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租房
4月29日,東莞市住房建設“十四五”規劃公布。
該規劃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發展策略、主要任務、片區指引等內容,是全市住房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是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住房制度的重要依據。
總體要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發展目標: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以“更為多元、更可負擔、更高品質”為發展願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拓寬住房籌集渠道,穩步增加住房供給,推進住房租購並舉,實現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
籌建目標:規劃期內,東莞市籌建城鎮住房50萬套,其中新開工商品住房35萬套,占城鎮住房籌建總量的70%;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15萬套,占城鎮住房籌建總量的30%。
供應目標:規劃期內,東莞市供應城鎮住房44萬套,其中批準預售商品住房30萬套,約占供應城鎮住房總量的70%;供應保障性住房14萬套,約占供應城鎮住房總量的30%。
同時,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有改造需求和意願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年度計劃:
2021年籌建7.9萬套,供應6.9萬套。
2021年新開工商品住房7.0萬套、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0.9萬套;批準預售商品住房6.0萬套、供應保障性住房0.9萬套。
2022年:籌建10.8萬套,供應7.5萬套。
2022年新開工商品住房7.0萬套、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3.8萬套;批準預售商品住房6.0萬套、供應保障性住房1.5萬套。
2023年:籌建10.8萬套,供應9.8萬套。
2023年新開工商品住房7.0萬套、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3.8萬套;批準預售商品住房6.0萬套、供應保障性住房3.8萬套。
2024年籌建11.4萬套,供應9.9萬套。
2024年新開工商品住房7.0萬套、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4.4萬套;批準預售商品住房6.0萬套、供應保障性住房3.9萬套。
2025年:籌建9.1萬套,供應9.9萬套。
2025年新開工商品住房7.0萬套、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2.1萬套;批準預售商品住房6.0萬套、供應保障性住房3.9萬套。
主要任務
根據住房供需情況和住宅用地儲備情況及時調整新供應住宅用地計劃,“十四五”期間力爭通過新供應住宅用地,以及推進已供應未開工住宅用地開發,滿足住房建設所需的1461公頃住宅用地。
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加大對自持類住房租賃企業的支持力度,多渠道降低自持類住房租賃企業運營成本。
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化租賃經營各類園區的配套住房、商務公寓。
盤活閑置直管公房,提高利用效率。
推進多渠道保障,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保障性住房籌建堅持“配建壹批、盤活壹批、新建壹批、自建壹批”原則,以配建、盤活為主,同時結合適量的新建和自建。
招拍掛出讓的住宅用地原則上應配建不少於住宅總建築面積10%的保障性住房,改造方向為住宅的政府主導城市更新單元(項目)原則上應配建不少於住宅總建築面積10%的保障性住房。
鼓勵鎮街(園區)借鑒“莞寓”的經驗做法,創新住房保障投融資模式,探索國有企業籌集改造房源。
市、鎮街(園區)安居住房公司可通過購買、合作開發等方式取得城市更新“工改M0”中的配套型住宅R0作為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築面積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
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改善新市民青年人居住條件:
積極發展***有產權住房,健全租購並舉的住房保障制度:
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工作:
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工作:
片區指引:各片區、鎮區等具體住房建設規劃目標
為更好貫徹落實規劃目標任務,根據各片區(鎮街、園區)土地、人口、居住空間、經濟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將住房建設規劃目標分解到各片區(鎮街、園區),***同推進全市“壹盤棋”發展。
1、城區片區:高品質城市居住中心
城區片區要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積極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建設成為高品質城市居住中心。
