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超短裙產生原因及社會背景

超短裙產生原因及社會背景

超短裙(mini skirt)也叫迷妳裙,是壹種長度只及膝蓋以上的裙子,(André Courrèges把裙子裁剪到膝蓋以上的6英寸,折合為15厘米左右,較為科學的定義是若妳在直立時,妳的食指和無名指可觸及裙的底邊,這個定義要比6英寸更為科學,因為人的身高不同決定在膝蓋以上多高算作迷妳裙具體到人是不同的。超短裙最好的搭配方式,是搭配著長靴穿。配長靴更顯示出青春的活力,還有再搭配上高跟鞋,拉伸腿的長度。

起源:

盡管法國設計師安德烈·庫雷熱(André Courrèges)也常被指為是迷妳裙的發明人,壹般還是將迷妳裙的發明歸功於由迷妳汽車產生靈感的時尚設計師瑪莉·奎恩特(Mary Quant)。也因此迷妳裙發明人的爭議就此而起。有些人相信Helen Rose為壹部1956年的科幻電影“被遺忘的行星”(Forbidden Planet)的演員Anne Francis制作的迷妳裙才是迷妳裙的起源。 超短裙

《時尚雜誌》(Vogue) 的“年輕主義”(Young Ideas)編輯Marit Allen宣稱:“John Bates 常被批判為倫敦的櫥窗設計帶來不合適的創新設計。”她說:“但他壹種裸露上腹部並使用透明乙烯基材質的服飾設計,卻是迷妳裙的雛型,而非普遍認為的瑪莉官或 André Courrèges。”Bates為電視系列劇The Avengers的Diana Rigg所提供服飾裝扮被定義為摩登流行(Mod Style)。 瑪瑪麗奎恩特在倫敦切爾西(Chelsea)的國王路上開了壹家名為Bazaar的服飾店,並在這間店內販售她所設計的產品。1950年代後期,她開始進行關於短裙的實驗,這場實驗後來導致1965年迷妳裙的誕生-這也是時尚史上壹個重要的時期。 由於她在時尚倫敦的中心地位,迷妳裙從小小壹條的時尚街,登上了國際的時尚趨勢。

發展:

迷妳裙 迷妳裙

更由安德烈·庫雷熱(André Courrèges)提倡普及化。他經由各別的發展與合並其概念到自己的摩登外型系列中-即1965年的春夏款式。他的迷妳裙設計不是貼身的,並且搭配白色的"G0 go boot"為其註冊標誌。 (G0 go boot為鞋跟較低、長度過膝的靴子。搭配60年代流行的舞蹈“Go-go dancing”應運而生。)因為將迷妳裙介紹給高級女裝的流行業界,庫雷熱讓迷妳裙變成更度更高、更體面的服裝,而不是只能期待在街邊看到的流行服飾。世界時裝進入了壹個全新的超短型時代,壹度風靡世界。新創造的史無前例的超短裙,長度僅至大腿中部,是具有梯形輪廓的斜裙。適應了當時人們喜愛體育運動的需要,充滿了青春活力,因此深受男女青年的喜愛而流行。 在1960年代中旬,迷妳裙衍生出更短的超短裙,超短裙的設計不會覆蓋超過內褲的舒適的部分,但常因穿起來就像腰帶而對其發展有所傷害。流行時裝業大舉重回到較長的裙子設計像是:midi與maxi。然而,迷妳裙仍十分流行。1980年代起,迷妳裙開始滲入辦公室每壹角落。很多女士們開始把迷妳裙帶到工作間。1968年在歐美為其流行鼎盛期。超短裙不斷發展,新式短裙臀部合身,下擺寬松,風格明快。用料隨意,簡潔、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