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火石”到底是什麽,為什麽能成為“源動力”?
這也許是《流浪地球》中比較大的BUG之壹,筆者寫過壹篇《流浪地球的十大BUG》,其中就有將火石運輸列在其中之壹,能燒石頭的的核聚變發動機,需要有壹個火石在熄火時點火,這也許可以理解!但理論上存在熄火可能性的情況下不準備壹顆火石而不事先準備,確實有些不合常理!我們先不管這些邏輯,先來分析下這個火石是什麽?
這是行星發動機的全景特寫,它的燃料就是石頭,即重核聚變技術!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技術,在鐵元素之前的所有元素都可以在滿足壹定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聚變,並且都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這是鐵元素之前的各種元素核聚變的要求,當然上圖還是在有足夠壓力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壓力這個條件,那麽溫度還需要提升!
因此劇中壹句“燒石頭”就已經解決問題,但技術上有多難我們不得而知,就假定實現了!而行星發動機需要火石來點火,那麽我們來簡單分析下,這個火石在行星發動機中到底是起什麽作用的!
也許行星發動機並不能達到立即燃燒“石頭”的程度,我們按矽元素的燃燒要求來猜測下“石頭”的燃燒條件,需要30億度,那麽“火石”的功能就是讓行星發動機在短時間內達到這個能聚變重元素矽的程度30億度!那麽的成分應該就是從氘、氚、氫、氦三、氦四以及碳、氧....等逐步燃燒的元素的綜合體,應該會是這些燃料從外層到內核多層布置,最終核心層燃燒達到矽元素的聚變條件,然後不斷投入燃料維持這個聚變條件!
從這原理上來分析,“火石”對於行星發動機來說,非常有必要存在,但問題是既然有可能會熄火為何不儲存壹個呢?也許成本是唯壹考慮,不過對於每臺發動機下30萬人口的地下城來說,這壹個火石的成本也許可以忽略,畢竟發動機是地下城唯壹的能量來源,抗擊巖漿入侵,寒冷侵襲以及保證地球脫離木星的洛希極限等,都非常重要,因此劇中留下這個邏輯安排的就是主角的戲份的插入,要不然這實在有些勉強!
但對於壹部科幻片來說,如何符合邏輯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在100%符合邏輯的情況下小說就不會誕生,何談改變劇本呢?因此有亮點,有腦洞,還有導演能將這宏大的敘事場面搬上銀幕,對廣大觀眾大量科普基本科學知識,並且觀眾在欣賞的同時口口聲傳,這就是好片!中國電影界從來都不缺大片,但缺的是有思想追求的大片,總不能像某人天天拍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然後去戛納獲獎的“大片”吧,這展示的是什麽啊……和我們未來將領導全球的身份相配嗎?那些統統都是糟粕,是要清掃到垃圾桶裏去的,迎合西方思維就能得獎,很可惜大家都不買賬!但這次的《流浪地球》將中國科幻電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首先得感謝大劉,還有郭帆導演!也讓西方感受下東方拯救世界的思維,我們要拯救的是地球,而不僅僅是人類……妳們能GET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