這樣的環境裏運動,真是非常愜意的壹件事。如果妳也像我壹樣是大體重跑者,那麽這款跑鞋定會成為妳的中長距離跑步利器,值得購買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