規劃期內,城區片區籌建城鎮住房10.09萬套、供應9.14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65公頃。
南城街道:重點推進南城北發展單元、南城南發展單元、南城中發展單元、南城西發展單元的住房建設。
規劃期內,南城街道籌建城鎮住房2.62萬套、供應2.54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59公頃。
莞城街道:重點推進莞城發展單元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莞城街道籌建城鎮住房0.43萬套、供應0.41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公頃。
東城街道:重點推進主山發展單元、濱江發展單元、黃旗南發展單元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東城街道籌建城鎮住房3.56萬套、供應3.12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99公頃。
萬江街道:重點推進中部發展單元、龍灣發展單元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萬江街道籌建城鎮住房1.15萬套、供應1.04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8公頃。
高埗鎮:重點推進傳統綜合服務組團、新中心綜合服務組團、濱江新城組團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高埗鎮籌建城鎮住房0.91萬套、供應0.7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31公頃。
石碣鎮:重點推進濱江路沿岸地區和崇煥東路兩側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石碣鎮籌建城鎮住房1.42萬套、供應1.24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46公頃。
2、松山湖功能區:高品質宜居科創新城
松山湖功能區要以松山湖科學城為核心,統籌協調周邊鎮街發展,加強商品住房建設,緩解未來松山湖科學城供給壓力;
加快保障性住房籌集,增強科學城對人才的吸引力,支撐創新發展,實現松山湖功能區統籌發展,建設成為高品質宜居科創新城。
規劃期內,松山湖功能區籌建城鎮住房13.51萬套、供應11.8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377公頃。
松山湖科學城要以建設“世界壹流科學城”為目標,統籌協調松山湖、大朗鎮、大嶺山鎮、黃江鎮的住房發展,積極推進中小戶型商品住房建設,努力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占比,籌集建設壹批專家人才公寓、青年人才公寓,增強人才吸引力,滿足人才多層次的住房需求。
松山湖:重點推進北站地區、南部濱湖地區的住房建設,推動松山湖打造成為東莞“創新城市”形象標桿地區。規劃期內,松山湖籌建城鎮住房2.67萬套、供應2.33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50公頃。
茶山鎮重點建設茶山中心區、東莞火車站及茶山地鐵站TOD綜合體以及壹河兩岸地區,積極融入大市區,打造大市區的交通門戶、副中心。規劃期內,茶山鎮籌建城鎮住房0.88萬套、供應0.7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5公頃。
寮步鎮:重點推進城市中心片區、TOD站點周邊綜合發展片區等區域的住房建設,打造環境友好、宜商宜居的花園式城區。規劃期內,寮步鎮籌建城鎮住房2.34萬套、供應2.07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69公頃。
大朗鎮:要圍繞“灣區強鎮、品質大朗”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中心城區、毛織工貿片區、松佛產業片區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大朗鎮籌建城鎮住房1.51萬套、供應1.3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41公頃。
大嶺山鎮:要圍繞“灣區制造業名鎮、宜居魅力大嶺山”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新城市中心、北入口商服旅遊組團、南部綜合組團的住房建設,形成“壹心二軸三帶四站五組團”空間格局。規劃期內,大嶺山鎮籌建城鎮住房2.46萬套、供應2.16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78公頃。
石龍鎮:要圍繞“灣區高品質名鎮”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新城組團、西湖組團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石龍鎮籌建城鎮住房0.71萬套、供應0.63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1公頃。
石排鎮:重點推進中心片區的住房建設,充分發揮14.5公裏長東江沿岸線、“壹洲壹山三湖”、“壹國保四省保六市保”的生態文化資源的優勢。規劃期內,石排鎮籌建城鎮住0.51萬套、供應0.4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8公頃。
企石鎮:要圍繞“建設生態工業新城”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在舊城傳統生活組團、濱江居住休閑組團以及環新服務中心居住帶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企石鎮籌建城鎮住房0.78萬套、供應0.6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5公頃。
