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習驊,《中國歷史的教訓》
內在思維是驅動外部個體進步的重要力量,這話不僅在官*場適用,但凡涉及個人成長,獨立且正向的思想都會是關鍵因素,不可或缺。
“讓壹個沒有 靈魂 的人反水,不費多大力氣。”,簡單的壹句“反”話,提綱契領,再次點出了生而為人的重點。
壹本反腐倡廉的紅寶書,卻是出乎意料地通俗易懂。悠哉悠哉,兩周讀完,幸甚樂哉!
《中國歷史的教訓》經典摘錄
P5,自明到清,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漸趨完備。
P9,僵化的大腦、無休止的會議和壹個又壹個文件,還是把他(崇禎)和他的國家逼上了煤山。……, 歷史機遇總是稍縱即逝,壹步得生,壹不得死,豈容貽誤 。
P19,因為舍棄,她得到了內心的安寧,因為奉獻,她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她的人生因此灑滿了陽光,這是只知索取的人無緣享有的。
P28, 讓壹個沒有靈魂的人反水,不費多大力氣 。……,私欲本是人性之常,如果胸懷理想信念,必然心存敬畏,貧賤、富貴、威武不能奪其誌。壹旦根基搖擺不定,紀律必然形同虛設。
P36, 權力天生具有蹂躪制度的欲望 ,責任感很容易被趨利的人性侵蝕。
P42,人治是封建專制政治的基本特征,總體上沒有什麽規律可言。
P54,人本來就是半人半獸的東西,恩格斯早就說得明白——人來源於動物界這壹事實已經決定了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同時,人又是理性動物,趨利避害是人類的理性選擇,本無所謂好壞——這是人性的規律,也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生物學原因。……,運用道德約束、思想教化等來改良人性,理論上具有根本意義和終究價值,卻不具備現實的、工具性的制約功能,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可靠,這就好比要防止雞鴨進菜園子,紮緊籬笆是最有效的。 好的制度恰恰是這樣壹種精巧的工具,它不試圖改變人性,而是承認人性的現實,順應人性的規律,通過基於人性特點的科學設計 ,誘導人們克服獸性、弘揚人性,主動選擇做好事、當好人。
P54,壞的制度會使好人做壞事,好的制度會使壞人也做好事。
P62,作風問題最能反映壹個人的本質,有什麽樣的精神世界,就有什麽樣的行為做派。內心既然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位置,人就是丟了靈魂的行屍走肉。
P71,“加強制度建設、實施制度創新”,意味著不僅要增加制度的“量”,更要提高制度的“質”。
P79,無視法紀是官*員責任意識缺失的結果,也是貪*汙腐*敗的前奏。
P81,官 越不好當,國 家越是前途無量,人 民越是充滿希望!
P85, 作風上正派廉潔,工作上敢於擔當 ,二者缺壹不可,這就是雍正的用人觀。
P100, 理想決定立場,立場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格局決定結局 。
P118,貪*官人人喊打,巧*官無影無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名槍明槍易躲;上有政策、下有“順測”是暗箭,暗箭難防。
P126,下意識是人類不自覺的行為趨向,是人在長期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和暗示心理、本能和客觀行為上的反映。如果人們認識它、掌握它,他就是天使,否則它就是魔鬼。
P185, 上級領導是最重要的從政環境 。
P187,所謂智慧,無非來自前人的愚蠢。
P189, 低頭反求諸己,昂首身體力行 ,應該是廣大公務人員的唯壹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