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37款APP未按要求整改被下架,對妳而言,妳最反感APP的哪壹種行為?

37款APP未按要求整改被下架,對妳而言,妳最反感APP的哪壹種行為?

對我而言,我最反感APP的過度索權、惡意彈窗廣告、捆綁安裝、涉黃、涉賭、涉嫌欺詐...的行為。移動互聯網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壹樣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

安全通報中心通報:公安機關開展APP違法采集個人信息集中整治,下架整改100款違法違規APP。其中包括光大銀行、天津銀行、晉江小說閱讀等APP。

無恥、不要臉、流氓、煩死了...?很多用戶在面對這種行為時,壹邊發表心中憤懣的同時,另壹邊卻表示無能為力。?真的很無奈,不給權限,APP就不能使用,只能希望被搜集的數據不被泄露出去吧。?有的用戶評價道。

針對此類問題,某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曾做過追蹤評測,第壹期測評發現的9款敏感權限與實際功能不相對應、涉嫌?過度索權?的APP中,在通報後僅有三款提交相關整改報告,另外6款App態度敷衍,未能就其權限和功能無法對應的問題進行改進。後幾期評測也遇到類似的的問題。由此可見,有的企業法律意識淡漠,承擔社會責任意識淡薄;或者在它們眼裏,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不以為意。甚至有的企業還說?同行都在做,我為什麽不做??

過度索權,惡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這種行為真的非常惡劣。人民日報就曾針對此類事報道過:手機安裝APP時,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捆綁無關軟件、違規搜集用戶個人信息...手機App中的?惡意分子?所引發的技術侵害則更加難以防範。面對App的技術霸淩,用戶缺少選擇權,整體上處於任人宰割的弱勢地位。手機App已是互聯網技術霸淩的重災區。

值得慶幸的是,針對此類問題,國家正重拳出擊。今年以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研究起草了《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等壹系列規定,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成立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並設立了微信公眾號和專用郵箱兩種舉報渠道。截至目前,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已經評估近600款用戶量大、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App,並向其中問題嚴重的200余款App運營者告知評估結果,建議其及時整改,整改問題達800余個。而舉報渠道?App個人信息舉報?微信公眾號,截至目前也已收到9000余條舉報信息。

而在治理層面,公安部、工信部、網信辦等部門也在形成治理合力,公安部等部門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凈網?專項行動。

對於個人來說,提高自身安全意識,選擇正規的渠道下載App,同時要重視手機隱私權限管理,及時關閉不必要的App權限,這樣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個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