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有哪些關於“永生”的故事

有哪些關於“永生”的故事

萬年場是壹個小鎮,位於成都東門外。幾年前,數十萬川軍就是從這裏出發出川抗日的。軍中也有不少萬年場人家的子弟,他們風塵仆仆,腳蹬破爛草鞋,身著舊式軍服,胸前掛兩只木柄手榴彈,背上背壹把大刀和壹只竹編鬥笠,手上端著壹支上了刺刀的老舊步槍,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向抗日前線。抗戰勝利了,他們大多數人埋骨他鄉,再也沒能回來。  日本投降的那年冬天,小鎮茶館來了個厲害的說書人,他說的不是《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等老段子,而是反映十萬川軍抗日的新內容,如《劉湘之死》、《王銘章血戰滕縣》等等。新穎的內容,加上貼合老百姓心聲的故事,頓時吸引了無數人。抗日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場面,被說書人繪聲繪色地描述,萬年場人個個感同身受,聽得熱淚盈眶。  這天散場後,已經很晚了。賣湯圓的王二爸最後壹個走出茶館,他好像還沈浸在慷慨激昂的抗日故事中,耳旁還依稀回響著廝殺聲跟槍炮聲。這時的小鎮特別冷。這種冷,不是北方的那種嘎巴幹脆的冷,而是無孔不入又黏又濕纏纏綿綿的冷。王二爸哆嗦著身子急行,不多久,就看到了那盞“王湯圓”紅燈籠。  此刻,兒媳婦玉蘭正在熄火打烊,門板鋪面已經上了,給他留著門。王二爸心裏壹暖,似乎看到了店裏熊熊爐火,腳步更加快了。就在這時,壹個小川兵趔趄著撞了過來,王二爸壹怔,停下步來。借著朦朧的天光看去,這個小川兵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衣衫單薄襤褸,背上壹個竹編鬥笠和壹把大刀,肩扛壹桿老掉牙的步槍,眼窩深陷,面黃肌瘦,好像走了很長的路。  王二爸忽然失聲叫道:“哎呀,這不是我們下場口的瞇娃子嗎?妳媽壹直等到死,都沒有等到妳回來!妳啥時候回來的?咋不回家去?”

“大爺,我餓得慌。”小兵壹口川北話,神情羞澀地說,“餓得遭不住了,就想吃壹口咱們四川的湯圓。”  “好好好!”王二爸壹指不遠處那盞飄蕩在霧海中的紅燈籠,“妳真是找對人了,那是我家,我家就是開湯圓鋪的,到我家去,隨便妳吃好多。”  說完,他親熱地牽著小兵的手走到鋪門口,沖裏面喊道:“玉蘭,快煮碗湯圓給這個小兄弟吃,他餓壞了。”  玉蘭壹見小川兵,不禁楞怔了壹下,隨即悲從中來。八年前,她的哥哥出川抗日,至今未回,鄉下的母親因此哭瞎了眼睛。  “小兄弟,快坐快坐,我馬上給妳煮。”玉蘭趕緊捅開了爐子。  王湯圓鋪是壹個臨街的小店面,店中就壹根條凳,壹個安在爐子上的滎經雙耳砂鍋,案板上放著好些雪白的湯圓粉,還有玫瑰、附油、水晶、芝麻等又甜又香的湯圓心子。  玉蘭手腳麻利地將壹碗白生生的湯圓下到鍋裏。王二爸則跟小川兵聊了起來:“妳這麽小的年紀,上了戰場,怕不怕?”  小川兵羞澀地壹笑,說:“剛開始怕,可真見了日本鬼子,就壹點兒也不怕了。他敢來,我們就敢打,反正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都是兩個肩膀扛壹個腦袋,誰怕誰呀?幹他娘的。”  王二爸笑著拍拍小川兵的肩膀,贊道:“不錯,妳小子有種,咱四川的娃子,都不是孬種。”  這時,玉蘭插嘴問:“妳是哪個部隊的?曉得秦玉田不?”  小川兵不假思索地說:“曉得!他家是東田的,他出去時,娘才五十九歲,今年估計得六十七歲了,整天念叨著給他娶媳婦。他還有個妹子,叫玉蘭。他跟我說了,等打跑了日本鬼子,啥也不幹,趕緊回家。他還說,回去時,說啥也要給娘帶壹身東洋棉襖,給妹子帶壹件紅綢子,好給她做嫁妝……”  玉蘭早已淚流滿面,王二爸看了她壹眼,不禁嘆息壹聲,然後又問:“那妳認識上場的陳拴寶不?”  小兵又是不假思索地說:“認得嗦!他爹叫陳富貴,是個裁縫,他娘特別會做糯米粑粑,又甜又糯,好吃得很!”小川兵壹副很神往的樣子。  玉蘭趕緊說:“明天我給妳做糯米粑粑,保證妳歡喜。”  王二爸覺得很奇怪,他又打聽了幾個人,小川兵竟然都知道,姓名愛好家庭住址家裏幾人等都說得很正確。他甚至連陳富貴愛夢遊的事都知道,這個小兵太神了……