東坑鎮:重點推進中心、平謙、角色、坑美等居住組團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東坑鎮籌建城鎮住房0.8萬套、供應0.70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5公頃。
橫瀝鎮:重點推進半仙山舊城組團、新城中心組團、東部產城融合示範組團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橫瀝鎮籌建城鎮住房0.85萬套、供應0.7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5公頃。
3、東部產業園片區:產城壹體居住組團
東部產業園片區要穩定房地產業發展,提升居住水平;積極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更好服務產業發展,建設成為產城壹體居住組團。
規劃期內,東部產業園片區籌建城鎮住房5.80萬套、供應4.8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74公頃。
謝崗鎮:要圍繞“粵港澳生態發展創新區 產城人山水融合示範城”的發展定位,加快城市更新布局,積極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重點推進銀瓶合作創新區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謝崗鎮籌建城鎮住房1.31萬套、供應0.92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40公頃。
橋頭鎮:要圍繞建設“品質·美麗·宜居”橋頭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東太湖科技產業園、荷花產業園等區域的住房建設,打造“產城融合”橋頭新城和生態宜居美麗之城。規劃期內,橋頭鎮籌建城鎮住房1.19萬套、供應1.03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38公頃。
黃江鎮:要圍繞“灣區制造名鎮、幸福美麗黃江”的發展定位,聚焦“城鄉等值、***存***榮、***建***享”發展新格局,重點推進新城市中心區、TOD綜合發展區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黃江鎮籌建城鎮住房1.31萬套、供應1.1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39公頃。
常平鎮:要圍繞“高品質的東莞東部中心”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新城片區、TOD片區、更新片區等區域的住房建設,支撐莞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的發展。規劃期內,常平鎮籌建城鎮住房1.99萬套、供應1.7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57公頃。
4、東南臨深片區:城際融合居住組團
東南臨深片區要加強與深圳的對接融合,提升整體居住配套水平;穩定住宅用地供應和商品住房供應,促進供需平衡;逐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助力產業發展,建設成為城際融合居住組團。
規劃期內,東南臨深片區籌建城鎮住房6.55萬套、供應5.7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96公頃。
塘廈鎮:要圍繞建設“工業制造強鎮、品質魅力塘廈”的發展定位,聚焦“壹軸兩中心四片區”的城市功能布局,重點推進行政文化新區、138片區以及塘坑水庫片區組成的城市中心和以贛深高鐵東莞南站帶動周邊城市配套的城市副中心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塘廈鎮籌建城鎮住房2.76萬套、供應2.44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80公頃。
清溪鎮:要圍繞全力打造新時期高品質清溪為發展目標,重點推進清溪科技生態城等區域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清溪鎮籌建城鎮住房1.58萬套、供應1.3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51公頃。
鳳崗鎮:要圍繞“灣區創新重鎮,智慧客僑新城”的發展定位,聚焦“兩心兩軸,十字發展”的城市格局,重點推進鳳崗主中心、南部副中心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鳳崗鎮籌建城鎮住房1.45萬套、供應1.2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44公頃。
樟木頭鎮:要對標灣區城市建設標準,進壹步聚焦城市品質提升,重點推進東部莞惠城際軌道樟木頭站片區和南部樟洋副中心地區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樟木頭鎮籌建城鎮住房0.76萬套、供應0.6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1公頃。
5、濱海灣片區:高品質智慧灣區新城
濱海灣片區要以濱海灣新區為核心,加大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支撐產業發展和人才引進,建設成為高品質智慧灣區新城。
