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壹周精選
嫦娥五號回家
12月17日淩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12月17日,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出生地
12月17日,在北京中國航天 科技 集團五院,人們在歡迎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出生地。
當晚,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嫦娥五號返回器被空運至北京並正式回到“出生地”——中國航天 科技 集團五院。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成功
12月17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慶祝
12月17日,工作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慶祝。
堅守
12月15日,四子王旗民兵騎兵連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場區附近巡邏。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時間臨近,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人民武裝部組織民兵騎兵連在嚴寒中駐守著陸場區。
中國太極,成功申遺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太極小鎮習練太極拳(無人機照片,12月16日攝)。
新華社發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壹家太極拳學校的學員在太極拳博物館前表演太極拳(無人機照片,2018年6月29日攝)。
飛機維修課
12月17日,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飛機維修專業教師在給學生上課(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和布局,采取“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等方式,增設航空服務、飛機維修、學前教育等特色專業,先後與全國40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提高學生就業率。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
當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參加公祭儀式。
孤島醫生
余家軍駕船出診(12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響洪甸水庫的庫區深處,有壹座被稱為“海島”的孤島,原來住著40多戶貧困戶。看病難,是困擾他們的最大問題。
“以前島上沒有衛生站,村民看個小病都要劃兩三個小時的船到麻埠鎮衛生院,如果遇上急病往往會被耽擱。”42歲的村醫余家軍說。
後來,當地政府用活動板房在水面搭建了壹個簡易衛生站,但日常出行、出診依然要靠劃船。作為金寨縣麻埠鎮齊山村唯壹的村醫,余家軍1999年從衛校畢業後回到齊山村。為了給島上的鄉親看病,余家軍和妻子將家安在壹條木船上,取名“海島衛生站”,劃著木船出診。這壹劃,就是21年。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改善民生狀況,余家軍感受到壹個接壹個的變化:衛生站從活動板房改建到“孤島”上,寬敞明亮、設施齊全;余家軍把出診的木船換成更安全的鐵船;村裏的貧困戶逐步脫貧。
雖然島上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但余家軍放棄了出去的機會。他說只要村民需要,自己會壹直守在這裏。2020年,余家軍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雪後青海湖
12月17日拍攝的冰雪覆蓋下的青海湖壹角(無人機照片)。
冬日時節,雪後的青海湖在冰雪裝扮下宛如童話世界,冰雪覆蓋的湖面如同破碎的玉帶,形成獨特的景觀。
12月17日,羊群走在被冰雪覆蓋的青海湖湖畔(無人機照片)。
冰瀑玉壺
12月16日,遊人在陜西壺口瀑布景區“冰瀑玉壺”景觀前遊覽(無人機照片)。
近日連續降溫,位於秦晉峽谷的黃河壺口瀑布形成“冰瀑玉壺”景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熊貓戲雪
12月17日,兩只大熊貓幼崽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裏嬉戲。
近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降雪天氣,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壹片銀裝素裹,大熊貓在雪地裏嬉戲,享受降雪帶來的樂趣。
“微”視界
12月16日,“濟南微雕”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天明展示自己創作的微雕作品。
