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師範大學簡介及詳細資料
1953年10月建立,前身為廣西中等學校教師進修學院,校址在桂林市將軍橋。1953年12月改名為廣西教師進修學院。
1954年8月,隨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遷入桂林王城。
1955年3月,從桂林市遷至南寧市桃源路小麻村附近(現廣西藝術學院院內)單獨建校。
1960年,並入廣西民族學院,原校址交給廣西藝術學院。
1961年,恢復廣西教師進修學院。
長崗校區遊泳池
1963年9月,廣西教師進修學院從廣西民族學院分離,並接收停辦的廣西師範專科學校的人員、財產,在該校原址(現明秀路校址)復建。
1967年,更名為廣西教育學院。
1978年12月28日,在廣西教育學院師訓部的基礎上成立廣西師範學院。
1979年2月1日更名為南寧師範學院。
1985年5月22日,南寧師範學院更名為廣西師範學院。
2002年12月30日,經廣西自治區人民 *** 批準,創辦於1905年的前廣西南寧民族師範學校並入廣西師範學院。
2010年,學校在南寧市仙葫開發區五合大道建設新校區。
2011年,學校新增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管理、軟體工程***11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3年,學校獲批為廣西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
2014年,學校被批準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
2015年1月,學校五合校區正式啟用。12月,學校獲準進駐南寧教育園區。?
2016年,學校獲批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支持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截至2018年6月,學校現有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現有普通本科專業66個。
院系 專業 廣西師範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文化產業管理、戲劇影視文學
廣西師範學院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社會工作、歷史學
廣西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國小教育(中文方向、數學方向、英語方向) 廣西師範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旅遊管理
廣西師範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空中乘務方向) 廣西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英語(翻譯方向)、日語、商務英語
廣西師範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統計學
廣西師範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科學 廣西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物理學、套用電子技術教育、自動化、通信工程
廣西師範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教育技術學、軟體工程、機械工程 廣西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公***事業管理、教育學、學前教育、套用心理學 廣西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廣西師範學院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泰語、漢語國際教育、越南語
廣西師範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測繪工程
廣西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學、舞蹈學
廣西師範學院美術設計學院美術學、美術學(書法教育)、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飾與服裝設計、動畫
廣西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系專業
學科建設截至2018年6月,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8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擁有套用數學、測繪地理等院士工作站2個。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還有省部級基地中心5個。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個,省級協同育人平臺2個,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教師教育實踐基地11個。
廣西師範學院碩士學位點學科專業名稱 門類名稱 壹級學科名稱 專業名稱哲學
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
經濟學
套用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法學
政治學
政治學理論
法學
社會學
民俗學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
教育學
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學
教育學
體育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英語語言文學
文學
新聞傳播學
新聞學
理學
數學
基礎數學、套用數學
理學
化學
有機化學
理學
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理學
科學技術史
教育技術學
理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套用技術
工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套用化學
管理學
工商管理
旅遊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土地資源管理
師資力量截至2018年6月,現有專任教師954人,生師比為17.16:1。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73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6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65人;有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294人。2017年9月,廣西人民 *** 聘任中科院吳培亨院士擔任我校名譽校長。在職教師中有國家級、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6人。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 *** 特殊津貼專家、中科院“百人計畫”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等6人。還有壹批廣西“八桂學者”、廣西優秀專家、廣西特聘專家、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壹批”人才、廣西高校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畫”人選、八桂名師、廣西高校教學名師、廣西高校卓越學者等省部級高層次人才。有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3個、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2個、自治區教學團隊10個。
校園風貌 教學建設截至2013年,學院有廣西高校重點教學實驗中心5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建設中心2個;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立項2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31門,其中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14門。
