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關於計算機專業學年論文範文

關於計算機專業學年論文範文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每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計算機學年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計算機學年論文 範文 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策略

摘要:針對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壹系列有改革 措施 ,旨在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業升級;計算機;人才培養

1研究背景

信息技術產業的創新升級和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湧現,促使社會對計算機應用技術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與時俱進的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計算機類專業高端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為全面貫徹安徽省“十二五” 教育 事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的作用,筆者在產業升級背景下,提出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有利地區於計算機類專業的深入發展,也滿足了新型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從而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2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1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同質化

目前我國缺乏壹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軟件藍領”,更缺乏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而現實中,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過於單壹,學生素質的同質化也比較嚴重,這種情況很難適應市場需求,也不可能滿足軟件產業發展的需要。普通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向示範學校看齊,全國出現課程體系同質化傾向,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缺乏特色,與地方經濟、行業發展不相適應[1]。

2.2專業教育滯後於專業知識的更新

從信息技術發展來看,方向日漸增多,分工越趨細化,學科的不同領域匹配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素質往往大相徑庭,而高校在知識的積累與傳授上,遠遠趕不上信息技術和知識的更新速度。因為缺乏必要的教學改革,課程內容遠遠落後於現代技術的進步速度,導致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培養模式等方面與社會、行業、崗位各方面的脫節。

2.3 教學 方法 死板落後

教師為了最大限度地傳授知識,大多采用了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而且在講授中又側重於單方面的灌輸,導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主動創造能力低下。教學方式也不能滿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需要。

2.4考核評價方式單壹僵化

多數課程的考核方式不是考試就是考查,大量的格式化的筆試或機試題目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缺乏靈活多樣的考核評價方式,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接觸新知識的機會,不利於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鍛煉,嚴重妨礙了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2.5綜合實踐環節過少

教學中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實踐教學內容存在不足,在實踐項目的體系安排上基本上是驗證理論性的體系,理論課與實踐課同步,前後實踐項目之間縱向聯系較少,在不同課程之間橫向聯系更少,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2]。

3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3.1人才培養目標市場化

主動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學院的自身條件,建立連動機制,適時的設計人才培養目標。

3.2課程體系模塊化和職業化

根據市場設專業,根據崗位要求制定培養方案,根據能力要求設計課程模塊,在教材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職業化。將課程體系設置成基本素質模塊、基本技能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和拓展技能模塊。基本素質模塊主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遵紀守法的意識、誠信品質、紮實的 文化 功底、吃苦耐勞精神;基本技能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計算機組裝和維護能力、熟練使用辦公軟件的能力、基本的圖像處理能力;專業技能模塊由三個部分組成:軟件編程部分、網絡建設部分和網頁設計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本專業的核心部分;拓展技能主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教材建設是能力培養的保證,在選用教材方面堅持職業化。通過選用高職高專的規劃教材、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建立校本教材等方式,使得教材的內容職業化,課程體系結構化。使學生在校所學內容即工作所需內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3教育方式工學結合化

建立與生產勞動和 社會實踐 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課程體系模塊化和職業化的基礎上,建立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主要通過課程實訓、模塊實訓、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的方式來改善教育模式。模塊中每門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課程實訓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知其理還要知其用;模塊實訓在課程實訓的基礎上完成,通過仿真的項目幫助學生綜合課程知識,構建相應的能力;綜合實訓是在學業即將結束時完成,通過綜合實訓,培養學生綜合技能和職業素養;頂崗實習讓學生到具體的工作實際進行工作,在工作的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 總結 學習成果、提高職業能力。學生實習實踐的安排采取靈活機制,可以采取學生到企業見習、企業人員到學校指導、學院建立模擬工作環境、學生成立校園虛擬公司進行運營等方式。