今年71歲的王天明從事微雕創作35年,是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不僅能在玉石、壺、米粒等材料上雕刻,還能在頭發絲上雕刻。微雕是門感覺的學問。王天明在做微雕時憑肉眼和感覺完成,靠的就是日復壹日練習獲得的手感。他介紹,從事微雕首先得有壹定的書法與繪畫基礎;其次是要沈得住氣、靜得下心;再者,從事者必須具有犧牲精神,微雕是枯燥細致的活,沒十年二十年根本練不出來。毫厘之間盡顯大千世界,壹把刻刀,雕刻人生奇觀。
新華社發(趙曉明 攝)
冰雪“世外桃源”
這是12月17日拍攝的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壹處鄉村雪景(無人機照片)。
當日,甘肅省隴南市康縣普降瑞雪。崇山峻嶺中的美麗鄉村銀裝素裹,仿佛冰雪中的世外桃源。
黑頸鶴過冬
黑頸鶴在自然保護區裏飛翔(12月12日攝)。
近日,來西藏拉薩市林周縣越冬的黑頸鶴逐漸增多。林周縣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93年,2003年被設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雅魯藏布江中遊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在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這裏便會迎來成群的黑頸鶴過冬。
銀西高鐵沿線車站即將投運
12月14日,工人在銀西高鐵慶陽站進行施工作業。
目前,銀(川)西(安)高鐵沿線各車站即將投運。據了解,銀西高鐵北起寧夏銀川市,向東南經甘肅省慶陽市、陜西省鹹陽市等地,至陜西省西安市。銀川至吳忠段已於去年通車運行,此次新修的吳忠至西安段線路全長543公裏,***設14座車站。
銀西高鐵全線即將開通運營
12月12日,壹列運行試驗動車組列車駛過銀西高鐵馬坊溝特大橋(無人機照片)。
據了解,銀西高鐵北起寧夏銀川市,向東南經甘肅省慶陽市、陜西省鹹陽市等地,至陜西省西安市,是國內首條壹次性建成裏程最長的有砟高鐵。銀西高鐵開通後,寧夏將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
鐵塔上的護鸛人
電力工人爬上鐵塔加固鳥巢(12月12日攝)。
江西鄱陽湖是國家壹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的重要越冬棲息地,湖區的輸電鐵塔成為東方白鸛喜愛的築巢地。
今年2月,國網江西電力南昌供電公司輸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南昌市進賢縣青嵐湖水域中央的壹座鐵塔上發現壹對東方白鸛和壹窩蛋。電力工人們遠遠地觀察著東方白鸛壹家,看著小白鸛壹點點長大,直到它們飛離鄱陽湖。
隨著天氣轉冷,大批候鳥飛抵鄱陽湖。因為東方白鸛習慣飛回舊巢,電力部門為了保障輸電設施安全給這座鐵塔安裝了防鳥糞設備,還專門安排工人上塔對鳥巢進行加固,既保供電又保候鳥。
新華社發(邱良勝 攝)
大山村醫
在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雙木村,鐘樹新行走在山路上,他要穿越竹林到深山裏給居住偏遠的村民上門看病(12月16日攝)。
在江西省宜豐縣海拔最高的村——雙峰林場雙木村,54歲的鐘樹新自1991年起擔任村醫。作為土生土長的雙木村人,鐘樹新壹直行走在大山裏,為村民出診看病。
2010年以前,雙木村只能通過山間的泥石小徑下山,要去鎮裏看病,得專門找青壯年用竹擔架擡下山,壹程路大概要3小時。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雙木村有三、四年沒有村醫,村民只能花大價錢請鄰村的醫生看病。
鐘樹新還年少時,母親生病,落後的醫療衛生條件,使母親沒有得到及時診治而去世。鐘樹新立誌學醫,懸壺濟世,為村民服務。鐘樹新考取了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證,1991年開始在雙木村擔任專職村醫。為了方便那些居住偏遠的村民及時看病,鐘樹新經常翻山越嶺上門服務,有時單程就要走5公裏山路。多年來,他還為村民們逐步建立了個人 健康 檔案,不少村民的慢性疾病因此得到了更妥善的治療。
時至今日,村裏的青壯年們或移居縣城或外出務工,只余下30多名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的村民,鐘樹新卻拒絕了更高薪酬的工作邀請。鐘樹新說:“我這輩子就爬這壹座山,守護這裏的鄉親。”
冰雪大世界 “造夢”進行時
12月14日,工人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施工。
當日,第二十二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主塔“冰城之心”完成封頂。“冰城之心”高40米,是冰雪大世界園區內最高、體量最大的冰建景觀。
本屆冰雪大世界將通過冰建景觀展示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及哈爾濱城市特色,為遊客打造壹個夢幻奇趣的冰雪樂園。
冰封南嶽
12月15日,遊客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嶽衡山風景區遊玩賞雪(無人機照片)。
連日來,持續低溫讓位於湖南衡陽的南嶽衡山呈現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群山樹木被冰雪覆蓋,美不勝收。
新華社發(曹正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