學校獲得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5項,廣西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90項,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97項。在教學成果評獎中,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29項,其中特等獎1項、壹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1項。先後成功實施了“2+2”、“ 1.5+2.5”、“3+2”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教材資源建設上,學校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編寫出版了數十種地方特色鮮明的教材,15部教材獲得廣西高校優秀教材獎,8部教材獲得廣西高等學校重點(優秀)教材立項建設,編寫了19種國小教育專業教材和《班主任工作常規》等系列成人繼續教育、培訓教材。學校先後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為“廣西‘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培訓基地”、“廣西中國小校長培訓基地”和“廣西中國小教師培訓基地”等,成為廣西重要的基礎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校園風貌 科研成果 科研項目截至2018年6月,學校近5年年均科研經費4185.32萬元,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72項,其中國家級獎勵3項,分別為第七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中國文藝評論2016年優秀作品1項、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文章類二等獎1項,還有廣西社科優秀成果壹等獎4項、廣西科學技術獎二等獎4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中科院科學技術進步獎壹等獎2項。我校教師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期刊發表封面論文,被OFweek雷射網評為2016年度十大雷射技術進展之壹。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評為全國優秀高校文科學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特色欄目, 2016年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量居全國高校學報第88位,是當年廣西唯壹壹家進入百強的高校學報。
文星樓 研究機構截至2013年,學院有廣西科技創新金源單位1個、省部***建教育部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1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名 稱 類 別廣西師範學院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室
廣西科技創新金源單位
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基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研究基地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學科實驗室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
套用化學技術與資源開發實驗室
科學計算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
學術資源館藏資源
圖書館由明秀校區圖書館、長崗校區圖書館和五合校區臨時圖書館組成,館舍面積2.6萬平方米。截止至2015年6月,館藏紙質圖書近168萬冊,電子圖書146.8萬冊,光碟資料2.1萬多盤,訂有中外文期刊2000余種,中外文資料庫19個。形成具有師範教育特色、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相結合、文獻資源與學科發展相壹致、滿足學校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需要的館藏體系。
圖書館學校學報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前身為《南寧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80年,是由廣西師範學院主辦,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的綜合性學術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學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評為全國高校文科優秀期刊,進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介的6170種學術期刊中的I324種核心區(RCCSE核心期刊),並獲廣西高校優秀期刊壹等獎,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學報特色欄目。
學術交流截至2018年6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後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65所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合作舉辦《旅遊管理》本科教育項目,與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合作舉辦《電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項目。分別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及臺灣地區高校***建泰國語言文化中心、中馬華僑華文文學研究中心、桂臺幼教發展中心、桂臺少數民族器樂研究中心、桂臺社會工作實踐交流中心等,與寮國占巴色大學***建孔子學院達成***識並進入實質性籌建階段,與香港高校合作舉辦“港澳與內地高校師生交流計畫”。依托“中國 *** 獎學金”、“廣西 *** 東協國家獎學金”、“絲綢之路獎學金”、“廣西華文教育基地”等舉辦來華留學生教育,留學生人數持續增加。承辦了2016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國際人腦發育暨2017腦科學高峰論壇、全球教育聯盟GEC2014高峰會議、2016南寧·東南亞華人華文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屆桂臺教師發展高峰論壇、桂臺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等國際性學術會議。
校園風貌學校與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合作開設“1+2”本科項目,與越南太原師範大學開設“2+2”本科項目,與越南順化外語大學開設“3+1”,與諒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設“2+1”、“3+2”等項目。
文化傳統 校徽1.圓形校徽寓意和諧。大小圓之間,是手書繁體“廣西師範學院”及英文校名“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校徽2.中間外圓內方圖形是中國傳統圖形,表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寓意嚴謹、求實的學風;正方形右邊開口,寓意開放、創新的精神。“1953”表示學院創辦時間。
3、方形之中,“SH”是“師”字的漢語拼音聲母,兩個字母組成壹個象征太陽的小圓形;“太陽”下面,是“院”的漢語拼音首個字母“Y”,形狀像展翅飛翔的鴻雁。寓意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象征學院盼望學子們早日成才、展翅高飛。
校訓德才並育,知行合壹
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畢業生釋義:
德才並育:就是要培育人的美德、培育人的才能,美德和才能要辯證統壹;要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培養高尚、美好、和諧的人格。
知行合壹:就是要註重知識、註重實踐,知識和實踐要合而為壹;要保持和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學校領導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李豐生 黨委副書記、校長 李傳起黨委副書記
伍先華、侯代忠副校長
李蘭榮、李仰智、趙偉、彭寧 紀委書記 李敏智 總會計師 梁家斌 副廳級調研員 常軍勝 所獲榮譽廣西師範學院先後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全國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高校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高校軍訓工作優秀學校”、“全國高等學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第二屆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中華經典誦讀2006年度全國優秀組織機構”、“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誌願助殘示範基地”、“廣西愛心大學”等榮譽稱號。
長崗校區正門 校園環境 校園風貌截至2009年,學校有明秀、長崗、明陽三個校區,占地面積538908.63平方米,建有文科綜合樓、理工綜合樓、體育綜合樓、藝術教學樓、新圖書館和學術交流中心等教學設施。圖書總量(含電子圖書)351.54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765.79萬元。建有多功能體育館、體操房、遊泳館、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各類現代化體育設施。學生宿舍全部實行公寓化管理,各類生活服務設施齊全。寬頻校園網路連通所有樓宇,建成高效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的網路工作平臺。
校區
地址
郵編
廣西師範學院明秀校區 廣西南寧市明秀東路175號 530001 廣西師範學院長崗校區 廣西南寧市燕子嶺路4號 530023 廣西師範學院明陽校區 廣西南寧市明陽工業區明陽大道15號 5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