3.4教學組織多樣化

為實現實驗區的人才培養目標,擬采用“2+0.5+0.5”的教學組織模式,即在校內進行2年紮實的教學與技能實訓,再進行0.5年的綜合實訓,然後在校外實訓基地采用雙元制進行0.5年的實踐教學和崗位培訓。在具體的組織形式上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呈現、團隊協作、工作模擬、工學交替等方式,將老師講授課堂移到實習實訓地點,是課堂與實習地點壹體化,達到融“教、學、做”為壹體的目的。另外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建立開放的學習實訓交流平臺[3]。

3.5師資隊伍多元化

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必須突出“應用型”的目標定位,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相結合、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結合[4]。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通過多元化的教師隊伍具體來實現。這就要求我們構建專兼結合,有較高造詣和豐富實踐 經驗 的師資隊伍,這是達成教學目的、實現人才培養,促進學科發展,保證人才培養雙元制實施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春傑.能力導向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2):176-179

[2]杜娟,衣治安,劉誌剛.計算機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壹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8):38-39

[3]易萬程,桂穎.淺談計算機專業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J].信息系統工程,2011(1):75-76

[4]範穎.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新校園(理論版),2010(6):52-52

關於計算機學年論文範文二: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範思考

摘要: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計算機作為信息的源泉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隨之而來的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怎樣保障我們自身信息的安全性是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壹個重要問題,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對安全問題異常關註。從計算機網絡安全基本概念入手來分析現有的網絡安全現狀以及解決這些威脅的防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措施

伴隨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而產生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是現代信息社會的重點關註問題,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制約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安定。但計算機的安全防範需要全社會的***同探索,最終找到壹個安定的計算機網絡環境。所謂計算機網絡安全是由硬件安全和軟件安全兩大部分組成,硬件安全主要指保證構成計算機的硬件設備不會遭受自然或者是人為的破壞。這些破壞導致計算機不能正常運行,壹般是指計算機硬盤和其他設備的通信線路不受到破壞。計算機軟件安全是指計算機在傳輸信息的過程中要保證信息完整性、信息保密性和信息可靠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傳輸中保持整體性,不會被修改或篡改;保密性是指信息只可以被授權的人閱讀和改寫,不能被人隨意竊取或修改;可靠性是指信息是真實有效的,不是過期或者非法的信息[1]。

1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威脅

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面對的威脅分為硬件威脅和軟件威脅,硬件威脅是指構成計算機的硬件設備面臨的威脅,軟件威脅是指計算機在傳輸信息時面對的威脅。

1.1硬件安全威脅。計算機網絡的載體是計算機硬件,如果硬件遭到破壞計算機網絡系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陷入癱瘓狀態。但是計算機硬件安全威脅比較單壹,主要是指計算機網絡的線路、服務器等設備是否受到火災、輻射的影響。

1.2軟件安全威脅。因特網最初是為學術性探討而設計,端口設置簽訂的協議處於開放狀態。這種開放狀態是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原因,也造成了現在錯綜復雜的網絡安全問題。這種先天性的缺陷讓很多不法分子乘虛而入,產生了無數的安全隱患。以下主要介紹較為普遍網絡安全問題的成因。

1.2.1用戶淡薄的安全意識。很多用戶在使用公***計算機時不註意保護自己的私密信息,在計算機上留下了很多個人信息,諸如計算機記住密碼等。還有很多用戶隨意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給陌生人,這都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在開發層次中,軟件開發者漫不經心造成易於被黑客侵襲軟件安全漏洞也是重大安全隱患。

1.2.2有缺陷的 操作系統 。任何壹個操作系統在理論上都有安全漏洞,如果在漏洞被人非法利用前排除故障則可避免損失。若黑客控制了安全漏洞後,常利用漏洞控制計算機,使計算機陷入癱瘓。這是黑客竊取計算機信息的常用手段,很多用戶的資料信息便在不經意間泄露出去。

1.2.3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指黑客編寫出的壹段計算機小程序,通常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這種程序很難被刪除,且有極快的傳播速度,常常會導致計算機反應遲緩甚至陷入癱瘓狀態,如果長時間感染電腦還可能完成病毒進化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在這個過程中,用戶信息也會被黑客非法盜取,致使用戶損失很多資料和個人信息。

