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人間失格·斜陽》(にんげんしっかく)日太宰治
斜陽主要描繪壹個沒落貴族的生活景象,淒涼。主要描繪了女主人公和子和她弟弟直治的生存狀態。由於父親病故,胞弟出征,和子婚姻失敗回了娘家,與病弱的母親二人相依為命。由於缺乏經濟來源,因此賣了宅邸(西片町的家)移居到了鄉下(伊豆)。在坎坷的境遇中,和子猶如落水者想要拼命抓住壹根救命稻草壹般,在不斷尋找新生之路。在弟弟從南洋回來前,靠著做些農活還能維持生計,過的還算安靜幸福。在弟弟回來後,開始變賣衣服、首飾及所有能典當的東西,和田舅舅是個吝嗇的人,不再給予救濟。直治之前整日吸毒因此負債累累,後來酗酒,縱情於聲色,但卻壹點都不快樂,只是為了融入周圍群體,我本善良,奈何卻要披上醜陋的外衣。因為出身,從娘胎中帶來的鴻溝,很難融入普通大眾群體,脫離原有的圈子(反抗父親的血統,拒絕母親的優雅)或刻意模仿成為選擇,只是這個選擇過於辛苦。他覺得自己是壹株柔弱的小草,在這塵世間的空氣和陽光下,是難以存活的。缺少某種繼續求生的東西,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能活到今天,已經竭盡全力。
在母親去世後不久,直治留下壹封遺書後選擇了自殺,因為與周圍人的格格不入,寧可保持尊嚴的死去,也不願屈辱的活著。
和子想通過做小說家上原先生的情人來改善家庭的生活,甚至給上原先生生孩子。在伊豆,母親生病期間,多次寫信表述想做上原先生情人的意思,從而改善生活,但壹直沒有回音。後來在母親去世後,踏上了尋找上原先生的路,在壹個酒館中找到了他,最終如願成為了上原的短暫的情人,而且懷了孕,這個帶給了和子希望和生活下去的目標,這也是和子道德革命的壹部分。
在變革年代,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對舊的東西有不同抗爭形式,當然,這不可避免的出現壹些犧牲者,像直治,他抗爭後仍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最後選擇了自殺,上原先生也是縱情於酒色。抗爭的形式不同,從而出現不同的結果,和子選擇了積極的抗爭形式,選擇了如何能活下去的道路。