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臺內擰拉是用澀性,還是黏性膠皮好使?

臺內擰拉是用澀性,還是黏性膠皮好使?

臺內擰拉,用黏性或澀性膠皮都可以,但黏性膠皮相比要好上手些,特別是對非專業的乒乓球愛好者來說更是如此。

臺內擰拉動作,不管是直拍還是橫拍,和出臺的拉沖弧圈不同,是用手腕發力,無法依靠腰腿和肩臂發大力,所以還是屬於小力量的摩擦球,但如果遇到對手搓或削過來的近網球,擰拉就比較費力了,除了個人技術外,拍子也很重要。

黏性膠皮觸摸感較沾,用黏性膠皮配的套膠拍子,不用太發力,稍微摩擦,球就能帶起來,旋轉的制造能力較強;而澀性膠皮的表面無黏性,需要給予壹定的壓力摩擦,才能產生附著力來啟動球,小力量下的旋轉能力較弱。

所以,在處理相同下旋球性質臺內球的情況下,用的是力量不很大的手腕擰拉動作,這種狀況下,黏性的拍子,要比澀性的拍子容易摩擦出上旋球,能方便制造出有利於回球質量的弧線,此時用黏性拍手感較好,是長處。

而澀性膠皮的長處是,發力時摩擦好,特別是在拉出那種爆沖弧圈極佳,也適合中遠臺對拉,雖然臺內小球不見長,但在軟海綿的襯墊下(如蛋糕海綿),出球速度相對更高速,能有助於發揮進攻的威力,壹般為歐洲選手習慣常用。

我國使用黏性的乒乓球拍較普遍,生產也以黏性套膠為主,如國產器材紅雙喜“狂飆”系列、友誼“729”等品牌很受歡迎,也形成了出色的臺內小球的處理能力,反手擰拉用黏性套膠也已成眾多業余乒乓高手的習慣。

但是球拍的整體性能還與海綿和底板性能有關,海綿分軟彈和硬朗;底板材質也有松軟和堅硬之別,不同的組合會有不同的效果功能。

配黏性膠皮的海綿壹般較硬,為了是在發力時能打透底板,使傳球更遠更有力,能彌補黏性膠皮脫板球速不爽的弊端;而用澀性膠皮為了能提高摩擦力,配軟海綿能有利於裹住球,再配上合適材質的底板。這時就要看打球者的技術和駕馭力了。

所以黏性膠皮,臺內擰拉習慣思維也不能絕對化,像國乒的臺內擰拉高手張繼科和樊振東,反手就是用澀性的蝴蝶T64套膠,擰拉出又轉又爆的霸王球,讓對手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