這時,湯圓煮好了,玉蘭將碗端到了小川兵手裏。可是,突然冷風“嗖”地壹吹,眼前哪裏有人?  掛在門前的那盞紅燈籠忽閃忽閃的,蠟淚順著燈籠中的那只大紅蠟燭流下來,在寒風中迅速凝結。  王二爸跟玉蘭不禁面面相覷。他們這才明白,這晚他們是遇到了不遠千裏、跋山涉水回來的川兵的魂靈。千萬川軍的魂靈,在這個寒冷的夜裏,化作了這個身軀單薄的小兄弟回來,對他們,對後方的所有親人們,述說他們對家鄉的思念。  玉蘭想起了她哥,不禁痛哭失聲,王二爸也不禁老淚縱橫。  第二天,王二爸又早早地來到茶館。不壹會兒,陸陸續續地來了好多人,把茶館都坐滿了。說書人整整衣服,走到臺上,正要講書,忽聽有人喊道:“慢,妳先別講。”他不禁壹怔。仔細壹看,原來是壹個年過半百的老漢。他笑著問:“老人家,有事?”  這時,急著聽書的人按捺不住了,對老漢罵道:“王二爸,妳發什麽神經?我們都想聽書哩,妳不想聽,就趕緊回家賣湯圓去。”  王二爸卻搖搖頭,說:“今天,我給大家講壹段書,如何?”  不顧大家的哈哈大笑,王二爸居然真的上臺,止語木壹拍,“啪”壹聲響,全場寂靜。他掃視了眾人壹眼,開口道:“今天,我給大家講壹段書,‘十萬魂靈回川記’……”  無人鼓掌,無人喝彩。臺下眾人先是昂著頭,身體坐得七拐八歪;逐漸地,他們的身體開始坐直,端正,眼睛正視,神情肅穆;後來,頭慢慢地垂下去,垂下去;再後來,就是低著頭,淚水“啪嗒啪嗒”地往下掉了……  不久,這個亦真亦幻相當悲慘的故事,就像長了翅膀,傳遍萬年場,傳遍整個成都市。從此,小鎮上每壹家茶樓酒肆、飯莊旅店湯圓鋪,每晚都留著門,為的是迎候犧牲在前線的幾十萬川軍亡靈的歸來……

《八百冷娃》

揚眉

黃黃的泥土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出冷娃,

十六、七歲的年紀正如花,

抗槍保國上戰場呦,

離別了爹娘走出了家。

黃黃的大河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帥冷娃,

寬寬的皮帶腰中紮,

三尺的長槍比肩頭呦,

紅撲撲的臉蛋俊臉頰。

黃黃的天空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酷冷娃,

濃眉大眼不住地眨,

不懼頑敵抗倭寇呦,

中條山上把鋸拉。

黃黃的山嶺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血冷娃,

壹身泥土戰壕裏趴,

槍林彈雨全不懼呦,

同仇敵愾把敵殺。

黃黃的皮膚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孝冷娃,

呼喚爹娘淚嘩嘩,

高亢的秦腔山嶺上吼呦,

二十年後槍再拿。

黃黃的肩膀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義冷娃,

童養的媳婦蘭花花,

尚未入洞房把親成呦,

今夜郎就要把命掛。

黃黃的泥水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好冷娃,

彈盡糧絕全不怕,

不當俘虜受屈辱呦,

義無返顧跳下了崖。

黃黃的河水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棒冷娃,

滾滾的黃河浪天涯,

民族的精神傳萬代呦,

血染的軍旗胸膛上插。

黃黃的太陽金顫顫的沙,

三秦大地八百冷娃,

氣貫長虹輝彩霞,

是咱中華的好兒女呦,

父老鄉親人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