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費用高?這座城市宣布:可提取公積金
是否該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近幾年來在全國各地成為業主們激烈討論的話題。
業主意見不統壹、低層住戶不同意、費用分攤比例難以協調... 這些因素時常阻擋著老舊小區改造的步伐。而加裝電梯高昂的初始費用,也成為業主們下決心安裝時最大的障礙。
對於資金問題,多地探索各種解決方式,有的地方擬為加裝電梯提供財政補貼、貸款和公積金支持,有的城市提出付費使用的租賃模式。
而據新華社9月2日報道,記者從銀川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獲悉,為鼓勵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既有住宅業主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增設電梯的費用”的惠民政策已正式落地。
銀川業主可提公積金加裝電梯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壹般通過業主自籌、政府獎勵補貼和社會資本投資等渠道籌集資金。據新華社記者了解,銀川市允許業主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於支付小區加裝電梯時個人需分攤的費用。
銀川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日前進壹步明確,符合加裝電梯相關要求,並已辦理相關規劃建設手續的住宅小區,業主及其配偶若沒有住房公積金貸款,且當年未辦理提取業務的,可以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
符合條件的業主在提取公積金時,除攜帶身份證、房屋所有權證等證件外,還應提供加裝電梯安裝合同、意向承諾書、資金分配方案及實際支付加裝電梯分攤費用發票。
業主本人及其配偶在加裝電梯發票載明日期的3年內只能提取1次,提取總額不能超過加裝電梯應分攤的費用總額。
多地探索不同模式
每經小編註意到,除銀川外,成都、杭州等多個城市也已經通過或正在征求意見,擬允許業主提取公積金作為加裝電梯的經費。
而除了公積金之外,全國各地也有很多城市在探索其他的解決模式,例如沈陽、廈門等地對加裝電梯實施財政補貼;深圳、南京等地出臺細則,簡化電梯加裝審批手續;北京等地則引入社會資本,取代業主自籌自建模式,變成業主付費使用的“租賃模式”。
早在2017年,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壹些老小區就完成了加裝電梯。
在北京北下關街道柳北社區北下關大柳樹5號院,加裝電梯的24萬元費用由國家補貼,住戶交租金,電梯公司負責改建安裝以及後期維護,居民們按照壹定比例付費使用。高層多付費,低層少付費,壹層不收費,避免了居民們壹次性購買電梯的巨額費用;在廣州,業主可提取公積金用於加裝電梯,並按照壹定的分攤比例***同出資,分攤比例由***同出資業主協商確定;而在廈門,對於老小區加裝電梯,政府承擔50%的費用。
在北京市海澱區,壹些老舊小區探索電梯租賃模式,業主自願、企業出資、免費安裝、有償使用。業主按月繳納費用,平均每月每戶收費200元左右,加上電梯廣告收入,將有效減輕業主負擔。
而針對加裝電梯業主意見難統壹的問題,濟南市建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議事制度,為解決業主之間對加裝電梯的意見分歧創造條件。
電梯行業迎來發展空間
遠大智能董事會秘書謝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其調研中發現,僅沈陽市加裝電梯的市場潛在需求就在2萬臺左右,按壹臺電梯50萬-60萬元的價格,市場規模非常可觀。
申港證券發布的壹份研究報告顯示,住建部曾於今年5月份進行壹次摸底排查,全國待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7萬個,涉及居民戶約4200萬戶,對應建築面積約40億平方米。基於每2000平方米配置壹部電梯測算,國內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理論需求量為200萬臺。此外,目前我國電梯保有量達628萬臺,其中梯齡在20年以上約26萬臺。據申港證券測算,預計2019年電梯總需求中來自更新替換的需求約3.02萬臺。隨著更新需求數量的逐年攀升,未來更新替代占比將穩健提升,至2030年,需求量將達到25萬臺左右。
“目前來看,資金問題有可能成為工作的難點和堵點。改造成本中,除去政府補貼的資金,其余的部分還需要居民自己埋單。以六層的舊樓改造為例,不算施工成本,僅電梯造價就需要50萬-60萬元,按沈陽目前的補貼標準16萬元計算,剩余部分需要居民自行分攤。”
加裝電梯存三大難題
對很多業主來說,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可謂非常強烈。但在現實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還需要面對幾道難關,因此在很多地方加裝電梯的工作推進緩慢。
壹是申報審批難。壹些城市加裝電梯規範性文件尚未出臺。此前蘇州壹些小區居民和物業公司找到發改、住建、規劃等部門,沒有部門受理,因此無法申報。蘇州有的小區私下安裝電梯,因未完成審批流程等因素,被市場監管部門拆除相關部件暫時停用。
武漢市特檢所原副所長、電梯專家黃祖輝介紹,電梯加裝涉及住建、規劃、消防、城管等諸多部門,各地政府制定加裝電梯規範政策時,需統籌考慮加裝電梯技術標準制定、政府牽頭責任部門、財政補貼標準等,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但面對迫切的民生需求應加快政策配套。”他說。
二是資金籌集難。新華網記者在南京、武漢等地采訪發現,包括采購、施工建設等成本在內,老舊小區加裝壹部電梯的普遍報價在40萬至60萬元。盡管多地已出臺財政補貼政策,但仍需居民承擔大部分費用。很多老舊小區居民都是退休老人,收入不高,壹次性支出數萬元頗有壓力。
此外,管線遷移等公***服務收費偏高,也是造成電梯加裝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三是業主訴求協調難。根據物權法規定,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北京、廣州、南京多地在審批中,都要求加裝電梯單元三分之二及以上業主同意。然而實際操作中,常常出現壹戶反對全樓擱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