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國象棋的規則

中國象棋的規則

中國象棋的規則如下:

壹、棋盤與棋子

1、棋盤:紅黑雙方分別掌控楚河漢界各壹方。

2、棋子:32顆,各16顆。

紅方:帥1、仕2、相2、馬2、車2、炮2、兵5

黑方:將1、士2、象2、馬2、車2、炮2、卒5

二、棋子行進規則

1、將(帥)——將(帥)守住中宮,不出門

2、士——士走斜線保將(帥)

3、象(相)——象(相)飛田角,不過界

4、馬——馬踏斜日,註意腳

5、車——車走直線,漫天跑

6、炮——炮打翻山,可橫直

7、兵(卒)——兵(卒)勇往直前,不後退,兵(卒)過河也可橫

三、勝負判定

擒吃對方將(帥)為勝。

擴展資料: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壹種棋,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壹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中國象棋在中國的群眾基礎遠遠超過圍棋,是普及最廣的棋類項目,中國象棋已流傳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象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圓形棋子***有32個,紅黑二色各有16個棋子,擺放和活動在交叉點上。比賽開始後,雙方交替行棋,消滅掉對方的皇帝棋子("將"或"帥")即可獲得勝利。

起源傳說

中國象棋起源於中國。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國際象棋也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遊戲——六博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蔔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壹種遊戲。”

象棋壹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

(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漢劉向《說苑·善說》亦記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意即勸孟,不妨也像“燕”國壹樣,鬥象棋觀歌舞,逍遙壹二。所有這些,說明在戰國時代“象棋”已經成為壹項經常的活動了。因此象棋產生的時間,當在戰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