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任洪斌的締造國機神話

任洪斌的締造國機神話

國機集團的核心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正積極準備赴港上市,年底前將公布融資細節。至今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

作為多家上市公司的老總,任洪斌到底有什麽“武林秘笈”,使得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

任洪斌是個直爽幹練幽默

任洪斌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的總裁,作為國資委直屬的大型中央企業,國機集團在全球100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47位。而在2001年8月底上任國機集團總裁時,任洪斌是當時全國近二百家央企中最年輕的總裁,因此他被稱為“少帥”總裁,中工國際是國機集團旗下的其中壹家上市公司。

在任洪斌的第壹個任期內,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經營額翻了壹番多,2005年達到500億元;利潤總額增長了2.5倍。2006年經營額再創佳績,達到了650億元。

任洪斌到底有什麽“武林秘笈”,使得國機集團取得了這麽良好的發展業績?

解決兩個問題

2001年8月底,任洪斌以新任總裁的身份來到國機集團總部上班。當時的國機集團總部還在北京西城區三裏河壹棟不起眼的6層小樓裏辦公。那裏給他留下的第壹印象是:沒有生氣,缺少人氣。他發現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總部中層幹部的年齡都比他大,員工絕大多數是原機械部機構改革分流過來的機關工作人員。而且,擁有的近60家子公司業務領域分散、規模參差不齊、實力相差懸殊,整個集團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集團總部沒有經營、沒有收入、沒有明確的主業,只是以管理為主,靠收取子公司管理費生存。

有知情人士分析,國機集團的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對任洪斌本人來說,這無疑是壹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任洪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壹些日子對國機集團的了解,任洪斌意識到,要改變國機集團的現狀,就必須迅速轉變觀念,按照企業發展規律辦事。任洪斌認為,“無論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其根本都是企業,我不相信國有企業就搞不好。”

在第壹次與國機集團總部員工的見面會上,任洪斌要求總部每壹位員工思考兩個問題。其中壹個問題是:每壹位員工在集團公司中的工作是否不能被取代?

之後,國機集團總部率先實施公開競聘上崗的做法。壹開始有很多員工不能接受,各種議論和傳言滿天飛。

任洪斌立即做出了回應:如果哪個中層幹部真正想好了不參加競聘,他就可以不用在原來的崗位幹了。雖然阻力很大,但任洪斌始終認為,“企業就非得這麽做才能發展”。因此,“不換思想,就換人”成為了任洪斌當時進行人事改革的重要原則之壹。

任洪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很多當時很好理解我這個問題的員工,都通過競聘獲得了滿意的職位,很快成長起來了。但沒有意識到我這個問題含義的員工,結果失去了職務或調離了原來的崗位。”

2004年,國機集團又進行了三次以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擇人才的成功嘗試,對包括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等在內的國機集團下屬重要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重要職務進行了公開招聘。

任洪斌提出的要求總部每位員工思考的另壹個問題是,國機集團作為企業的生存基礎是什麽?

當時國機集團經營主業沒有確立起來,總部又缺乏經營能力,談不上對全集團眾多子公司經營工作的有效指導和管理,這顯然是違背企業發展規律的。任洪斌認為,服務只是國機集團總部業務的壹部分,這是比較被動的。作為企業來說,要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就應該承擔項目,開展經營活動。

“非實體經營”這個詞產生了,這是國機集團獨有的經營概念或理念。任洪斌認為,叫什麽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認可這壹思路。這個思路是指,要充分發揮國機集團的整體優勢,利用國機集團的品牌和其他無形資產,積極承攬國內外大型綜合性業務,並組織國機集團所屬企業***同實施,帶動企業***同發展。在此基礎上,把屬下的工貿企業和科研院所用多種紐帶連接在壹起,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及市場影響力。而且,“非實體經營”項目選擇的壹大原則是:國機集團下屬公司靠自己的實力無法拿到的項目,國機集團總部才出面解決,這樣可以避免總部與子公司爭項目、搶市場。

繼續上市之路

這些年來任洪斌通過解決“兩大問題”,確定了以經營為中心,使國機集團取得了成績。但任洪斌並不因此而變得飄飄然。他表示,國機集團到了今天這種狀況,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2005年底,國機集團遷址到中關村辦公。他告誡正在享受現代化辦公環境的員工們,壹旦從這壹現代化的寫字樓中搬出去,到時會連原先那個破舊小樓都去不成了。

隨著企業的發展,國機存在著壹些隱憂。據有關人士分析,國機集團下屬企業之間業務仍比較孤立,沒有形成整合效應。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國機集團生產、制造這壹環節比較薄弱,上下遊產業鏈配套還不夠完善。

顯然,任洪斌已經意識到了這些隱憂。來自國機集團的資料顯示,該集團正在布局以海內外工程承包為主體,以國內貿易、高新技術產品開發與生產為支撐的“壹體兩翼”發展戰略。其重點培育的“四大戰略板塊”已經形成,即工程承包與成套設備、工程設計與施工監理、科研開發與產品制造、國內外貿易。

任洪斌勾畫好了國機集團的未來,“到2020年,國機集團的銷售收入要達到1200億元,成為‘世界五百強’,這是很保守的數字,我相信肯定能提前完成。”

按照任洪斌的戰略,壹大工作重點就是要繼續推進重組進程。近幾年來國機集團針對下屬70多家二級子公司進行了戰略重組。2006年子公司數目已減少為43家,2020年還將減至30家以下。

日前,國機集團正式審定並通過了新壹輪資產重組方案,計劃將核心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整體改制,申請H股上市。CMEC赴港IPO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相關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年底前將公布融資細節。任洪斌表示,還將用幾年的時間推動下屬子公司的上市,國機集團未來至少要擁有1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據了解,在任洪斌上任前,國機集團還沒有壹家上市公司,但目前為止,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

“然後,到了適當的時期,整個國機集團將整體上市。”任洪斌解釋道,“壹方面,資金緊張仍是我們面臨的問題之壹,我們需要融資;另壹方面,上市後,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管理也會更加科學、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