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哥本哈根會議開得成功與否?取得了什麽樣的結果?

哥本哈根會議開得成功與否?取得了什麽樣的結果?

成功與否,就各有各的說辭結果:《哥本哈根協議》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並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識。但是,《哥本哈根協議》不具法律約束力。可以說,這只是壹則具有道德約束力的條文。以上就是其成功和失敗之處,這個協議只是國家領導人間的***識,如果國家領導人堅決執行協議,並和周邊國家互相監督、***同就發展中的問題進行磋商和解決,無疑是好的。我們普通老百姓也遲早會收到實際的好處,比如說我們生活周邊的壹些重汙染區、溫室氣體排放地會受到集中、有效治理,我們的生活條件會大為改善;但是不具法律約束力的缺陷其導致的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某些發達國家為了自身經濟利益不惜破壞條文規定,破壞後雖然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卻沒有強有力的措施打擊懲罰這些國家,這種現象會傷害許多發展中國家減排、少排溫室氣體、綜合整治環境的積極性,現在有壹個事實是發達國家發展造成的汙染卻讓發展中國家背著“謀害地球”的黑鍋,那些發達國家很不願意為發展中國家治理其國內汙染提供援助,就更不會大力整治自身發展帶來的環境負擔,長此以往,既成的條令就會漸漸喪失約束力。這樣壹來,人數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還要飽受環境惡化帶來的痛苦。新能源當然也是考慮的對象,如果我們能研發出壹種沒有溫室氣體、汙染氣體排出的能源,並在協議框架的基礎之上在全世界推廣新能源,那勢必造福全人類。氫能源就是壹種不錯的清潔能源,其燃燒生成水,還有太陽能、核能等等,新能源的研發和普及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通力合作,這種合作是必須的、不能回避的,因此,壹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條文事關重大。但是目前來看,新能源的前途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