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墜井不幸身亡,究竟該如何預防“井蓋吃人”事故的發生?
6歲男童墜井不幸身亡,究竟該如何預防“井蓋吃人”事故的發生?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直接反映壹個城市的文明,井蓋是下水道與城市地面連接點,關乎城市安全、市民安全,從壹定意義上說,井蓋安全就是城市安全,這壹點毫不誇張。井蓋防護當有壹套完整的管理政策或者法規,必須責任到人、失責必究。
井蓋雖小,但事關群眾利益就無小事,客觀來說,對於某些地方的井蓋管理部門而言,要徹底解決井蓋安全隱患的問題確實不易,首先就必須要得到人財物的支持。因此,要想根治這壹問題,就必須推動部門聯動,交通、財政、宣傳等部門要聯起手來,形成工作合力。交通部門要主動擔起日常維護、監督管理責任,安排專人員適時檢查,發現井蓋損毀、丟失要及時維修、更換。財政部門要加強維護、更換等資金支持保障工作。宣傳部門要加大群眾安全宣傳教育力度,營造濃厚的治理工作氛圍,確保民眾“腳下安全”無憂。
各地應建立壹套完善的井蓋管理體系,對各種突發情況制定應急預案,並在日常貫徹實施,比如:平時的管護歸口在哪?日常巡查多久壹次?是否需要再設置防護網?雨季排水打開時,誰打開誰負責,打開後應在旁盯守或者設置警示標誌;偷盜或者擅自挪移井蓋應直接入刑從重處罰;建立發現問題舉報獎勵機制,發現有井蓋缺失、位移屬實的,可以給予相應獎勵;可以研究人防和技防相結合,加強對井蓋的技術監控,方便維護保養的巡查等等。只有建立壹整套管理體系,有規章可循、有預案可循,才不至於突發情況下出現失管現象,才能避免井蓋“吃人”現象的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