規劃期內,濱海灣片區籌建城鎮住房9.45萬套、供應8.36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面積267公頃。
虎門鎮:要圍繞“灣區時尚都市、魅力品質虎門”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新城中心區、黃河時裝城片區等區域的住房建設,助力濱海灣新區建設東莞“未來城市”形象的標桿地區。規劃期內,虎門鎮籌建城鎮住房3.41萬套、供應2.98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05公頃。
沙田鎮:要圍繞“魅力灣區、創新港城”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泥洲島壹河兩岸濱江新城、北部濱海新城和南部濱海新城等區域的住房建設。規劃期內,沙田鎮籌建城鎮住房2.34萬套、供應2.03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76公頃。
厚街鎮:要圍繞“灣區現代新城,創新活力厚街”的發展目標,重點推進中部居住與綜合服務區、中南部會展商貿區、南部現代制造與商貿區、東部生態休閑區等區域的住房建設,加快城市空間拓展步伐。規劃期內,厚街鎮籌建城鎮住房1.75萬套、供應1.5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51公頃。
長安鎮:要圍繞“灣區智造之都,魅力品質長安”的發展定位,重點推進S358沿線片區、茅洲河、TOD片區的住房建設,高品質打造灣區現代新城。規劃期內,長安鎮籌建城鎮住房1.2萬套、供應1.11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6公頃。
濱海灣新區:要以打造成為東莞“未來城市”形象的展示區的發展目標,打造興業宜居智慧灣區新城。規劃期內,濱海灣新區籌建城鎮住房0.75萬套、供應0.69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9公頃。
6、水鄉功能區:現代生態居住組團
水鄉功能區要以水鄉新城為核心,穩步推進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加快TOD開發,完善設施配套,不斷提升居住環境質量,建設成為現代生態居住組團。
規劃期內,水鄉功能區籌建城鎮住房4.60萬套、供應3.99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82公頃。
中堂鎮:要圍繞建設富有水鄉特色的智能科技生態鎮的發展目標,重點推進城鎮中心綜合服務片區、TOD綜合服務片區的住房建設,支撐穗莞深TOD中堂站經濟開發區、槎滘產業園、下馬四生態島、“北海仔造紙產業基地 袁家湧產業園”的平臺發展。
規劃期內,中堂鎮籌建城鎮住房0.84萬套、供應0.73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26公頃。
望牛墩鎮:重點推進鎮區片區、新城片區的住房建設,以全面深度融入水鄉功能區。
規劃期內,望牛墩鎮籌建城鎮住房0.45萬套、供應0.39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5公頃。
麻湧鎮:要圍繞“灣區科創新港·生態品質麻湧”的發展定位,以華陽湖為核心,重點推進城鎮中心片區、濱江休閑商務片區的住房建設,助力麻湧鎮建設成為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示範區。
規劃期內,麻湧鎮籌建城鎮住房1.90萬套、供應1.65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95公頃。
道滘鎮:要以加快“品質道滘”建設為核心,重點推進東莞大道西生態居住區、城市軌道1號線昌平站TOD產城融合區、城市軌道1號線厚德站TOD城市居住區等三大都市核心區的住房建設,努力打造成為“新興產業重鎮 水岸公園新城”。
規劃期內,道滘鎮籌建城鎮住房0.96萬套、供應0.83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31公頃。
洪梅鎮:要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新城,重點推進水鄉新城和洪梅新城的住房建設。
規劃期內,洪梅鎮籌建城鎮住房0.45萬套、供應0.40萬套,力爭供應住宅用地15公頃。
另外,規劃還提到了東莞住房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規劃表示,東莞全市住房總建築面積6.17億㎡,總占地面積約129.54平方公裏,占全市現狀建設用地面積的11%。
其中,農民住房建築面積約3.72億㎡,占全市住房總建築面積的60%;占地面積96.36平方公裏,占全市住房總占地面積的74%。
商品住房建築面積約1.84億㎡,占全市住房總建築面積的30%;占地面積21.28平方公裏,占全市住房總占地面積的16%。
工業園區宿舍及其他居住屬性房屋建築面積約0.61億㎡,占全市住房總建築面積的10%;占地面積11.9平方公裏,占全市住房總占地面積的10%。
東莞市實有人口中約70%的人口居住在農民住房中,20%的人口居住在商品住房中,10%的人口居住在工業園區宿舍及其他居住屬性房屋中。
截至2020年底東莞市商品住房可售面積301.18萬㎡,消化周期4.8個月,低於12-18個月的合理消化周期。2020年東莞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24225元/㎡,同比漲幅 20.34%。
要求東莞市壹方面要創新機制,積極通過城市更新等方式,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另壹方面要盤活存量住房,通過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方式,多渠道增加住房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