1.2.4網絡黑客。網絡黑客是各種計算機病毒的始作俑者,進壹步來說黑客的威脅遠遠大於壹般的網絡威脅,他們是網絡威脅的源頭。網絡黑客對計算機操作系統了如指掌,他們利用計算機系統中的漏洞編寫特定的程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壹定是為了竊取資料而來,有些黑客甚至是純粹為了好玩或者惡作劇而攻擊計算機。黑客的破壞手段就像HIV病毒壹樣實時變換,難點不在於解除某種特定的計算機病毒,而在於變幻莫測的攻擊形式,這是現代互聯網整體要面對的問題[2]。

2安全防範措施

無窮的安全隱患致使安全防範措施不能壹招奏效,對於不同的安全隱患需要對癥下藥。安全防範措施不僅要包含技術上的防範措施,更要開展社會教育,健全安全法制,從人們的潛意識裏消滅安全問題。

2.1硬件防範措施。上文提到的硬件安全隱患主要是設備遭到破壞造成的,保護硬件安全就是有效的防範措施,主要有防範火災、抗輻射、抗寒凍等。對於大型機房需要配備安全人員保證事故發生後能得到有效的處理,不會將災害蔓延到更大的範圍,安全人員按時檢查全部的計算機設備,防患於未然。在此基礎上應該為電腦配備備用的儀器設備,當出現故障是能及時更換正常設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主要是保證計算機處於安全的環境,不被不法分子強行破壞。

2.2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計算機用戶操作不當或者安全意識薄弱在安全問題上占很大的比例,加強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是防範措施中最重要的壹環。計算機用戶必須學習壹定的安全使用策略,培養出良好的安全意識習慣,這對於壹般的黑客攻擊和計算機威脅是十分有效的。

2.3開發先進的 網絡技術 。國家積極招收網絡相關人才開發出防範軟件程序是安全措施的重要部分,這不僅能找到先進的防範策略,還能吸引壹部分潛在黑客,使他們成為為網絡安全作重要貢獻的積極分子。例如防火墻技術,防火墻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控制計算機與外在互聯網的連接,及時發現並阻止潛在威脅從而保障計算機有壹個安全的網絡環境。但防火墻技術有較多的缺陷,不能有效地保障墻內計算機用戶的信息安全,對已經感染了的計算機文件和程序無計可施。開發這種技術壹方面要發揚原有優勢,另壹方面要突破原有瓶頸。再比如計算機加密技術,加密技術是指將原有的信息通過計算機程序轉換成特定的密文,再通過密鑰將密文翻譯成原始信息。這是現代計算機最常用的安全保護措施。目前加密技術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壹是信息的加密,即利用相應的算法程序將原始信息加密鎖定,保證信息安全。二是對信息傳輸協議進行加密,這種加密方法較為復雜。以上兩種形式的加密可以有效地阻止電腦遭受病毒感染,防止黑客入侵,保證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運行[3]。

2.4定期備份信息和漏洞掃描。計算機備份可以在系統受到破壞後有效的恢復到系統的原始狀態,當受到諸如地震等無法防範的災害時成功保護系統數據,保證計算機網絡能正常安全運行。在面對多變的網絡環境時,只有不斷的檢查修復才能保障計算機安全。單憑技術人員已有的 安全知識 和經驗很難解決所有問題,用戶要時刻保持安全意識並積極檢查,才能發現漏洞並及時修復,保證 系統安全 。

3結束語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的迅速發展,未來的網絡安全環境肯定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個人和國家都必須重視網絡安全問題,運用先進的網絡安全防範技術來保護網絡環境。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安全知識。國家也應該健全安全法律法規,強化公民安全意識,營造出全民防範的氛圍才能有效的解決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光,李非非,楊洋.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70,93.

[2]吳儼儼.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措施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2:83-84,106.

[3]付欣,郭鵬.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與防範措施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2:161,163.

計算機 學年論文相關 文章 :

1. 大學計算機論文精選範文

2. 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網絡的話語

3. 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4. 計算機科學論文精選範文

5. 大學計算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