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口罩及其產業鏈分析
N95口罩作為疫情防控物資中的重要成員,聚焦著全國人民的目光,相關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投資機會也受到資本的關註。N95杯型口罩由針刺棉、熔噴布、無紡布組成,形成SMS結構。在N95口罩的中,最重要的就是處於中間層的阻隔層或熔噴層,熔噴層纖維比較細,對防止細菌、血液滲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口罩的原料全部都是采用聚丙烯(簡稱PP),中間產品為聚丙烯纖維,其中質量最好的是聚丙烯高溶脂無紡布。僅就聚丙烯而言,其應用非常廣泛,用於生產聚丙烯編織袋、打包袋、註塑制品等用於生產電器、電訊、燈飾、照明設備及電視機的阻燃零部件,聚丙烯纖維只占到PP下遊消費的10%左右。聚丙烯纖維的應用同樣非常廣泛,其中無紡布占比70%左右,而無紡布主要用於包材和衛材,衛材的對應原料就是高熔纖維。在醫療衛生方面,聚丙烯無紡布專用料生產的無紡布可用於壹次性手術衣、被單、口罩、蓋布、液體吸收墊等。
2019年我國PP產量約2234.82萬噸,同比增長6.82%,其中聚丙烯纖維產量約170萬噸。聚丙烯纖維中高熔95萬噸、中熔77萬噸,高熔產品中中石化占比26%、中石油占比37%,此外煤化工和地方企業增速明顯。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國內的高溶脂纖維企業***31家,2019年產量在88萬噸左右,相對於產能而言,還是存在壹定過剩。
口罩需求增長對聚丙烯的帶動有限,聚丙烯企業的經營業績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 口罩對聚丙烯的消費占比較小,根據中國紡織網數據,2018年我國各類口罩產量45.4億只,結合市場數據1噸高熔指聚丙烯纖維料可生產近25萬個聚丙烯醫用防護口罩,即使全部口罩用聚丙烯生產,也僅有年2萬噸左右體量,僅占高熔纖維料供應的3%不到。
從聚丙烯價格的走勢圖可以看出,自18年底以來,聚丙烯的行業景氣度就持續下降,主要還是受經濟基本面的影響。僅靠口罩的階段性行業難以扭轉聚丙烯企業的經營狀況,聚丙烯下遊的需要與房地產行業相關性較大。
聚丙烯未來供給增速較快,存在壹定消化壓力。根據公開資料,2019-2020年,中國聚丙烯新增產能將高達1410萬噸以上。華東地區新增產能占比最大,預計2019-2020年新增產能達到580萬噸,占比41%,其次是東北地區占比16%。
口罩產業鏈中遊的企業就是無紡布原料生產商,例如上市公司欣龍控股;下遊就是口罩生產商,如3M中國等。為打消企業加快產能生產後帶來的產能過剩的憂慮,對於下遊企業生產的防控物資,發改委表述將進行收儲,只要符合標準。
因此,口罩對產業鏈的帶動行業並不顯著,但對於微觀個別企業而言確實是存在壹定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